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与逻辑组成情况;

2、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熟悉使用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testdb;

要求:用“向导”创建数据库testdb(数据库参数见下表);

表1、数据库ST的参数

参数参数值

数据库名称testdb

数据文件位置D:\sql\ testdb _Data.mdf

数据文件初始大小5MB

数据文件最大值10MB

数据文件增长量原来的10%

事务日志文件位置D:\sql\ testdb _Data.ldf

事务日志文件初始大小1MB

事务日志文件最大值10MB

事务日志文件增长量1MB

步骤:

1)选择向导为创建数据库向导

2)指定位置和数据文件大小

3)命名事物日志文件

4)完成结果查看

2、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student,查看和修改数据库student属性;

要求: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数据库:

(1)包含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student_data”,磁盘文件名

“D:\sql\ student_data.mdf ”,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最大容量为10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包含一个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 _log”,磁盘文件名

“D:\sql\student_log.ldf ”,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最大容量为10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3)对数据库作如下修改:将数据文件的最大容量增加为15M,增长值改为“原来的10%”,将事务日志文件的最大容量增加为15MB,递增值改为2MB;

3、删除testdb数据库;

要求: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名为“testdb”的数据库:

4、分离student数据库,再重新附加student数据库。

要求:将已经创建好的student数据库(包括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拷贝到移动硬盘上,并删除“D:\sql\”路径下的student数据库。然后再次将student数据库附加到数据库中可以继续操作。

三、实验提示与步骤

见上

四、思考与拓展训练

使用SQL 语句在查询分析器中完成以下操作:创建数据库student2(参数同student 数据库相同),修改数据库student2 的属性,再删除数据库student2。

创建数据库student2

CREATE DATABASE student2

ON

(NAME='student_data',

FILENAME='E:\3S\Database\text1\student2.mdf',

SIZE=5,

MAXSIZE=10,

FILEGROWTH=10%)

LOG ON

(NAME=student2_log,

FILENAME='E:\3S\Database\text1\student2.ldf',

SIZE=1,

MAXSIZE=10,

FILEGROWTH=1)

GO

创建结果显示:

选择创建的数据库并查看当前数据库的一些基本信息

USE[student2]

GO

exec sp_helpdb/*查看一下当前的数据库的一些基本信息*/

执行修改命令,并再次查看信息,显示信息已经被修改USE[student2]

GO

ALTER DATABASE student2modify file(name=student_data,size=8mb)

exec sp_helpdb/*查看一下当前的数据库的一些基本信息*/

执行删除操作

DROP DATABASE student2

实验二、数据定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表与视图的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查看、修改、删除表与视图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在查询分析器中创建、查看、修改、删除表与视图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使用“企业管理器”执行创建基本表、修改基本表和删除基本表的操作;

要求:

(1)创建基本表。在已有的student数据库中建立4个表,其结构如下所示,并要求为各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在S表中定义学号为主码,约束性别只能在男和女之间选一个,年龄不能小于0;在C表中定义课程号为主码,约束学分大于等于1;在SC表中定义(学号,课程号)为主码,定义学号和课程号分别为SC的外码,约束成绩大于等于0;在D表中定义系别号为主码。

学生关系S(例3.1):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名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

课程关系C (例3.2):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

Cno Cname Ccredit Cteacher

课程关系SC (例3.3):

学号课程号成绩

Sno Cno Score

系关系D:

系别号系别名系主任

Dno Dname Dmn

(2)修改基本表的结构。对student数据库中的基本表执行下列修改操作:

①在表S上增加“入学时间”属性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

②在表S中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半字长整数;

③在表S中将原年龄属性的约束条件age>0改为age>=18,并重新命名约束名为A_U

④在表S中删除增加的“入学时间”属性列。

(3)删除基本表。在student数据库中删除D表。

2、使用“查询分析器”的Transcat-SQL语句执行创建基本表、修改基本表和删除基本表的操作;

要求:同实验内容1要求相同。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TUDENT1

GO

USE STUDENT1

建立学生表“S”

CREATE TABLE S

(

SNO CHAR(5) PRIMARY KEY,

SN V ARCHAR(8) NOT NU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