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课件讲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言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义(猪苓种植)
嵩县白河镇2016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猪苓栽培技术讲义主讲人:钱金国【摘要】猪苓,别名猪屎苓、地乌桃等,以其色黑而零落似猪屎而得名。
属真菌类多孔菌科核菌属药用真菌。
以干燥菌核入药,为利尿药,行水、利湿、消肿,并能止泻,治痎疟。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首先从猪苓中分离出猪苓多糖,后经临床实验证明,猪苓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一、猪苓的形态结构猪苓是一种大型药用真菌,自然界中常以菌核形态存在,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是利用其菌核无性繁殖进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猪苓,也是指猪苓的菌核。
夏秋季节,菌顶端可长出子实体(猪苓花),子实体上形成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菌丝,菌丝在生长过程中遇环境条件刺激可形成菌核。
1、菌核:猪苓菌核有黑、灰、白三种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分别称做“黑苓”、“灰苓”和“白苓”。
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菌核,是在不同年限长出,前后相连,后者是由前者生长发育而来的,代表了猪苓菌核生长发育时的三个不同阶段,即由种苓(母苓)→白苓→灰苓→黑苓→枯苓的无性繁殖生长过程。
(1)白苓当种苓栽培接上蜜环菌营养后,在适宜条件下,菌核里的菌丝不断繁殖突破菌核表皮,形成若干菌球,表面菌丝致密成一层白膜,即形成新的菌核——白苓。
皮色乳白,薄而幼嫩,无弹性,质地软易烂,常附着在黑苓或灰苓表皮,易脱落,不具备消化吸收蜜环菌的功能,靠母苓供给营养生长膨大,离开母体即会死亡,白苓是猪苓一生中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也是猪苓能否高产的关键时期。
猪苓栽培窝内白苓萌发多,生长发育好,窝产就高。
白苓含水量高,折干率仅为12.6%,几乎无内含物,烘干后呈米黄色空皮。
⑵灰苓由白苓生长发育而成。
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质地松泡体轻,断面菌丝白色、幼嫩,折干率仅28.3%。
灰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核上萌发出新的白苓,是最好的苓种材料。
(3)黑苓黑色的猪苓菌核,是由灰苓生长发育而成。
但在形成黑苓之后,因其生长年限、菌丝的老嫩颜色、菌核软硬和折干率等的不同,又分为黑苓和老苓(枯苓)。
农学概论讲义
1.农学定义(广义)的农学仅指农业生产科学,这里的农业生产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
3. 农学的性质与特点性质:①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②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③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特点:①系统的复杂性②技术的实用性③生产的连续性④生长的规律性⑤明显的季节性⑥严格的地域性二、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
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
农学和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 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
3. 出口的重要物资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晶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4. 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
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产的发展。
5. 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实现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农业发展历史: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第三节作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一、作物生产概况1. 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下列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202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讲义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1.1 农业经济的定义及作用农业经济是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1.2 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有诸多特点,包括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投入产出周期长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
第二部分: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2.1 农业生产的要素农业生产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这些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大规模农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
2.3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不断进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农产品价格与市场3.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市场竞争等。
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2 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方式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方式有直接销售、批发市场、网络销售等多种形式,农民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优劣势进行权衡。
第四部分: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4.1 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 农业保险政策农业保险政策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经济的风险。
第五部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1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
5.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农村知识讲义
农业农村知识(讲义)一、农业基础知识(―)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二)农业的地位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农耕时期,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也是一国实力强大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
1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等。
2.农业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
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
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2019年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目标任务:(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有机农业基础知识培训讲义教学内容
3. 对有机生产发展的支持和鼓励,主要在省
级层面上不同机制并存 国家层面未向有机农业提供任何专门补助
或支持,但是它仍得到了各个省份不同程度 的支持,或是在某些国家级广域发展项目上 得到资助。
如国家项目为中小企业支付认证费用以协 助其打入国际市场,又譬如上海政府为其偿 还专门投资而提供的大力支持等。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 3、有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 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管理和技术集
约的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有助 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2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 4、提供优质、美味、营养、安全的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重 视,消费高质量的安全食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而科学、完善的有机生产体系则能有效地保证 其产品的营养、安全卫生等优良品质。
34
1.2 出口:初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1999 年前为中国有机生产发展初期,95%以上的中国有 机产品都通过有机贸易商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及北美。
• 主要出口作物为大豆、蔬菜、水稻和茶叶。出口量最大 的有机蔬菜中,80%出口至日本;出口量第二的有机大 田作物主要出口至日本和欧盟,而出口量第三的有机茶 则主要出口至欧盟。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 5、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国外政府设置的非关税壁垒,开
展有机产品的认证、生产将大大提高我 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将 有利于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
44
谢谢观看!
