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1.项目概况:规划设计师需要了解项目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特征等,以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相应的条件和限制。

2.功能需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的定位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公园的功能需求,包括娱乐休闲、体育运动、生态保护和文化活动等。

规划师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安排。

4.植被配置与园林景观:公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植被配置,包括树木、花草、草坪等的种植和分布。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体、渗水绿地和湿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美观度。

5.场地设施与硬装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各类公共设施和场地,包括游乐设施、休闲设施、健身设施、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硬装景观如道路、人行道、广场和座椅等的规划和布局。

6.水体规划与管理:公园绿地规划中的水体规划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规划师需要考虑水体的布置、水源和水质的管理、水体的景观设计以及水体与周围景观的关系。

7.公众参与:规划师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参与,可以提高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8.可持续发展: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选择等。

规划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公园绿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能够达到可持续的状态。

9.文化与艺术元素: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通过景观、雕塑、纪念物等来体现当地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这样可以增强公园的视觉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10.健康与安全考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需要注重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规划师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的交通组织、照明设施、防火设施以及紧急救护设施等,以确保公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以上是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规划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兼顾生态环境和实用功能的公园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的概念。

城市绿地: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域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职位为主要形态的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这一系统同时与自然、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城郊一体的生态系统。

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子系统。

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国外常用的大致与我国绿地相当的概念。

广义的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强调空间概念本身的开放性和可达性,不仅包括城市内部和外围的山体、水体、植被、林地等具有自然特征的空间,也包括城市中的公园、广场、庭院、步行街等人工环境。

开放空间涵盖的空间远远大于城市绿地涵盖的空间。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其中的专项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与细化。

⏹城市总体规划应明确城市绿化的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控制原则和指标,分层合理布置公园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等的绿线。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明确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的界线,规定公园绿地的绿化用地率、出入口、停车位、建筑密度等,规定附属绿地占单项建设用地的比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的内容与阶段相协调,优化人居环境,满足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维护经济性等城市发展需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 城市绿地:城市的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2,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3,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4,城市用地:按城市中土地利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总称。

5,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是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设施、园林绿化、城市人防工程和其他公共设施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6,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不同功能的用地之间的相互管理关系,并以政治决策为保障。

7,城市规划的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8,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三类:大城市: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指人口在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小城市:指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9,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10大类: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10,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物种流动原理、营养再分配原理、能量流动原理、景观变化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

11,绿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线状廊道。

包括:沿着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等)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或其他线路的线性开放空间;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链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群落的开放空间;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绿地规划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绿地规划的定义绿地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的过程。

绿地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绿地规划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绿地规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绿地类型包括公园、植物园、游憩区、生态保护区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绿地规划的设计原则绿地规划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和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绿地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其次,绿地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的绿地空间。

此外,绿地规划还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绿地规划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绿地规划的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对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上海的世纪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中心绿地规划案例。

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内部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湖泊、花坛、运动场等。

这些区域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布局,使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此外,世纪公园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植被的选择和管理,提高了空气质量和生态景观。

另外一个例子是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

这个花园是一个集休闲、文化、艺术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规划项目。

滨海湾花园内部拥有多个花园和景观区域,包括亭台楼阁、水景、雕塑等。

这些景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绿地空间,成为了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地规划的成功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功能需求等。

城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一、基本概念A绿地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公园绿地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

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

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

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

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简答题】简述园林绿地地形设计的要点。

【简答题】简述园林绿地地形设计的要点。

园林绿地地形设计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在园林绿地地形设计中,有许多要点需要注意和把握。

一、地形的自然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应当尽量贴近自然,注重地形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通过模仿山水、湖泊和河流等自然地形,使得设计的绿地显得更加具有山水景色之美,能够营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二、地形的层次性设计园林绿地应当注重地形的层次性,通过巧妙地进行台地、坡地和平地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得整个园林绿地显得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层次丰富的地形设计不仅能够打破单一的平面感,还可以为绿地增添动态美和趣味性。

三、地形的合理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合理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地形条件进行设计,在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形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需求,使得设计出来的绿地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

四、地形的景观性地形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创造出美丽的景观,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注重地形的景观性。

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使得绿地内能够产生出各种美丽的景观,如山峦起伏、水面荡漾、林木葱茏等,使人们在其中游玩时能够尽情欣赏美景。

