张火丁,水滴石穿的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人物
M C
2015年9月2日和3日,张火丁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分别演出了《白蛇传》和《锁麟囊》,场场爆满。
9月6日,张火丁移师加拿大,在多伦多密西沙加市的演艺中心演绎经典剧目《锁麟囊》,更为火爆,以至于在闭幕阶段,加拿大的观众们“不依不饶”,幕布“五落五起”。
而早在2015年2月,张火丁在上海大剧院演出《锁麟囊》时,剧院不得不推出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两张票的限购方式。
对于清冷的京剧票房来说,张火丁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盯着对岸,就会忘记脚下的深渊1971年元宵节,张火丁出生于吉林白城。
父亲张一戏校毕业,就职于白城文工团,后来调到评剧团。
哥哥张火千四五岁时就表现出戏曲天分,会拉“云手”、演小毛岸英,8岁考上戏校学京剧,是妹妹心中的榜样。
父亲一度怀疑把张火丁的名字取坏了,火里淬丁,一听就很辛苦。
幼年的张火丁表现出对京剧的强烈兴趣,父母鼓励她考戏校,但这条路的曲折程度超过
了想象。
10岁开始,张火丁连考三年吉林省戏校京剧科,每年都失败。
没人认为她有学京剧的优势:她声音略沉,身形也不算
好,五官中正,但过于清淡,存在感不强。
然而张火丁丝毫不放弃,选择了“曲线救国”。
13岁,她进了天津廊坊市评剧团,唱着评剧,心里爱着京剧,练着评剧的大嗓,再偷偷地吊京剧需要的小嗓。
张一来看女儿,张火丁要他带自己坐七个小时火车去考辽宁锦州戏校。
张一心绪怅然:再考不上怎么办?要不要告诉女儿,也许
水滴穿的静
张
火丁她是这样的一个女子:盯着对岸,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深渊。
懂戏的人爱她的戏,不懂戏的人爱
她的其他。
10
. All Rights Reserved.
魅力人物M C
我们不是这块料?
几番思量,父亲做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回到廊坊,帮女儿把评剧团的稳定工作辞了,在北京请了位叫王兰香的老师给女儿做一对一的京剧辅导。
这就是父亲的支持,让张火丁在扔了铁饭碗又没学可上、最有可能沮丧与惶惑的时期里,仍然和自己的爱好忠实地在一起。
有一天,张一在《戏坛》杂志封底看到天津戏校校长马超的名字,他给对方写信,大意是:小女酷爱京剧,已辞职在家学戏,目前会唱两出剧目,希望能进贵校深造,望校长可怜天下父母心,成全小女一生心愿。
1986年,15岁的张火丁终于成为天津戏校京剧科的一名插班生。
她被安排进一个代培班,同学普遍比她小两三岁,都已正经学了起码两年戏。
张火丁成了戏校历史上第一个自费生,也是最勤奋的一个。
年方二八的年纪,张火丁的执著与年龄严重不符,但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
—盯着对岸,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深渊。
命运总有一场隆重而神秘的安排
从天津戏校毕业后,张火丁和哥哥被分配到了战友京剧团。
这是一个有些边缘的剧团,没多少演出机会,年轻演员几乎无事可做,兄妹二人每天唯有练功。
在可见的时间里看不到未来,但兄妹俩丝毫不焦虑,泡在空荡荡的练功房里,日复一日。
有时,哥哥问妹妹:“你着急不?”这个在哥哥眼里笨嘴拙舌的妹妹面无表情地对哥哥说:“我觉得练在自己身上,谁也抢不去。
”妹妹说这句话时,哥哥很想哭,不是难过,而是庆幸妹妹内心如此强大,这份坚定让他对那摸不到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天津戏校后期,张火丁开始比较专注地学习程派,她并不细亮的嗓音,和偏于颓郁、剑走偏锋的程派更为相称。
程
派青衣里,她最崇拜的是当时侨居美国
的程砚秋(程派创始人)亲传弟子赵荣
琛,后者68岁饰演《荒山泪》的录像被张
火丁看了无数遍。
就在那段她反复观看
赵荣琛的录像带、独自揣摩的日子里,突
然接到程派艺术研究会的电话,对方问
她是否愿意跟赵荣琛先生学戏。
张火丁
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惊得半天说不出
话,她至今认为,这是命运对自己最隆重
而神秘的垂青。
第一课,赵荣琛就教了《荒山泪》。
在
录像里推敲过千百遍的动作出现在面
前,张火丁“连话都不敢说”,在心里的神
面前,她永远只敢坐一条椅子边。
赵荣琛
老师家的沙发背她从来都不曾靠过一
下,有种敬畏从心蔓延至肢体。
以至于师
父去世二十多年之后,再提起他,作为赵
荣琛的关门弟子,张火丁依然会下意识
地挺直腰板,一脸严苛。
1998年,张火丁调入国家京剧院,张
火千也随即转来。
两年后,院里提议,给
张火丁成立工作室,建立个人品牌。
工作
室最初只有他们兄妹俩和一个胡琴师。
一个偶然的机会,山东一个地方剧院庆
祝百年,有人找到了张火千。
兄妹俩于是
从三团借了十几个人,背着服装,赶往济
南,张火丁主演。
没想到演了两场,大获
全胜。
团里之前有七个月没发工资,这两
场戏的收入把欠职工的钱都发了。
回到北京,工作室被邀请参与电视
剧《青衣》的拍摄。
至此,工作室演出密度
很大。
一年大概有一百场,到一个地方演
两场,剩下的时间全在路上。
其中的辛
苦,张火千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害怕。
可
是,张火丁对此反应淡然,她只对自己的
戏专注,其他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戏评人朱秀亮第一次看到张火丁的
表演是在电视上。
那是1994年,其时23
岁的张火丁名不见经传,挥着水袖认认真
真扮着《锁麟囊》里的薛湘灵。
朱秀亮是河
