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是学生通往成人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和教育过程与
学生群体及个体的成长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章就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及教育主要涉及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特点及中学教育应重视的特点、如何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等进行综述。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2、外部动力:外部动力指的是人与社会环境及其习俗、社会价值观
念以及时代变迁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形成了学生心理发展
的动力。

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
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式等。

二、中学生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期: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期,他们往往比小学生更加关
注自我,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思想、身体状况等有了更强烈的认识,并可
以独立判断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

2、重视他人观点:中学生开始重视。

初中生个性特点

初中生个性特点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

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

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

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

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

第三章 自我意识

第三章  自我意识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在学校中鼓励提升自尊的建议 : 1.重视和接受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和成功。 2.创造一个让学生身心安全的环境。 3.了解自己对学生的偏见(每个人都有偏见)。 4.保证你的教学和把学生分组的程序都是必须的,而不仅仅是方便处理问题学生和避免与他们 接触的方法。 5.订立清楚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成就。 6.帮助学生形成合适的自我批评、自我奖励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7.避免具破坏性的比较和竞争;鼓励学生与比自己成就更高的人竞争。 8.即使你不希望学生的某种行为和结果发生,也要接受他们。 9.记住: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自于社会性发展的成功和重要人物的重视。 10.鼓励学生对他们处理的事件承担责任;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机会选择如何去做。 11.在学校建立支持小组和“学习伙伴”,教育学生如何互相鼓励。 12.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集体讨论达到目标需要哪些资源。
3
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Page 5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 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它又包括 自我感觉 自我概念 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Page 6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 方面的表现 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 的具体内容。
Page 7
LOGO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
(三)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 活动和态度的监控 包括 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等
Page 8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发表时间:2006-12-30 10:25:29访问次数:2283你能认识自己吗?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不成问题。

谁又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呢?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完全了解自己并不容易,当然个体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及健康程度等,倒是有工具可以测量或自己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有些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因而我们有机会知道自己这方面的情况。

而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却不那么容易了。

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都有一种看法或评价。

这种看法或评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同的。

有消息报道:在日本这样高度文明富裕的国家里,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也对自我失去了正确的估价。

于是他们为了能够真正地把握自己,让爱人和朋友了解自己,就不惜花上一笔钱雇人去调查自己,然后让侦探或别人告诉自己调查的结果,再把调查结果送给爱人或朋友,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我”。

可见,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个体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中小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的,不断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

一个人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1。

“自我”是相对于“非我”来说的。

英语中的I和Me能很好地区分这一含义,用作主语的是行为的主体,如我想干什么,我做什么,我要什么等;用作宾语的我是行为的客体,如别人对我怎么样,给我什么,要我做什么等。

作为客体,别人可以对我做出各种对或错、好或坏、善意或恶意的评价。

但作为主体的我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分析、评价别人对我的评价,或在行动中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并对环境施加相应影响。

所以我既是行为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一: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基本成熟学生开始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品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如认识评价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与他人比高低等,青少年在评价自我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心理状态。

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称赞,而从不被轻视或攻击,这时如果再没有成人的指点,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虚荣,经不起一点失败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失败总缠绕着他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另一种倾向,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不断寻找种种客观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

2、产生“成人感”青少年身体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企图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老师家长平等对待,尤其要求老师父母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自信心,要求有一种“独立人格”。

我们要充分利用少年“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性,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人生与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3、思维能力明显发展青少年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

但是,青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尚未定型。

4、情感丰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逐渐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的情感活动向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向往美好理想的成熟型情感。

但青少年情感常表现为情绪兴奋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

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

男生比女生明显。

5、性意识开始萌芽少男少女开始产生怀春心理,注意和喜欢接近异性,有较强的性意识和性冲动。

(三)心理活动的矛盾性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少年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

浅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摘要:随着初中生在生理和智力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思维能力、反抗心理等诸多方面。

文章分析了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教育对策严格地说,初中生的个性心理还远未发展成熟,初中阶段的孩子身上显露出的性格苗头,可能只是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表现,我们必须结合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问题,用发展的眼光面对种种个性现象。