五、地形的艺术性地形设计要注重地形的艺术性,通过对地形的创造和塑造,使得绿地地形既具有自然美,又富有艺术感。

在地形设计中可以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模拟山川、布置石头、规划步道等,使得绿地地形具有更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六、地形的功能性园林绿地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功能性,地形设计应当能够满足园林绿地的各种功能需求。

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使得绿地内能够布局各种功能区域,如休闲区、活动区、观赏区等,满足不同人裙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功能性。

地形设计必须注重地形的生态性,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能够促进植被生长、改善水体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使得园林绿地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园林绿地地形设计要点众多,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考虑自然性、层次性、合理性、景观性、艺术性、功能性和生态性等方面的因素,才能够设计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艺术价值的园林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自己整理答案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自己整理答案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自己整理答案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一:识记题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在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3种。

8、“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1、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2、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

13、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4、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5、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6、“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提出者是佩里。

1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8、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9、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20、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21、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2、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3、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4、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5、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2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7、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全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全

绿化:即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

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包括:(1)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2)植物生长占大部分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3)农业生产用地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利用一定规律、利用自然物质制造的“人工环境”;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破坏环境的过程;城市绿地是将自然引入城市,是人与城市间充满自然气息的过渡空间。

人们的聚居由群落到村镇到城市逐步地离开了自然,也可以说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把人和自然分隔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过程。

而城市园林绿地则可认为是在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们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自然”。

随着人类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人工环境的扩大和物质生产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人对自然精神和环境的追求,因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园林发展的基础。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强有力的手段对自然资源采取了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学”、“环境学”则从理性上确定了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人工与自然相平衡,城市与园林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

人们希望在令人窒息的城市中寻得“自然的窗口”,在人工沙漠中建立起“人工的绿洲”。

园林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综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绿地规划知识点

