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做聚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lab做聚类分析
Matlab提供了两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一种是利用 clusterdata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一次聚类,其缺点为可供用户选择的面较窄,不能更改距离的计算方法;
另一种是分步聚类:(1)找到数据集合中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用pdist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2)用 linkage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3)用 cophenetic函数评价聚类信息;(4)用cluster函数创建聚类。
1.Matlab中相关函数介绍
1.1 pdist函数
调用格式:Y=pdist(X,’metric’)
说明:用‘metric’指定的方法计算 X 数据矩阵中对象之间的距离。
’
X:一个m×n的矩阵,它是由m个对象组成的数据集,每个对象的大小为n。
metric’取值如下:
‘euclidean’:欧氏距离(默认);‘seuclidean’:标准化欧氏距离;
‘mahalanobis’:马氏距离;‘cityblock’:布洛克距离;
‘minkowski’:明可夫斯基距离;‘cosine’:
‘correlation’:‘hamming’:
‘jaccard’:‘chebychev’:Chebychev距离。
1.2 squareform函数
调用格式:Z=squareform(Y,..)
说明:强制将距离矩阵从上三角形式转化为方阵形式,或从方阵形式转化为上三角形式。
1.3 linkage函数
调用格式:Z=linkage(Y,’method’)
说明:用‘method’参数指定的算法计算系统聚类树。
Y:pdist函数返回的距离向量;
method:可取值如下:
‘single’:最短距离法(默认);‘complete’:最长距离法;
‘average’:未加权平均距离法;‘weighted’:加权平均法;
‘centroid’:质心距离法;‘median’: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返回:Z为一个包含聚类树信息的(m-1)×3的矩阵。
1.4 dendrogram函数
调用格式:[H,T,…]=dendrogram(Z,p,…)
说明:生成只有顶部p个节点的冰柱图(谱系图)。
1.5 cophenet函数
调用格式: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pdist函数生成的Y和linkage函数生成的Z计算cophenet相关系数。
1.6 cluster 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Z,…)
说明:根据linkage函数的输出Z 创建分类。
1.7 clusterdata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data(X,…)
说明:根据数据创建分类。
T=clusterdata(X,cutoff)与下面的一组命令等价:
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
2. Matlab程序
2.1一次聚类法
X=[11978 12.5 93.5 31908;…;57500 67.6 238.0 15900];
T=clusterdata(X,0.9)
2.2 分步聚类
Step1 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pdist函数计算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距离,进行计算之前最好先将数据用zscore函数进行标准化。
X2=zscore(X); %标准化数据
Y2=pdist(X2); %计算距离
Step2 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Z2=linkage(Y2);
Step3 评价聚类信息
C2=cophenet(Z2,Y2); //0.94698
Step4 创建聚类,并作出谱系图
T=cluster(Z2,6);
H=dendrogram(Z2);
分类结果:{加拿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尼},{巴西},{前苏联}
剩余的为一类。
MATLAB的统计工具箱中的多元统计分析中提供了聚类分析的两种方
法:
1.层次聚类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2.k-means聚类
这里用最简单的实例说明以下层次聚类原理和应用发法。
层次聚类是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MATLAB中通过pdist、linkage、dendrogram、cluster等函数
来完成。
层次聚类的过程可以分这么几步:
(1) 确定对象(实际上就是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实际上就是定义一个表征对象之间差异的距离,例如最简单的平面上点的聚类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欧几里得距离。
这在MATLAB中可以通过Y=pdist(X)实现,例如
>> X=randn(6,2)
X =
-0.4326 1.1892
-1.6656 -0.0376
0.1253 0.3273
0.2877 0.1746
-1.1465 -0.1867
1.1909 0.7258
>> plot(X(:,1),X(:,2),'bo') %给个图,将来对照聚类结果把
>> Y=pdist(X)
Y =
Columns 1 through 14
1.7394 1.0267 1.2442 1.5501 1.6883
1.8277 1.9648 0.5401
2.9568 0.2228 1.3717 1.1377 1.4790 1.05 81
Column 15
2.5092
例子中X数据集可以看作包含6个平面数据点,pdist之后的Y是一个行向量,15个元素分别代表X的第1点与2-6点、第2点与3-6点,......这样的距离。
那么对于M个点的数据集X,pdist之后的Y 将是具有M*(M-1)/2个元素的行向量。