北人,从小听着戏长大,他看了几分钟,已
预料到这位年轻的青衣会有一个不可限
量的未来。
首先是她的极度规范,所有的
唱念做打,毫无随意性,没有流露出一丝
懈怠。
其次是她的气质,一个字:静。
不是悄无声息的静,而是水滴石穿
的静,“隔着荧屏都能传递出来”。
“她就是京剧界的王菲啊。
”十年前,
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凭着一双
毒眼把张火丁给归了类:拥有最大公约
数的受众,以及,以某种看起来并不热情
讨好的姿态赢得了普遍喜爱。
站在泥里,仰望月亮
尽管舞台上的张火丁赢得越来越多
的关注,可生活中的她,低调到令人抓狂
的地步——
—家里没有电视,不会上网,没
有微信,很少接受采访。
粉丝在网上为她
建了个论坛,名叫火之丁丁。
有人将网友
对她的评价打印给她,她看了,不置一
言。
这份高冷丝毫不影响她的票房。
重要
的是,在整体上沉默、微小、喑哑的戏曲
市场,张火丁是火炬一般的存在。
绝大部
分戏曲演出有赖于政府的补贴,只有她
有着如流行歌手一样的票房号召力。
她
吸引的不仅仅是京剧票友,还有一大批
现代意义上的粉丝——
—懂戏的人爱她的
戏,不懂戏的人爱她的其他。
《游园惊梦》的导演杨凡曾从台北飞
到北京看张火丁的演出。
他记得当张火
丁唱到《锁麟囊》的“春秋亭”一折,几乎
每一句唱词都被台下的喝彩声淹没。
五
次谢幕、两次加唱,这是京剧吗?疯狂的
观众看起来更像是在参加偶像歌手的演
唱会。
杨凡后来在他的新书《浮花》里写,
剧场里,不少人拿着手机拍照,一开始让
他觉得打扰,但当他回过头,看到满场年
轻的脸时,他先是感到震惊,继而开始原
谅。
这是青年们的方式,他们看戏、拍照,
发到社交网络上,在朋友圈“重放”,完成
11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女声
魅力人物
M C
鸡叫了天会亮,鸡不叫天还是会亮的,天亮不亮鸡说了不算。
问题是天亮了,谁醒了?
——
—马云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的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相信自己
看来,世界上分配最公平的要算良心,因为从来没有人埋怨自己缺少良心。
———蒙田
失掉的不要找回来,流掉的不要捞回来,溜掉的不要撵回来,跑掉的不要追回来,漏掉的不要补回来,忘掉的不要记起来。
——
—“逝者如斯”一解女人面对爱情时比较笨,喜欢被人哄;而男人示爱,则越不顾自尊越动人。
——
—示爱所谓人淡如菊,不是毫无目标毫无欲望,而是无论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全都宠辱不惊,哪怕寒风凌厉,也独自绽放。
———陆琪
结如果真的打不开,你就给它系个花样。
———这就是生活
以前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叫“文艺工作者”,能文能艺,所以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后来流行画圈,我们就变成“演艺圈”了,和文没了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被称作“娱乐圈”,没了文也用不着艺了,不受人待见也属正常。
———秦海璐
钥匙走了,锁还在等待。
许久,钥匙回来了,却发现打不开锁了,因为锁芯已经生锈。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踮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
———脚踏实地
一个人底蕴的厚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
底蕴的厚度取决于两个方面:读书和游历。
只游历不读书会变成社会痞子,只读书不游历会变成书呆子。
———俞敏洪
二次传播———而京剧能有多少机会变得这么年轻?
2015年9月,张火丁将京剧带到了纽约林肯中心。
寇克剧院的2500张票一早售罄,《纽约时报》称她为“北京来的大明星”,用的是和1930年报道梅兰芳访美演出一样的口吻。
出版人张立宪自称是个严重偏科的戏迷,偏爱老生,并不关心青衣,直到一次别人送了套张火丁《春闺梦》的戏票。
那晚,他坐在长安大戏院狭窄的座椅上,看着台上那人水袖来回间只有两掌那么薄的侧面身影,如坠梦中。
2006年,天津戏校五十周年校庆,张火丁应邀回母校演出。
这是张立宪第三次在现场看《春闺梦》,当四周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起,他无法不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和段小楼第一次见识到角儿那幕情景。
他在发给朋友的短信
中如斯说:一种和一个角儿生活在同时代的荣幸,好听惨了!
也是这场演出,让张立宪起了要给张火丁做一本画册的念头。
他坐在剧场里,不断被内心涌起的一种近乎痛惜的伤感情绪打扰,美的绝对如同它绝对的易逝,他想保留它们,哪怕以非常奢侈的方式。
斥巨资为偶像做一本书,算不算人类追星史上最痛快的行为?从2006年开始筹备,到2010年初,《青衣张火丁》成书,张立宪为此前后投入四年,耗费超过100万元。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张火丁?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也许很多人抱持这样一种心态:我可以走在泥水里,但我要看到天上有月亮。
张火丁就是那轮月亮,高冷而执著地宁静,只对京剧这一件事痴狂。
(图片由CFP 提供编辑
张秀格
******************)
1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