绿地规划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4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地.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二、填空题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50min可达.4.区级综合公园在城市各区分别设置1-2处,其服务半径,步行约15-25min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0020 可达.5、生产绿地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三大功能6、据我国100多个城市苗圃用地现状分析,苗圃总用地在以上,建成区约在50km2以上的的城市,建成区有苗圃~4hm2,中等水平为2hm2/km2.7、生态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8、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9、城市避灾场所绿地可分为紧急避难绿地固定避难绿地中心避难绿地 10、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包括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11、城市紧急避险场所应达到1-2㎡/人,城市临时避灾安置场所不应少于4㎡/人,城市过渡性固定避灾安置场所应达到10-12㎡/人.12、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设立防护林带≥50米,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绿化隔离带带宽度不少于30米,垃圾填埋场、污染处理厂,下风向需建设宽度为500~800米的卫生隔离带.13、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30米.14、防噪绿化带宽30米,组团隔离带宽20~50米.15、防风林位置应布置在城市外围上风向与主导风向垂直的位置.16、卫生防护应根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来布局.17、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18、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19、其他绿地分布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之内.2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其他绿地属于水域及其他用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21、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22、规划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国家地方各级城市绿化相关管理条例以及相关规划成果、当地现状基础条件三、简答题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原则答.原则: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现状特点,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原有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湖,将其有机的组织在园林绿地系统中.3城市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满足全市居民文化休憩的需要.城市中小型公园必须按服务半径布置,使附近居民在较短时间内课步行到达.2.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和要求答.目的: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3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4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要求:1布局合理2指标先进3质量良好4环境质量改善3.公园绿地应该怎样规划选址答: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居民能方便到达,大型公园要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或公共交通设施又方便的联系;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建园,则应充分利用地形造景,避免大动土方;可充分利用城市的有利山川,发挥城市河湖水系的作用,选择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可选择现有植被丰富和有有古树名木的地段.4、树种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多种综合功能要求.2坚持“适地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也积极选用一些经过考虑的外来树种和有把握的新优树种及品种.3重点树种以乔木为主,一般树种要丰富多彩,做到乔木、灌木、藤本及地被植物相结合.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长寿树为主.5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5、防护绿地规划内容1建立市域生态空间的保护体系2确定防护绿地的发展目标3进行防护绿地的分类布局4提出防护绿地的设计导则与控制指标5提出组团隔离绿地的布局要求与规划控制措施6、防护绿地的类型1城市卫生隔离带2道路防护绿地3城市高压走廊绿地4防风林5城市组团隔离带7、附属绿地规划内容1研究确定城市中各类附属绿地的发展、控制指标2指出各类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导则8、各类附属绿地规划指标要求(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2)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3)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4)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其中学校、医院、修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9、其他绿地规划内容:1“生态优先”的原则2城市大环境景观格局的构建3城市游憩体系的完善(4)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关系(5)城市绿地的系统性10、城市绿地植物规划的基本要求(1)合理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的绿色网络(2)大力开发利用地域性的物种资源(3)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4)增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5)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技术和养护水平(6)古树名木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和保护价值11、规划总则之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3、分期实施,保证质量4、实用适用,公众参与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市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武大功能的活动.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A..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预测城市绿化各项发展指标在规划期内的发展水平,综合部署各类各级城市绿地,确定绿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在一定规划期内应解决的主要问题.B.确定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和园林设施以及近期建设项目等,从而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以城市为对象,以创造高质量的风景园林空间为目标的规划技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最终要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确保安全、健康城市环境,引导和限制城市形态,提供户外的游憩场所,创造具有特色的优美城市景观,加强与城市内仅有的自然的接触,培养市民的乡土意识和人性回复.市规划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内容:规划总则、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结构、绿地分类规划、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规划实施措施.土地规划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出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概念:是以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学为主,并与其它学科,如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1.系统结构的定义: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2.系统结构的特点:稳定性、层次性、开放性、相对性3.绿地系统结构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结构性、目标性4.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原则:1结合城市其他规划,综合考虑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4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和近期安排相结合5.绿地布局的总目标: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6.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8种基本模式: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指状2组合方式:点网状、环网状、环楔状、放射环状、放射网状3各模式特点:1点状:这种以点状或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模式多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旧城改建,利用宝贵空间进行绿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市民就近利用,并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占地规模不大以及分散的分布状况,相互间缺乏有机联系,使其难以发挥调节城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成城市艺术面貌的综合功能.2环状:指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的不同,利用城市周边的农田、山林、林地以及一些生态敏感保护区在城市外围形成1条或多条环状绿带.3楔状:指利用郊外林地、农田、河流等自然因素形成绿色空间,有宽渐窄地嵌入到城市,将城市环境与郊区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带状:指利用河湖水系、道路、旧城墙、高压走廊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交错的条带行绿色空间,穿插于城市内部,与其他绿色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绿网.优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风貌;缺点:占城市面积大,不宜均匀分布.5网状:指将山林、水体、森林、农田等自然因素,通过沿道路、河流、铁路、组团建设的“绿廊”,与城市中的其他公园绿地进行联系形成整体,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局域一定自我维持能力、体现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网络结构.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手法:1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预测3绿色空间序列规划4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5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的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6空间环境规划7论述环境规划空间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9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方式——“点、线、面”结合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编制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成果: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划附件.2,规划图则包括:区位关系图,现状图,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图,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各绿地分项规划图,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六阶段:现场调查,制定目标,规划方案,交流汇报,专家评审,成果提交.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要求:(1)以国家相关标准和相关规定为依据,落实规划可操作性.(2)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特点,针对性强.(3)从规划体系角度出发,编制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结合的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必备

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必备

一.问答: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所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

2.国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发展历程及趋势。

发展历程:其主要趋势如下:a.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要素趋于多元化。

b.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趋向网络化。

c.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区域化。

d.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

e.将森林引进城市。

f.高新技术的应用。

3.三种绿地模式的主要特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人口、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导向的绿地系统模式:第一,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第二,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第三,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对象。

5.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表现。

6.居住区绿地类型。

7.园林苗圃用地选择的条件。

8.根据高速公路防护画出高速功能断面示意图。

9.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10.城市公园游人的容量确定并用公式表示。

二.名词解释。

三.论述。

1.防护绿地的作用。

2.环境有污染的车间的绿化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城市道路绿化种植的形式及特点。

4.大学入口处绿地功能作用和设计要点。

5.综合性公园中如何进行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

6.城市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手段,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营造舒适的城市绿地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分类、设计要素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1. 人性化原则:城市绿地规划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愿望,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2. 生态原则:城市绿地规划要尊重自然,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绿地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确保绿地的长期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二、城市绿地的分类城市绿地可以根据其功能和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绿地类型包括公园、广场、花坛、绿道、湖泊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在城市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三、城市绿地设计的要素1. 空间分布: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要合理分布,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满足居民的需求。