总体来说,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呈现出暂时的不平衡和偏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一)自我意识的高涨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这一阶段初中生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起来,他们开始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品质,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认识和评价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与他人比高低等,青少年在评价自我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称赞,而从不被轻视或攻击,这时如果再没有成人的指点,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虚荣和经不起一点失败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失败总缠绕着他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另一种倾向,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不断寻找种种客观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

(二)独立意识增强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不喜欢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干涉,要求独立自由的倾向非常明显,原来叽叽喳喳开始变得沉默了,其实不是不想说是怕说了之后不是反对就是干涉(例穿衣打扮、说话行事)。

(三)思维能力明显发展青少年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

但是,青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能力还存在不确定性。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调整措施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调整措施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调整措施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调整措施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

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

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

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

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指在青春期阶段,中学生身体和心理上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和特点。

这一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1. 身体发展特征:中学生身体发育迅速,男生和女生都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

男生在青春期开始,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肌肉发育较为显著,声音变低沉,出现面部和体毛的增长。

女生在青春期开始,身高和体重也会迅速增长,乳房发育,月经初潮出现,骨骼和肌肉发育相对较少。

2. 心理发展特征:中学生在心理上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角色和价值观。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非常关注,容易受到同伴评价的影响。

此外,中学生还常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易冲动、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

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职业选择也开始有了初步的思考。

3. 认知发展特征:在认知发展方面,中学生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开始具备推理和逻辑能力。

他们对抽象概念和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此外,中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也在不断发展。

4. 社会发展特征:中学生开始与更广泛的社会接触,他们的社交圈子扩大,开始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学会合作和竞争。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于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需求增加,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公正。

总结起来,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包括身体发育迅速、心理变化明显、认知能力提高和社会发展扩展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中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作者:贾晓波来源:《体育教学》2007年第02期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特点1.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但精确性不高中学生自我评价全面性和深刻性的提高表现在对自己了解得更加全面,判断更加准确。

大多数学生在评价自己时不仅能够做到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相结合,而且能从优点与不足两方面来评价自己,尤其是对自己性格特征的了解表现出明显的深入与细致的特点,比如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处事方式、交往方式、道德水准、进取意识、兴趣爱好、情绪状态、智力、外貌等方面都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但是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尚未达到完善的程度,不少人的自我评价的精确性水平并不是很高。

主要表现为选择中间项目(不确定)的人数比例过多。

2.自我设计的自觉性与合理性有所提高,但同时仍有局限中学生自我设计的自觉性表现在做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上,调查表明,中学生做事总是有明确目标的人数比例为42.51%,做事总是想好怎么干再开始干的比例是51.66%。

但与此同时也还有19.35%的学生因缺乏计划而使许多想法落空;有16.03%的学生的计划只有长期目标而缺乏具体目标。

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学生自我设计水平的局限性。

3.自信心水平普遍较高,但也还有一些人自信不足调查表明,有58.96%的学生认为只要坚持始终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有81.46%的学生相信只要有机会学习就能学会现在还不会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还有19.75%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有17.14%的学生经常为自己缺乏自信而苦恼。

4.有自我控制的愿望但自制力水平不是很高调查表明,认为自己为了实现重要目标可以控制自己某些欲望的人数比例为46.43%,有38.94%的学生表示在落实计划时如果遇到困难总能设法克服,决不轻易放弃;但是同时还有33.07%的学生常因各种干扰而被迫放弃计划;有28.64%的学生做事总是从兴趣出发,忽冷忽热;有12.41%的学生很少能把决定要做的事坚持到底。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建议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建议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建议【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涨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主要是:进入了自‎我分化阶段;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自尊心‎发展突出;自我评价水平逐渐提高,趋于成熟‎。

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的教育对策‎是:家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子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了解中学生,引导他们正确成长;家长和‎教师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自我分化‎自我评价发展心理学将中学生所处的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年龄阶段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期。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而心理成熟主要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使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不同于童年期的心理特点‎,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核心内容。

一、‎相关概念1.自我自我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的认识。

自我是行为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作为客体,别人对我做‎出各种评价;作为主体能够分析别人的评价,‎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并对环境施加‎影响。