Y这样的显示虽然节省了内存空间,但对用户来说不是很易懂,如果需要对这些距离进行特定操作的话,也不太好索引。
MATLAB中可以用squareform把Y转换成方阵形式,方阵中<i,j>位置的数值就是X中第i和第j点之间的距离,显然这个方阵应该是
个对角元素为0的对称阵。
>> squareform(Y)
ans =
0 1.7394 1.0267 1.2442 1.5501 1.6883
1.7394 0 1.8277 1.9648 0.5401
2.9568 1.0267 1.8277 0 0.2228 1.3717 1.1377 1.2442 1.9648 0.2228 0 1.4790 1.0581 1.5501 0.5401 1.3717 1.4790 0 2.5092 1.6883 2.9568 1.1377 1.0581 2.5092 0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dist可以使用多种参数,指定不同的距离算法。
help pdist吧。
另外,当数据规模很大时,可以想象pdist产生的Y占用内存将是很吓人的,比如X有10k个数据点,那么X占10k*8*2Bytes=160K,这看起来不算啥,但是pdist后的Y会有10k*10k/2*8Bytes=400M。
怕了把,所以,废话说在前面,用MATLAB的层次聚类来处理大规模数据,大概是很不合适的。
(2) 确定好了对象间的差异度(距离)后,就可以用Z=linkage(Y)来产生层次聚类树了。
>> Z=linkage(Y)
Z =
3.0000
4.0000 0.2228
2.0000 5.0000 0.5401
1.0000 7.0000 1.0267
6.0000 9.0000 1.0581
8.0000 10.0000 1.3717
对于M个元素的X,前面说了Y是1行M*(M-1)/2的行向量,Z则是(M-1)*3的矩阵。
Z数组的前两列是索引下标列,最后一列是距离列。
例如上例中表示在产生聚类树的计算过程中,第3和第4点先聚成一类,他们之间的距离是0.2228,以此类推。
要注意的是,为了标记每一个节点,需要给新产生的聚类也安排一个标识,MATLAB中会将新产生的聚类依次用M+1,M+2,....依次来标识。
比如第3和第4点聚成的类以后就用7来标识,第2和第5点聚成的类用8来标识,依次类推。
通过linkage函数计算之后,实际上二叉树式的聚类已经完成了。
Z 这个数据数组不太好看,可以用dendrogram(Z)来可视化聚类树。
可以看到,产生的聚类树的每一层都是一个倒置的U型(或者说是个n型,~~),纵轴高度代表了当前聚类中两个子节点之间的距离。
横轴上标记出了各个数据点索引下标。
稍微注意以下的是,dendrogram默认最多画30个最底层节点,当然
可以设置参数改变这个限制,比如dendrogram(Z,0)就会把所有数据点索引下标都标出来,但对于成千上万的数据集合,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图形下方非常拥挤。
看你的应用目的了,随你玩~
(3)初步的聚类树画完后,还要做很多后期工作的,包括这样的聚类是不是可靠,是不是代表了实际的对象分化模式,对于具体的应用,应该怎样认识这个完全版的聚类树,产生具有较少分叉的可供决策参考的分类结果呢?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MATLAB中提供了cluster, clusterdata, cophenet, inconsistent 等相关函数。
cluster用于剪裁完全版的聚类树,产生具有一定cutoff的可用于参考的树。
clusterdata可以认为是
pdist,linkage,cluster的综合,当然更简易一点。
cophenet和inconsistent用来计算某些系数,前者用于检验一定算法下产生的二叉聚类树和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就是检测二叉聚类树中各元素间的距离和pdist计算产生的实际的距离之间有多大的相关性),inconsistent则是量化某个层次的聚类上的节点间的差异性(可用于作为cluster的剪裁标准)。
后面这些的理解,大概需要对聚类有一个更深刻更数学的认识,我也不是很清楚,就不多说了。
MATLAB提供了两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1、利用clusterdata 函数对数据样本进行一次聚类,这个方法简洁方便,其特点是使用范围较窄,不能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来设定参数,更改距离计算方法;
2、分步聚类:(1)用pdist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找到数据集合中两辆变量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2)用linkage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3)用cophenetic函数评价聚类信息;(4)用cluster函数进行聚类。
下边详细介绍两种方法:
1、一次聚类
Clusterdata函数可以视为pdist、linkage与cluster的综合,一般比较简单。
【clusterdata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data(X,cutoff)
等价于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 】
2、分步聚类
(1)求出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pdist函数计算出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求距离,若此前数据还未无量纲化,则可用zscore函数对其标准化
【pdist函数:调用格式:Y=pdist(X,’metric’)
说明:X是M*N矩阵,为由M个样本组成,每个样本有N个字段的数据集
metirc取值为:’euclidean’:欧氏距离(默认)‘seuclidean’:标准化欧氏距离;‘mahalanobis’:马氏距离… 】
pdist生成一个M*(M-1)/2个元素的行向量,分别表示M个样本两两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缩小保存空间,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却是不好操作,因此,若想简单直观的表示,可以用squareform函数将其转化为方阵,其中x(i,j)表示第i 个样本与第j个样本之的距离,对角线均为0.