不同绿地类型之间要有良好的连通性,形成绿色的网络。

2. 植被选择:城市绿地的植被选择要考虑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

3. 水体规划:城市绿地中的水体是重要的景观元素,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水体,可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果和观赏价值。

4. 设施设置:城市绿地中的设施要满足居民的休闲和活动需求,如座椅、草坪、运动设施等。

同时要考虑设施与绿地的协调性,不破坏绿地的整体景观效果。

四、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城市土地,通过密度控制和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 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方式,减少城市绿地对自来水的需求。

3. 节能减排: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设施设置,降低城市绿地的能耗,并减少对空气和水的污染。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绿地系统规划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1. 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优雅、可持续和可访问的绿色空间,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并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绿地系统的功能分区:根据绿地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绿地系统可以分为公园、植物园、游乐场、运动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这些功能分区的位置和规模应该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3. 绿地的规模和布局: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布局。

大型城市应该有大面积的绿地,以满足大量人口的休闲需求。

绿地的布局应该合理,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并与其他的城市设施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4. 绿地的设计和建设:绿地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尽量保留和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景观效果,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植物和景观要素,创造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绿地空间。

5. 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考虑到绿地的设计和建设,还要考虑到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绿地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机构和体系,负责绿地的日常管理、环境保护和维护工作。

绿地的维护要及时、高效,确保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6. 绿地的环境效益: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绿地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增加城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并与其他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相互配合。

只有做好绿地系统规划,才能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绿地规划系统知识点总结

绿地规划系统知识点总结

绿地规划系统知识点总结一、绿地规划概述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

绿地规划系统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资源而设计的一个系统。

它包括了规划原则、指标标准、规划方法与技术、规划管理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绿地规划系统的建立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地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绿地规划应当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保护和恢复植被、水体、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生态健康。

2.可持续原则绿地规划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合理配置绿地资源,精心设计绿地功能,保障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3.公平公正原则绿地规划应当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保障市民的基本需求和利益,使城市的绿地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和合理。

4.多功能原则绿地规划应当以多功能规划为原则,将绿地的生态、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健康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绿地成为城市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5.适度规模原则绿地规划应当以适度规模为原则,根据城市规模、土地利用状况、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绿地规划规模,形成合理的绿地规划布局。

三、绿地规划指标标准1.规划指标绿地规划指标包括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绿地分布密度、绿地服务范围等。

不同城市的绿地规划指标会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气候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规划标准绿地规划标准是一种量化的、可计量的标准,用来评价绿地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规划标准包括了城市绿地建设标准、园林绿化标准、绿地景观规划标准等,在绿地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监测评估绿地规划的指标和标准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通过不断地监测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绿地规划方法与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在绿地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1)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2)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2.净化空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3)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4)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1)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2)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3)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

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植物的自然特性、满足人的情感生活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和人迹交往追求、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绿地规划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绿地规划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绿地规划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本文将围绕绿地规划的理论知识,提供一套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提升城市形象- B. 增加城市人口- C.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 促进经济增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绿地规划的内容?- A. 公园绿地- B. 城市广场- C. 城市交通- D. 防护绿地答案:C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肺”指的是什么?- A. 城市中的湖泊- B. 城市中的森林- C. 城市中的公园- D. 城市中的湿地答案:C4. 城市绿地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绿地的功能? - A. 生态功能- B. 游憩功能- C. 交通功能- D. 景观功能答案:C5. 根据城市绿地规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绿地规划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B. 绿地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C. 绿地规划应忽视历史文化保护- D. 绿地规划应只考虑视觉效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城市绿地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A. 生态优先原则- B. 经济适用原则- C.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D. 视觉效果优先原则- E. 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A, B, C, E2. 城市绿地规划中,哪些因素需要被考虑?-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居民需求- D. 经济效益- E. 城市规划布局答案:A, B, C, E3. 下列哪些是城市绿地规划的组成部分?- A. 公共绿地- B. 居住区绿地- C. 工业区绿地- D. 道路绿地- E. 商业区绿地答案:A, B, D4. 城市绿地规划中,哪些类型的绿地可以提供游憩功能? - A. 社区公园- B. 街头绿地- C. 防护林带- D. 屋顶花园- E. 城市广场答案:A, B, D, E5. 城市绿地规划的实施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 A. 城市规划部门- B. 环境保护部门- C. 交通管理部门- D. 园林管理部门- E. 土地资源部门答案:A, B, D, E三、简答题1. 简述城市绿地规划的意义。