结束
• 有机农业强调土壤的可扎根性、通透性,和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生命活力。
23
3、保护自然资源
•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包括化肥、 农药等。从而减少了生产化肥和农药所消耗的 大量石化能源和矿物资源,起到了保护这些不 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科技创新培训讲义PPT通用课件(精)
创新案例分析与启示
苹果公司的iPhone革命
通过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手机行业。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崛起
运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改变汽车行业格局。
创新案例分析与启示
• 亚马逊的电商帝国:凭借持续创新和卓越运营, 成为全球电商领导者。
创新案例分析与启示
01
创新案例启示
02
03
04
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抓住 创新机遇。
生物科技
量子计算
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 革。
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和量子算法的突破,将 加速科研、密码学、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 发展。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
人工智能将渗透到各个领域,实现设备 、系统、服务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和用户体验。
绿色化
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的广泛应 用,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
成果转化的途径与策略
01
02
03
04
自主转化
企业自主研发并转化成果,通 过生产销售实现商业价值。
合作转化
企业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推 进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转让或许可
企业将研发成果转让或许可给 其他企业使用,获取收益。
产学研合作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共同推进研发成果转化。
科技评价与知识产权保护
计划。
科技创新政策分类
包括科技计划、科技税收、科技金 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 等方面的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解读
通过对政策背景、目标、措施和实 施效果等方面的解读,帮助企业和 个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策,推动 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环境营造与优化
农业技术经济学—总论
辛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教师联系方式
• 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00872 • 电话:010-62510838(办) • E-mail:xiny@
课程概论
•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形成过程 •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 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 •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作用 •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研究 原则
• 综合评价原则 • 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统一 • 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效益相统一 • 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 比较择优原则 • 可比性原则 • 增量效益原则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 方法
• 成本效益比较方法 • 综合评分法(也叫指标体系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 • 边际分析法
• 2. 王雅鹏等.农业技术经济学.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3
• 3.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 朱希刚、黄季焜.农业技术进步测定的理论方法. 北京:中国 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 5. [美]D·L·得贝尔丁.农业生产经济学.天则出版社,1990 • 6. 张世英、李忠民等.经济计量学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技术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是:“节约”或“效益”
农业技术的类型
• 按技术的先进程度划分 传统技术、现代技术、改良技术、高新技术
• 按技术占用资源状况进行划分 资金密集型技术:资金占用与消耗较多的技术 劳动密集型技术:劳动占用与消耗较多的技术 技术与资金密集型技术
• 按技术的节约与替代对象进行划分 资金节约与资金替代型技术 劳动节约与劳动替代型技术 土地节约与土地替代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高新技术第一节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按照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最新发展的一种表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农业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
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商品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即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其功能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提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功能之外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等。
总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是持续地、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工业装备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产业,是把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把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把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的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综合性产业。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一)科学化现代科技正迅速地向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渗透。
科技进步将逐步替代对传统资源投入的单纯依赖,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先进的装备设施、先进的生产管理,劳动者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二)集约化集约化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即由单纯的注重数量和速度增长,转到主要依靠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二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三改单纯注重物质、资金投入,为在物质、资金投入增加的同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质和资金利用率来实现农业增长。
三)商品化商品化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即从以完全自给自足(自我消费)为目标向完全形成商品(社会消费)为目标的逐步过渡。
(四)市场化它是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农业生产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要面向整个国际市场。
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一)、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都市农业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②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
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③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经营,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
该系统要使能源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一切副产品都要通过再循环,提倡使用固氮植物,通过施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
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保证最大生物量的生产。
动物(包括人)与植物的构成比例也必须适当。
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但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是尽可能保证农村的各种景观并生产出需要的产品,使农业生态体系变得更加稳定,并使乡村特有的美丽景观给人以愉悦之感。
总之,在产量方面,生态农业有可能产量低一些。
在品质方面,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在产品品质上差异不明显。
在环境方面,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强调农业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统一。
(三)、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在研究土壤流失与土壤肥力等问题时兴起的。
一般情况下,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合成的化学制品,一定限量的化肥或农药施用仅作为应急手段。
国外实行有机农业的耕地区域多是小规模的,而大规模经营有机农业的比较少。
有机农业必须具备生产水平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等条件。
向有机农业转变的动力,主要是出自对土壤和人类及牲畜健康的保护,防止农药的潜在性灾害和减少能力与物质的输入。
有机农业并不是向传统农业倒退的农业技术,农民在限制化肥或农药使用的同时,仍可采用新式农机具、优良品种和注册过的种子,以及科学的有机残余物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采取轮作、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复合经营,从土壤矿物质风化中取得或依靠土壤中残留化肥等解决土壤肥力问题。
(四)、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或称观光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
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休闲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五)、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指利用环境控制和自动化高技术进行植物全年生产的体系。
包括无土栽培、植物克隆等技术以及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工业化生产体系。
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1974年日本等国也逐步发展起来。
(六)、持续农业。
持续农业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农业经营新模式。
是以资源集约、经营集约、生态保护、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特点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七)、农业科技园区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三高农业为目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依托,以政府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手段,对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具有较强示范带头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或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密集区。
现代农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商品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农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进行农业改造,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保证日益增长的粮食安全并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农业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因此,现代农业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第二节农业高新技术概述一、农业高新技术的内涵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产生的新发明、新发现和创新。
农业高技术是指其基本原理及概念主要建立在农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当时农业科技发展最高水平基础上的,处于发展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新技术是相对原有的传统技术和旧的技术而言,是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对原技术进行创新、发展、替代而产生的农业科学技术。
二、农业高新技术具的特征1.高度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切技术的共性,但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的科研创新。
它不只是在原有技术道路上的积累,而是以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作为基础。
开辟与过去有着本质差别的新的技术途径。
因此,农业高新技术是比其他一切农业技术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技术。
根据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创新概念的定义,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傅家骥教授在《技术创新——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一书中则将技术创新定义为生产者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的利润的过程。
2.高度的综合性。
农业高新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其综合意义表现为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地学、天文学等基础科学和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主导的系统科学进一步向农业科学技术广泛渗透,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加影响。
3.高度的渗透性。
由于农业高新技术处于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技术领域,因而新技术新理论能广泛渗透到各个传统农业部门,加速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品种更新换代。
4.高度的技术、人才的聚集。
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和综合性很强,涉及许多学科的理论、工艺和技术。
如无土栽培技术,要解决根系定期吸氧和吸收营养液的问题,就涉及到固体物理、电子学、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技术,生产配套需要电脑、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工艺要求超净、恒温、恒湿、防震等环境,同时还需要多种技术和灌溉机械设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