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历史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古今中外都有,虽然这些历史知识在语文教材都不是系统而是零碎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历史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文"与“史”怎样有机地结合,怎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则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文史结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语文和历史两门学科基本上没有往来,“文史分家”,无论在涉及到对对方学科相关内容有疑虑时,还是在教学、教法上,都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甚至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一概剔除,否认历史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许多社会学科教师亦是如此,从而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
事实上,如果中学语文与历史教学不能很好地整合,肯定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感性理解。
1、从语文和历史的关系来看,文史本一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不分家。
文中有史,史中有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毛泽东也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自古文史相通,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史结合是由两者本身的关系决定的.
2、从语文教材来看,文史交融更有意义
《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并阐述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改版后的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很多,其中与历史的关系最密切,有的课文就是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出师表》、《曹刿论战》、《陈涉世家》等,有的课文涉及到有关历史知识,如《最后一课》、《紫藤萝瀑布》等。
此外教材中还增加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名著导读,其中包含的历史内容更是比比皆是。
如“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话
说千古风流人物"等。
只要对理解语文有帮助的,都可拿来,作为“史”的内容,与“文”结合,互相借鉴、互相对照,定能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
3、从课堂氛围来看,文史结合能够激活课堂
语文本身是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用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讲解吸引学生,即使有了多媒体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中也应注意文史结合。
试想,一堂课中充斥的只是一个个平实的知识点,对课文内容的肢解、干瘪枯燥的语言、空洞的思想教育,令听者索然寡味,其能力培养从何谈起?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历史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名人伟人功绩,历史上的悬疑等知识,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的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学习《孙权劝学》时,我曾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涉及人和事,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吗?"一投石击起千层浪,顿时,教室里的氛围一改往日的沉闷,一下子群情高昂,举手的同学此起彼伏,甚至有些男生恨不主动站起来发表意见,就在这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中,同学们自主完成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中结合历史知识,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文史结合,就会生趣盎然。
4、从中考形势和要求看,文史结合符合新时代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取向
文史本是同根同源,文史紧密结合的试题在中考施工试卷中时有出现。
例1:北京海淀区的一道题: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况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
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
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1)?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2)?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鲁定公——曹刿;齐威王-—邹忌;唐太宗——魏征。
例2:从《出师表》可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请再列举中国古代的一位贤臣,并说说他成为“贤臣”的具体原因.这两道题都涉及到历史知识,并要学生熟悉重要人物的典故,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在文科综合大势所趋的今天,如果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就能写出闪烁着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的答案.
在当代,世界上的学术发展也主要呈现综合性整体化的特点。
当代学术整体
化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兴起;②“纬线学科”迅速发展;③总体比综合性学科的发展。
如:日本高中开设“数量”课,即包括综合数学、计算机教学、综合物理、综合化学、综合生物、综合地学等……美国普通教育则设置了跨学科的“科学教学方案",其特点就是多科性。
所以,为了适应中考的要求,为了与世界更好的接轨,也为了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文史结合教学总归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文史结合的方法
1、通过介绍历史背景、历史典故、名言来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如果能够恰当地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材料导入课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我在教《陈涉世家》时,先简介背景: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
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秦二世继位后,赋敛更重,致使天下困乏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然后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又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我在幻灯片上打出杜甫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然后问学生:“这四句诗是写谁的?你能说出跟他有关的几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吗?"虽然学生对于四句诗不大熟悉,但根据关键词还是能够推测出诸葛亮来,接着大家就争先恐后回答与他有关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样,我们很快就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引用借鉴历史知识,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同时对历史知识也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
2、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渗透一些历史资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可利用相关历史资料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主旨、人物个性、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理解。
在学习《最后一课》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时,我这样问学生:“往常顽皮、幼稚的小弗郎士为什么会在最后一节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讨论的过程,有的学生说,小弗郎士本质不坏,还能管住自己;有的说,他有一个好老
师;也有的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具有纪念意义等等.当听到第三种回答时,我追问:为什么小弗郎士不能像我们一样学母语呢?于是接着学生的答案适时地介绍普法战争的历史,然后总结,其实更重要的是亡国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促成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是最难理解的,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可能根本无法理解。
如:教《风筝》这篇课文时,要想理解“‘我’为什么把放风筝看成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为什么弟弟对‘我’的粗暴行径毫无反抗?”两个问题,教师就必须结合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介绍当时人们流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长幼尊卑的封建传统观念。
同样教《故乡》、《孔乙已》无不需要介入相关的历史知识,可以讲,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
在这里尤其强调诗词教学中对历史背景、个人经历的渗透.如果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历史知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我花了10分钟左右介绍安史之乱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然后示范读诗歌,在我的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学生的心灵与诗歌主旨得到了碰撞。
安史之乱时的国都衰败,亲人离散,叹息衰老的内容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坎上,于是当学生感情朗读时,作为老师的我根本无需指导朗读的节奏、重音,比任何一次都读得好.这样有机地结合,既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也丰富了历史知识,学生和我都会终生难忘.运用历史资料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易于调动学生情绪,能迅速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悲壮凄凉或欣喜愉悦或衰伤幽怨的气氛之中,这比我们照本宣科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可见,历史资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
3、将语文活动适当地延伸到历史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如果说前两点说的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做到文史结合,那么这里谈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学会做到文史结合。
因为老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如:在进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布置学生课外做“排行榜”.第一步:让他们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英雄人物”,并简要介绍一下
理由。
然后让学生统计出他们心中十个共同的英雄。
第二步:我问学生,你对这十个英雄中的哪个人物还不够了解,请你在课外搜集资料来加深了解,然后写一个小传记。
倘是诗人,就针对他的某一首诗结合个人生活经历来赏析;倘是历史人物,就结合他的贡献写写主要事迹。
第三步:我选择一个英雄人物在课堂上作比较深入的介绍。
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了学生阅历,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审美情趣。
这样的活动多了,至少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启迪他们在课余更广泛阅读、研究,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注意对学生文科基本功的培养,也是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4、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作,积累历史素材,增强人文精神。
从写作的角度看,史实、名人、名言是写作素材的来源,但是很多学生因缺乏历史素材而难以写出理想的作文;写作的关键是选材,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综观历年中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作,如《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促进作文品位的提升.
这里所说文史结合,不是无原则、无限制的引用历史知识,当引用或穿插历史知识时,我们需要考虑引用能不能达到某项教学目的,有没有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语文角度来审视、分析历史知识,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
跨学科也应该从语文出发最后回到语文,既要跨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
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背离。
毕竟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任务的完成。
这几年语文的跨学科学习有点走远了,以至于许多地方的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变成了历史课、政治课甚至“四不像”,严重弱化了语文的特性,让一些教师对语文学科渗透产生了怀疑。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时,在时间、分量上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具体选哪些材料,必须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来决定。
教育改革已经向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文史兼通,从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是最大趋势,让我们为此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