绿地规划知识点总结

绿地规划知识点总结

绿地规划知识点总结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私人花园、景观带等绿色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

绿地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空间,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和地表水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绿地规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绿地规划的概念和意义1. 绿地规划的概念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中的绿色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设计,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环境的需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绿地规划的意义绿地规划对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对于城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绿地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和地表水系统,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缓解城市的水logging问题。

最后,绿地规划还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城市的社会文化水平。

二、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1. 生态优先绿地规划应该以生态优先为原则,遵循自然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植被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公共利益绿地规划应该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3. 多功能性绿地规划应该具有多功能性,满足城市居民对不同功能绿地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人群需求,开发设计多样化的绿地空间,提供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等各类服务功能。

4. 可持续性绿地规划应该具有可持续性,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将节能环保、资源合理利用等要素融入规划设计中,确保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5. 灵活性绿地规划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变化和人民需求的变化,注重规划设计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保证绿地规划的长远性和稳定性。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复习

一城市园林绿地涵义根据绿地建设的需要,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批准为行业标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首先对城市绿化做了明确的定义,即:“所谓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范围内用于绿地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二、功能与作用1。

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2、环境保护功能(1)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杀菌)、水体和土壤,防御放射性污染(2)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气温、湿度、气流)(3)降低城市噪声3、使用功能:休息娱乐活动:观光游览:度假、休疗养4、景观功能: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5、防灾减灾功能:防火避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有利于备战防空三、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全部市民均可享用,面广为休息而设要有相应的设施2、专用性绿地:机构或事业单位内3、私有性绿地:私人所有(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它们分别是:5个大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13中类:公园绿地中的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G41居住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11小类:综合公园中的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小区游园;专类公园中的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

城市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名词解释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于改善城市⽣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种城市⽤地2.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命的基础设施体系3.城市避灾绿地:是指当地震⽕灾洪⽔等灾害发⽣时,城市中能⽤于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市民短期⽣活的绿地空间。

它⼀般由城市的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的某些地块组合⽽成,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公园绿地;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化及锻炼⾝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地环境的公共绿地。

