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术语;
2. 使学生了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燃气输配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团队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燃气输配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
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包括燃气输气管、配气管、调压站、用气设备等。

2. 燃气输配工作原理: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压力、流速、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阐述输配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讲解燃气输配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流量、压力损失、温度变化等。

4. 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燃气输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5. 教学大纲安排:
- 第一节: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 第二节: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 第三节: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 第四节: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关联:
- 第一章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
- 第二章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
- 第三章 燃气输配系统设计计算
- 第四章 燃气输配技术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 1课时: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 1课时: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 2课时: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 1课时: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

-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燃气输配系统的图片、动画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通过提问、解答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讨论法:针对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燃气输配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燃气输配相关实验,如压力损失实验、流量测量实验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燃气输配参数的计算方法,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 教师在实验前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 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5. 小组合作法:在参数计算、案例分析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教师设置明确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进行。

6. 研究性学习法: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小论文或报告,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

四、教学评估
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以下合理的教学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 平时表现评估: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活跃程度,占比10%。

-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协作态度和团队精神,占比10%。

- 实验表现: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占比10%。

2. 作业评估:
- 定期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理论计算、案例分析等,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占比20%。

- 作业批改时,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的正确性,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 考试评估:
- 期中考试:以选择题、计算题和简答题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占比30%。

-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占比30%。

4. 案例分析与报告:
- 鼓励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评估他们在分析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占比10%。

- 撰写课程报告,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包括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和论述能力,占比10%。

5. 评估注意事项:
- 评估过程中,确保评估标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既注重过程评价,也关注结果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 定期向学生反馈评估结果,指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安排
为确保教学任务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以下教学安排:
1. 教学进度:
- 第一节至第四节:燃气输配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时间为2周。

- 第五节至第八节: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教学时间为3周。

- 第九节至第十二节: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时间为2周。

- 总计7周,每周4课时,共计28课时。

2. 教学时间:
- 课堂教学:安排在学生作息时间内的正常上课时间,避免与学生的其他课程或活动冲突。

- 实验教学:根据实验室开放时间,选择学生较为空闲的时间段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实验。

3. 教学地点:
- 课堂教学: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便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展示案例。

- 实验教学:在学校燃气输配实验室进行,确保实验设备齐全、安全。

4. 教学安排考虑因素:
-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安排辅导时间和答疑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 在教学进度上,保持紧凑合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知识,同时避免课程进度过快导致的学生压力过大。

- 在实验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合理安排实验课时,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 定期检查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确保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