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培养分析历史和理解历史事件带来的历史影响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组织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开国大典一幕布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一幕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整册教材的开篇之课,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
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影像辅助法。
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分析法。
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讲述法。
5.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五星红旗的图片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观看、回答问题:
你知道我国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
看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说说歌词给你的感觉?
从学生熟悉的国旗和国歌入手,激发学生对本课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
利用他们熟悉的知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讲授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看课本第二页的课文,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展示国旗、国歌和国徽,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讲解一下国旗、国徽的含义。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介绍祖国的国旗、国徽
的设计意图,一方面理解了本课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国家性质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知识做好铺垫。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生朗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并说说:看完碑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通过朗读碑文,感知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
回答:“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和由此上述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二、开国大典
身临其境:图片结合视频重现开国大典盛况
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当时人们的心情,并分角色表演:当时不同阶层的人(工人、士兵、农民、少年儿童等)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发言。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利用视频资料再现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进而理解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意义。
三、解放西藏
多媒体展示建国初期的地图
看地图,说说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解放?
直观的感受新中国建立初期祖国大陆的解放情况。
关于过程:注意提醒学生“和平”解放西藏。
探究历史: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强调我国的民族政策,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展示西藏解放的照片
小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回顾,做练习题
通过多媒体对这册书的知识进行线索梳理,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确本册书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时间界定。
通过回答问题,回忆上学期所学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但都不太难。
所以在讲述新课时,可以多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图片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过程较感兴趣,但课本上介绍的不够全面,因此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更多的介绍和细节展示,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本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