5.⽣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花⽊,种⼦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6.防护绿地:城市具有卫⽣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7.附属绿地;城市建设⽤地中绿地之外各类⽤地中的附属绿地⽤地8.其他绿地:指对城市⽣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活,城市景观和⽣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9.绿地率;⼀定城市⽤地范围内各类绿化⽤地总⾯积占该城市⽤地⾯积的百分⽐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产+防护+附属)/城市⽤地⾯积*%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绿地+宅旁+公共设施+道路)/居住区⽤地⾯积*%新区建设绿地率>=30% 旧区改造绿地率>=25%10.⼈均公园绿地⾯积:城市每⼈平均可拥有公园绿地的⾯积11.道路绿地:道路及⼴场⽤地范围内的可进⾏绿化的⽤地,道路绿地可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12.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13.分车绿带:车⾏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与⾮机动车车道之间或同⽅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14.⾏道树绿带;布设在⼈⾏道与车⾏道之间,以种植⾏道树为主的绿带1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布设在⼈⾏道边缘⾄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16.交通岛绿带:可绿化的交通岛⽤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体交叉绿地17.中⼼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可绿化的中⼼岛⽤地18.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上可绿化的导向岛⽤地19.⽴体交叉绿岛:互通式⽴体交叉⼲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地20.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的道路21.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宽度的百分⽐22.安全视距:从发觉对⽅汽车⽴即刹车⽽刚好够停车的距离叫做安全视距,⼀般采⽤30—35m的安全视距为宜23.视距三⾓形:根据两道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平⾯图上绘出⼀个三⾓形为视距三⾓形,要求在视距三⾓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树⽊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物在布置植物时,⾼度不得超过0.65~0.70m⾼24.⼀板⼆带式:⼀条⾏车道,两条绿带,适合于路幅较宽,车流量不⼤的次⼲道和居住区25.⼆板三带式:车⾏道中间以⼀条绿带隔开分成单向⾏驶的两条⾏车道,道路两侧各⼀⾏⾏道树绿带26.三板四带式:两条分隔带把车⾏道分成3条,中间是机动车道,两侧是⾮机动车道,连同两侧的⾏道绿带共4条绿带27.绿地覆盖率:⼀定城市⽤地范围内,植物垂直投影⾯积占该⽤地总⾯积的百分⽐=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积/城市⽤地⾯积*%⼆、简答题1、城市绿地分类:公共绿地、⽣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2、公园设计原则:(1)、保护⾃然景观,某些情况下,⾃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步加以强调(2)、除了在⾮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3)、保持公园中⼼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当地的乔灌⽊(5)、⼤路和⼩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成不同区域3、城市避灾绿地的功能:(1)、安全疏散受灾群众(2)、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活条件(3)、阻⽌地震伴⽣⽕灾蔓延(4)、为实施救援、医疗、救护活动提供场所(5)、提供信息交换场所(6)、提供救灾物资运输条件和储存场所4、前期准备⼯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1)、基础资料收集(2)、城市园林绿地现状调查(3)、相关规划的解读(4)、城市园林绿地现状综合分析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件编制和审批---规划⽂件包括:规划⽂本(法律条⽂形式)、规划图件、规划说明书6、城市绿地分类:公共绿地⽣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7、城市⽤地分类:绿地、居住⽤地(居住区,游园,组团绿地)、⼯业⽤地、市政公共设施⽤地、特殊⽤地、仓储⽤地、道路⼴场⽤地、对外交通⽤地、公共设施⽤地、⽔域及其他⽤地8、公园绿地分类:G11---综合公园G14---带状公园G12---社区公园G15---街旁绿地G13---专类公园9、居住区⽤地的构成:住宅⽤地、公共服务设施⽤地(公建⽤地)、道路⽤地、居住区绿地10、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设施绿地、道路绿地、(特殊⽤地)11、各级中⼼公共绿地设置规定:居住区公园---最⼩规模(hm2)---1.0⼩区游园------最⼩规模(hm2)---0.4组团绿地------最⼩规模(hm2)---0.0412、居住区公共绿地注意:(1)、符合各级中⼼公共绿地设置规定:居住区公园---最⼩规模(hm2)---1.0⼩区游园------最⼩规模(hm2)---0.4组团绿地------最⼩规模(hm2)---0.04(2)、⾄少有⼀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3)、绿化⾯积不宜⼩于20%(4)、便于居住休息、散步、和交往之⽤,宜采⽤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做分隔(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有不少于1/3绿地⾯积在标准的建筑⽇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童游戏设施和适合成⼈游憩活动(6)、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宽度不⼩于8⽶,⾯积不⼩于400m213、新区建设----绿地率>=30%旧区改造----绿地率>=25%14、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1)、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规划(2)、充分利⽤⾃然地形和现状条件(3)、应当充分体现“以⼈为本”的原则(4)、以植物造园为主进⾏布局(5)、统⼀与特⾊相结合15、道路红线宽度与道路绿地率的关系道路红线宽度⼤于50m,道路绿地率不得⼩于30%在40—50m,道路绿地率不得⼩于25%⼩于40m,道路绿地率不得⼩于20%16、道路断⾯类型(1)⼀板⼆带式优点:简单整齐,⽤地经济,管理⽅便缺点:机动车和⾮机动车混⾏,不便于组织交通,当车⾏道过宽时,遮荫效果差(2)⼆板三带式车⾏道中间以⼀条绿带隔开分成单向⾏驶的两条车⾏道,道路两侧各⼀⾏⾏道树绿带,适合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的优点:有利于绿化布置、道路照明和管线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地规划知识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

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50min可达。

4.区级综合公园在城市各区分别设置1-2处,其服务半径,步行约15-25min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0020 可达。

5、生产绿地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三大功能6、据我国100多个城市苗圃用地现状分析,苗圃总用地在以上,建成区约在50km2以上的的城市,建成区有苗圃~4hm2,中等水平为2hm2/km2。

7、生态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8、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9、城市避灾场所绿地可分为(紧急避难绿地)(固定避难绿地)(中心避难绿地) 10、绿地防灾避灾规划原则包括(均布性原则)(安全可达原则)(平灾结合原则)11、城市紧急避险场所应达到(1-2)㎡/人,城市临时避灾安置场所不应少于(4)㎡/人,城市过渡性(固定)避灾安置场所应达到(10-12)㎡/人。