(2)用linkage函数来产生聚类树
【linkage函数:调用格式:Z=linkage(Y,’method’)
说明:Y为pdist函数返回的M*(M-1)/2个元素的行向量,
method可取值:‘single’:最短距离法(默认);’complete’:最长距离法;
‘average’:未加权平均距离法;’weighted’:加权平均法
‘centroid’:质心距离
法;‘median’: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返回的Z为一个(M-1)*3的矩阵,其中前两列为索引标识,表示哪两个序号的样本可以聚为同一类,第三列为这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
另外,除了M个样本以外,对于每次新产生的类,依次用M+1、M+2、…来标识。
为了表示Z矩阵,我们可以用更直观的聚类数来展示,方法为:dendrogram(Z), 产生的聚类数是一个n型树,最下边表示样本,然后一级一级往上聚类,最终成为最顶端的一类。
纵轴高度代表距离列。
另外,还可以设置聚类数最下端的样本数,默认为30,可以根据修改dendrogram(Z,n)参数n来实现,1<n<M。
dendrogram(Z,0)则表n=M的情况,显示所有叶节点。
(3)用cophenetic函数评价聚类信息
【cophenet函数: 调用格式: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pdist函数生成的Y和linkage函数生成的Z计算cophenet相
关系数。
】
cophene检验一定算法下产生的二叉聚类树和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就是检测二叉聚类树中各元素间的距离和pdist计算产生的实际的距离之间有多大的相关性,另外也可以用inconsistent表示量化某个层次的聚类上的节点间的差异性。
(4)最后,用cluster进行聚类,返回聚类列
K均值聚类matlab
K均值聚类法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一、初始化聚类中心
1、根据具体问题,凭经验从样本集中选出C个
比较合适的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用前C个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3、将全部样本随机地分成C类,计算每类的样
本均值,将样本均值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二、初始聚类
1、按就近原则将样本归入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
类中。
2、取一样本,将其归入与其最近的聚类中心的
那一类中,重新计算样本均值,更新聚类中
心。
然后取下一样本,重复操作,直至所有
样本归入相应类中。
三、判断聚类是否合理
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判断聚类是否合理,
不合理则修改分类。
循环进行判断、修改直至
达到算法终止条件。
clc
clear
tic
RGB= imread ('test5.jpg'); %读入像
img=rgb2gray(RGB);
[m,n]=size(img);
subplot(2,2,1),imshow(img);title(' 图一原图像') subplot(2,2,2),imhist(img);title(' 图二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hold off;
img=double(img);
for i=1:200
c1(1)=25;
c2(1)=125;
c3(1)=200;%选择三个初始聚类中心
r=abs(img-c1(i));
g=abs(img-c2(i));
b=abs(img-c3(i));%计算各像素灰度与聚类中心的距离
r_g=r-g;
g_b=g-b;
r_b=r-b;
n_r=find(r_g<=0&r_b<=0);%寻找最小的聚类中心n_g=find(r_g>0&g_b<=0);%寻找中间的一个聚类中心
n_b=find(g_b>0&r_b>0);%寻找最大的聚类中心
i=i+1;
c1(i)=sum(img(n_r))/length(n_r);%将所有低灰度求和取平均,作为下一个低灰度中心
c2(i)=sum(img(n_g))/length(n_g);%将所有低灰度求和取平均,作为下一个中间灰度中心
c3(i)=sum(img(n_b))/length(n_b);%将所有低灰度求和取平均,作为下一个高灰度中心
d1(i)=abs(c1(i)-c1(i-1));
d2(i)=abs(c2(i)-c2(i-1));
d3(i)=abs(c3(i)-c3(i-1));
if d1(i)<=0.001&&d2(i)<=0.001&&d3(i)<=0.001
R=c1(i);
G=c2(i);
B=c3(i);
k=i;
break;
end
end
R
G
B
img=uint8(img);
img(find(img<R))=0;
img(find(img>R&img<G))=128;
img(find(img>G))=255;
toc
subplot(2,2,3),imshow(img);title(' 图三聚类后的图像')
subplot(2,2,4),imhist(img);title(' 图四聚类后的图像直
方图')
感觉matlab这个软件好使,能处理各个方面的算
法仿真。
开始做MP2音频压缩在DSP上实现这个项
目拉,自己要加油!迎接挑战!