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人对自已以及自已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

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起着制约的作用。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中学生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身体迅速成熟,而心理还未成‎熟。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1.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身体容貌特征,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到了青春期,开始割断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联结,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

由于心理上急于趋于独立,同时心理还不成熟,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认识水平完全自主,中学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

这种矛盾体现在,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他们都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依然期待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另外,由于与父母的价值倾向、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总觉得父母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因此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在同龄人中寻找朋友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根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父母和教师既不应过分保护,也不能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

如果父母没有看到孩子具有自主决定的能力,对他们的行动过多地限制,就会增强孩子的反抗情绪,使孩子产生压抑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忽视它们依赖性的一面,过早地希望孩子独立,给予他们过多的复杂的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不安情绪和孤独感。

2.自我意识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也逐步向逻辑性和可实现性发展。

虽然中学生对于社会的人是还很肤浅,但是已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也已开始初步定位。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我认识的主观性还相当强,可能是相当抽象的、纯理论的。

他们能够长时间独思,对未来进行考虑和设想,经常会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并且经常阅读书刊,不仅仅是追求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自我,将作品中的人物的外貌、行为、感情与自己进行对照。

3.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外部的行为以及和具体行为相联系的某些现象品质、自己的体验,并试图对自己作出初步的评价。

他们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以别人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

初中生个性特点

初中生个性特点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

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

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

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

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认知风格的特征及教育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认知风格的特征及教育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认知风格的特征及教育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与认知风格:教育的引导与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生的教育环境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塑造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形成自我认知、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认知风格的特征,以及教育如何在这些方面发挥其引导作用。

首先,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处于青少年期,这个阶段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时期。

他们开始追求独立,对权威的依赖逐渐减少,但同时又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困扰,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情绪波动大,既可能充满热情和理想,也可能因挫折而沮丧。

此外,他们开始关注社会规则,形成初步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但这种理解往往基于直觉和经验,而非理性的分析。

其次,中学生认知风格的特征也值得关注。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过渡。

他们开始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解决问题,但思维仍具直观性和具体性。

同时,他们的认知方式多变,既有冲动型(偏好即时反应),也有反思型(善于深思熟虑)。

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但缺乏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教育在引导和塑造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认知风格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教育者应尊重和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表达自我。

同时,教师需要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绪波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

在道德教育上,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行为的后果,并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其次,教育者应针对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具体运算思维的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对于形式运算思维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机会。

同时,鼓励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既涉及到他们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包括他们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和培养他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身体方面的特点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身体正在逐渐发育成熟,体力和耐力逐渐增强。

然而,中学生的身体发展也存在一些特点。

首先,中学生的身体成长速度较快,他们不断增高、增重,体型逐渐接近成人。

这种身体发展的特点使得中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体育锻炼和学习任务。

其次,中学生的身体机能逐渐完善,他们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逐渐成熟。

他们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增强,这也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中学生的身体增长和发育不仅仅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内部的生殖系统也在发展和成熟。

这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性教育方面的需求。

二、心理方面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青春期的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们的心理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情绪化现象较为常见。

他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兴奋或者沮丧,这是由于内分泌的影响,以及对于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探索。

其次,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和判断。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开始对他人进行评价,形成个性的塑造和世界观的建立。

此外,中学生也容易出现归属感问题。

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也希望融入群体。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学生的行为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三、社会方面的特点中学生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他们还身处于社会环境中。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与社会的各种角色和身份进行接触和交流。

首先,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开始建立和维系友谊关系。

中学生更愿意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困难。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四)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
1.思维品质高度发展 (1)思维的深刻性增强 (2)思维的独创性日益发展 (3)思维的批判性增强 (4)思维的调控能力增强 2.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3.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情绪体验的冲动型 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情绪表达的文饰性 情绪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自尊感强烈、过敏而易波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在其名著《儿童期与社会》(1905)这部书里,提出了
人生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 ◆3.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岁) ◆4.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18~25岁) ◆7.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岁) ◆8.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认识的发展 (1)自我认识逐步深化 (2)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2.自我体验的发展 (1)出现成人感 (2)自尊感增强 (3)表选出自卑感 3.自我监控的发展
泰坦尼克号
船上14人只有5人可以获救。 请小组内成员认真思考之后做出选择。 每个人在组内分享自己的选择,聆听他人的选择。 决定是否修改或调整自己的选择。 讨论:自己从活动中获得的启发有哪些?
第一讲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中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性机能发育成熟 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点
自我意识逐渐强烈,出现反抗心理,喜欢用批判的眼光 看待其他事物。
情绪很不稳定
对异性的关注
三、中学生认知发展志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标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认知发展1.1 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1.2 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转变,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