12、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设立防护林带≥50米,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绿化隔离带带宽度不少于30米,垃圾填埋场、污染处理厂,下风向需建设宽度为500~800米的卫生隔离带。

13、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30米。

14、防噪绿化带宽30米,组团隔离带宽20~50米。

15、防风林位置应布置在城市外围上风向与主导风向垂直的位置。

16、卫生防护应根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来布局。

17、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18、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19、其他绿地分布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之内。

2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其他绿地属于水域及其他用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21、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22、规划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国家地方各级城市绿化相关管理条例以及相关规划成果、当地现状基础条件三、简答题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原则答.原则:(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现状特点,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原有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湖,将其有机的组织在园林绿地系统中。

(3)城市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满足全市居民文化休憩的需要。

城市中小型公园必须按服务半径布置,使附近居民在较短时间内课步行到达。

2.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和要求答.目的:(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3)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4)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要求:(1)布局合理(2)指标先进(3)质量良好(4)环境质量改善3.公园绿地应该怎样规划选址答: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居民能方便到达,大型公园要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或公共交通设施又方便的联系;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建园,则应充分利用地形造景,避免大动土方;可充分利用城市的有利山川,发挥城市河湖水系的作用,选择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可选择现有植被丰富和有有古树名木的地段。

4、树种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多种综合功能要求。

(2)坚持“适地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也积极选用一些经过考虑的外来树种和有把握的新优树种(及品种)。

(3)重点树种以乔木为主,一般树种要丰富多彩,做到乔木、灌木、藤本及地被植物相结合。

(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长寿树为主。

(5)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

5、防护绿地规划内容(1)建立市域生态空间的保护体系(2)确定防护绿地的发展目标(3)进行防护绿地的分类布局(4)提出防护绿地的设计导则与控制指标(5)提出组团隔离绿地的布局要求与规划控制措施6、防护绿地的类型(1)城市卫生隔离带(2)道路防护绿地(3)城市高压走廊绿地(4)防风林(5)城市组团隔离带7、附属绿地规划内容(1)研究确定城市中各类附属绿地的发展、控制指标(2)指出各类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导则8、各类附属绿地规划指标要求(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2)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3)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4)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其中学校、医院、修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9、其他绿地规划内容:(1)“生态优先”的原则(2)城市大环境景观格局的构建(3)城市游憩体系的完善(4)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关系(5)城市绿地的系统性10、城市绿地植物规划的基本要求(1)合理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的绿色网络(2)大力开发利用地域性的物种资源(3)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4)增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5)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技术和养护水平(6)古树名木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和保护价值11、规划总则之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3、分期实施,保证质量4、实用适用,公众参与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市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武大功能的活动。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A..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预测城市绿化各项发展指标在规划期内的发展水平,综合部署各类各级城市绿地,确定绿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在一定规划期内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B.确定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和园林设施以及近期建设项目等,从而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以城市为对象,以创造高质量的风景园林空间为目标的规划技术,通过绿地系统规划,最终要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确保安全、健康城市环境,引导和限制城市形态,提供户外的游憩场所,创造具有特色的优美城市景观,加强与城市内仅有的自然的接触,培养市民的乡土意识和人性回复。

市规划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内容:规划总则、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结构、绿地分类规划、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规划实施措施。

土地规划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出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概念:是以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学为主,并与其它学科,如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1.系统结构的定义: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2.系统结构的特点:稳定性、层次性、开放性、相对性3.绿地系统结构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结构性、目标性4.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原则:1)结合城市其他规划,综合考虑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4)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和近期安排相结合5.绿地布局的总目标: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6.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8种基本模式: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指状2)组合方式:点网状、环网状、环楔状、放射环状、放射网状3)各模式特点:(1)点状:这种以点状或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模式多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旧城改建,利用宝贵空间进行绿化。

这种模式有利于市民就近利用,并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占地规模不大以及分散的分布状况,相互间缺乏有机联系,使其难以发挥调节城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成城市艺术面貌的综合功能。

(2)环状:指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的不同,利用城市周边的农田、山林、林地以及一些生态敏感保护区在城市外围形成1条或多条环状绿带。

(3)楔状:指利用郊外林地、农田、河流等自然因素形成绿色空间,有宽渐窄地嵌入到城市,将城市环境与郊区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