K-Means聚类算法Matlab代码
function y=kMeansCluster(m,k,isRand)
%%%%%%%%%%%%%%%%
%
% kMeansCluster - Simple k 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 Author: Kardi Teknomo, Ph.D. % % Purpose: classify the objects in data matrix based on the attributes
% Criteria: minimize Eu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centroids and object
points
% For more explanation of the algorithm, see
/kardi/tutorial/kMean/index.html
% Output: matrix data plus an additional column represent the group of
each object
% % Example: m = [ 1 1; 2 1; 4 3; 5 4] or in a nice form
% m = [ 1 1; % 2 1; % 4 3; % 5 4] % k = 2 % kMeansCluster(m,k) produces m = [ 1 1 1; % 2 1 1; % 4 3 2; % 5 4 2] % Input:
% m - required, matrix data: objects in rows and attributes in
columns
% k - optional, number of groups (default = 1)
% isRand - optional, if using random initialization isRand=1, otherwise
input any number (default)
% it will assign the first k data as initial centroids
%
% Local Variables
% f - row number of data that belong to group i
% c - centroid coordinate size (1:k, 1:maxCol)
% g - current iteration group matrix size (1:maxRow)
% i - scalar iterator
% maxCol - scalar number of rows in the data matrix m = number of attributes
% maxRow - scalar number of columns in the data matrix m = number of objects
% temp - previous iteration group matrix size (1:maxRow)
% z - minimum value (not needed) %%%%%%%%%%%%%%%%%%%%%%%%%%%%%%%%%%%%
if nargin<3, isRand=0; end
if nargin<2, k=1; end
[maxRow, maxCol]=size(m)
if maxRow<=k,
y=[m, 1:maxRow]
else
% initial value of centroid
if isRand,
p = randperm(size(m,1)); % random initialization
for i=1:k
c(i,:)=m(p(i),:)
end
else
for i=1:k
c(i,:)=m(i,:) % sequential initialization
end
end
temp=zeros(maxRow,1); % initialize as zero vector
while 1,
d=DistMatrix(m,c); % calculate objcets-centroid distances
[z,g]=min(d,[],2); % find group matrix g
if g==temp,
break; % stop the iteration
else
temp=g; % copy group matrix to temporary variable
end
for i=1:k
f=find(g==i);
if f % only compute centroid if f is not empty c(i,:)=mean(m(find(g==i),:),1);
end
end
end
y=[m,g];
end
The Matlab function kMeansCluster above call function DistMatrix as shown in the code below. It works for multi-dimensional Euclidean distance. Learn about other type of distance here.
function d=DistMatrix(A,B)
%%%%%%%%%%%%%%%%%%%%%%%%%
% DISTMATRIX return distance matrix between points in A=[x1 y1 ... w1] and in B=[x2 y2 (2)
% Copyright (c) 2005 by Kardi Teknomo,
/kardi/
%
% Numbers of rows (represent points) in A and B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same.
% It can be use for distance-in-a-slice (Spacing) or distance-between-slice (Headway),
%
% A and B must contain the same number of columns (represent variables of n dimensions),
% first column is the X coordinates, second column is the Y coordinates, and so on.
% The distance matrix is distance between points in A as rows % and points in B as columns.
% example: Spacing= dist(A,A)
% Headway = dist(A,B), with hA ~= hB or hA=hB
% A=[1 2 3; 4 5 6; 2 4 6; 1 2 3]; B=[4 5 1; 6 2 0] % dist(A,B)= [ 4.69 5.83;
% 5.00 7.00;
% 5.48 7.48;
% 4.69 5.83]
%
% dist(B,A)= [ 4.69 5.00 5.48 4.69;
% 5.83 7.00 7.48 5.83]
%%%%%%%%%%%%%%%%%%%%%%%%%%%
[hA,wA]=size(A);
[hB,wB]=size(B);
if wA ~= wB, error(' second dimension of A and B must be the same'); end
for k=1:wA
C{k}= repmat(A(:,k),1,hB);
D{k}= repmat(B(:,k),1,hA);
end
S=zeros(hA,hB);
for k=1:wA
S=S+(C{k}-D{k}').^2;
end
d=sq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