1.3 中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有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

二、情感发展2.1 中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多样,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影响。

2.2 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自己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

2.3 中小学生对外界情感的接受和表达能力逐渐提高,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引导。

三、社交发展3.1 中小学生开始关注同伴关系,渴望被接纳和认可。

3.2 学生的社交技能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3.3 中小学生在社交中可能存在攻击性和孤立感,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和匡助。

四、道德发展4.1 中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能够区分是非。

4.2 学生的道德认知逐渐提高,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和规范。

4.3 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需要教育者进行个性化引导和教育。

五、自我认知发展5.1 中小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2 学生的自我认知逐渐深化,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5.3 中小学生在自我认知中可能存在自卑和自负情绪,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指导。

结语: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匡助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中学教育学》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的指导

《中学教育学》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的指导

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心理活动自觉表现之一。

由于身体发育成熟,特别是性成熟、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发展,由此引起了独立性倾向加强,他们似乎突然发现了自己,对自己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兴趣,经常关心自己的相貌、身材、智力、品德、性格、人际关系、个人前途等。

他们已能自觉地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随年龄增长也能从政治、思想和人格上来分析自己,认为自己“不用功”、“管不住自己”、“长得太矮”、“胆子太小”等。

他们希望具有一个独立的、不为成人所了解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独立性有闭锁性,很快地发展,试图抵制、反抗,与成人表示对立,包括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不合理,对自己不了解,有偏见等等。

初中生时期“成人感”就已经发展,希望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他们要求成人理解、信任,而不是过多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高中生时期是个体发展上的成熟期,标志着个体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由上述可知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逐渐确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愿望越益迫切。

对他们不宜烦琐的说教,也不宜过多的“督促”、“帮助”,而要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启发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身体容貌特征,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到了青春期,开始割断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联结,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

由于心理上急于趋于独立,同时心理还不成熟,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认识水平完全自主,中学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

这种矛盾体现在,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他们都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依然期待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另外,由于与父母的价值倾向、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总觉得父母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因此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在同龄人中寻找朋友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根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父母和教师既不应过分保护,也不能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

如果父母没有看到孩子具有自主决定的能力,对他们的行动过多地限制,就会增强孩子的反抗情绪,使孩子产生压抑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忽视它们依赖性的一面,过早地希望孩子独立,给予他们过多的复杂的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不安情绪和孤独感。

2.自我意识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也逐步向逻辑性和可实现性发展。

虽然中学生对于社会的人是还很肤浅,但是已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也已开始初步定位。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我认
识的主观性还相当强,可能是相当抽象的、纯理论的。

他们能够长时间独思,对未来进行考虑和设想,经常会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并且经常阅读书刊,不仅仅是追求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自我,将作品中的人物的外貌、行为、感情与自己进行对照。

3.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外部的行为以及和具体行为相联系的某些现象品质、自己的体验,并试图对自己作出初步的评价。

他们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以别人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

到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概括性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并逐渐能从中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稳定的品质和次要的或偶然的品质。

4.自我开始分化。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开始分化成“主我”、“客观”或“理想我”和“现实我”。

初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内心品质产生兴趣,开始要求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关心自己的形象,想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在“主我”与“客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自责,对自己不满意。

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开始不断地用“理想我”去控制“现实我”,果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思考问题更具理论性。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到高中阶段基本上可以掌握辩证思维。

3.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

4.初中生逻辑思维三种形式的发展成迅速上升趋势。

概念和演绎推理到初三已发展到占优势水平;归纳推理到初三发展到基本成熟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