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九上议论文专题练习并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经典
梁衡
①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
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②A.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
但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
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
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一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
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③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工程的等等,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B.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手轻轻一拍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说到“柳”,想起至今生长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
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带着湘军去平定叛乱,收复新疆。
他一路边行军边栽柳,现在这些合抱之木成了历史的见证,成了活的经典,凡游人没有不去凭吊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经典,1939年陕北公学的一批学生毕业要上前线,毛泽东去讲话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样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
今天我也送你们三件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经典就这样产生了。
就是《兰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
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
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
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
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④经典所以为经典,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经得起重复。
⑤C.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⑥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
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
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造就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
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才算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
马克思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经典。
它是创新,不是先前理论的重复。
唐诗、宋词、元曲,书法上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
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
我们回望历史,就会看到这些高峰,它们是一个永远的参照点。
⑦D.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
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
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翁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
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
哲学家讲,人的一生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
比如我们现在写古诗词,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的神韵,岂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贺敬之也无法克隆。
时势异也,条件不再。
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
⑧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⑨经典之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
“绣出驾身觉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经典不只是一双锦绣驾鸯,还是一根闪闪的金针。
几经典都超由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观点、立场、方法、思想、哲理的内涵,
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理性之树常绿,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
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
⑩总之,经典之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
同样,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个理论,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
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有删改)
1.从文中找出关于“经典”的观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6分)
(1)
(2)
(3)
2.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填写下表,分析论证方法的论证效果。
(6分)
(1)
(2)
(3)
(4)
3.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转折句式在说理分析时的表达效果。
(3分)
4.从下面的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相关内容,仿照示例为第九段画线句补一个论据。
(5分)
备选名著:《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老人与海》是永恒的经典,圣地亚哥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
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⑥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⑦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⑨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有删减)
1.阅读文章,理清思路,完成思维导图。
(5分)
2.文章引用了一些诗歌来佐证对意境的认识。
请你赏读《秋夜独坐》,为文章增加一个论据。
(5分)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3.关于山水画,文文和小语在某社交平台上进行了讨论。
请结合本文,推测文文的语音内容。
(3分)
4.艺术是相通的。
请精读画线句,谈谈这些山水画的创作心得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心得(3分)
5.此刻,相信你对写作已经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请将《秋夜独坐》的前两联改写成150字左右的散文(6分)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这诚然是不错的。
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②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③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
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
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
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④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唆。
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唆”。
《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唆到了极点。
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⑤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
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
⑥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
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
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⑦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5分)
2.文中第三段举了《水浒传》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所用繁笔之例后,为何第四段还要举鲁迅写《社戏》的例子?(4分)
3.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可以作为文章哪两个段落的旁批?请阐述理由。
(4分)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B.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太,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4.古诗中也有繁笔的运用。
运用本文的知识,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赏析繁笔运用之妙。
(3分)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民歌《木兰诗》)
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我选()句。
赏析:
5.从下面备选作品中找一处运用简笔或繁笔的例子,简要赏析。
(4分)
备选《骆驼祥子》《简·爱》
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梁衡
①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
人的生命,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
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
②这是电视上播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人问西部地区的一个放羊娃,你为啥要放羊?放羊娃说,挣钱。
挣钱干什么?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生娃。
生娃干什么?放羊。
大家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是什么?就是为了活命,完成人口的简单再生产。
这只是实现了人的生命价值的一半。
③作为人,还有另一半更重要的,就是他有精神世界。
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理想追求等。
马克思给人下了定义:人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不是物质交往,而是精神交往。
谈话、书信、亲情、爱情、政治、学术、艺术等,都是精神活动。
小孩子只知道好吃的东西最重要,而人一进入成年就会发现,精神满足更重要,精神世界更广阔。
所以才有为爱情而歌唱,为自由而斗争,为理想而献身。
爱情、自由、理想、知识、艺术等等,靠什么来交流、传承?主要载体就是书籍。
④那么,人怎样实现自己这生命的另一半价值,构建精神世界呢?有六个层次、三大支柱。
也就是人们阅读有六种基本追求,追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美感,其中知识、思想和审美,是三大支柱。
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
真正要有感、有悟、有创造,改变人生,成就事业,有个性,自立于人海,流芳于青史,要靠对后三个层次的攻读。
⑤一是刺激需求。
正常人的精神生活中总有企图改变平静、追求奇特、寻找刺激的一面。
这种需求,与其说是精神追求,不如说是心理、生理追求,因为理性的成分还不多。
在刺激需求下,会有非法的出版物市场,如黄色、低档出版物。
这也说明人有自然的一面。
⑥二是休闲娱乐需求。
按这种需求,就产生了一类轻松的作品,如花卉、鱼虫、时装、幽默、故事等。
休闲娱乐需求在读者中的覆盖面最大,不但有闲阶层靠消遣读物打发时日,就是专业人员,也常常会翻翻书报以作休息。
⑦三是信息需求。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每个人在生活中也离不开信息,一条信息使一个决策成功,救活一个企业,或者使一个人致富的事,已屡见不鲜。
以至于信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人们对信息的这种需求是书、报、刊等传媒的基础,特别是报纸存在的基础。
⑧以上这三个需求,虽属精神的,但仍不脱物质的羁绊,多为实用的需求。
其载体也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主。
真正精神层面的是后面的三大支柱,其载体以书籍为主。
⑨四是知识需求。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粮食、蔬菜、肉类使人从孩子长成体魄健壮的成人,而知识使人聪明有本事。
如果无知识,只能算
半个人。
所以人的一生专门安排一个学生时期,较集中地专门接受知识;以后直到老死以前,还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这主要靠出版的书、报、刊,特别是书籍。
⑩五是审美需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懂得对美的追求。
这种本能的、不断发展提高的审美需求呼唤出版物一方面作为载体来提供审美对象,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另一方面又作为工具来帮助指导人们提高审美能力。
⑪六是思想需求。
人的精神需求的最高层次是理性的思考。
刺激是心理本能的满足,娱乐是心理休息,信息是人捕捉到的事物的信号,知识已进入认识的总结。
只有思想才能进入理性,进入规律和方法的把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需求,促使人们去读理论学术书刊,去通过具体出版·ッ豕、素材思考问题。
⑫我劝爱读书的朋友们,爱读书当然很好,但还要讲究读书的目的和层次。
我们可以把读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型,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
前三个层次属消费型,后三个层次属积累型。
就像一个国家除实用企业外,还得有能源、交通等基础项目建设。
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功夫,才能改变人生,创造辉煌。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追回另一半的生命,就是说读书可以延缓生命的衰老。
B.阅读中的休闲需求是低层次需求,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应该远离这类阅读。
C.人的一生要安排一个学生时期专门接受知识,以满足日后工作生活的需要。
D.阅读文学作品,既能为人们提供审美对象,又能帮助人们提高审美能力。
2.以下针对④-⑪段内容所设计的思维导图,哪一个更接近选文的思路?请说明理由。
(3分)
3.借助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作者的论证过程,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
(4分)
4.下列书刊分别符合哪一种(或哪几种)阅读需求?请加以判断,并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6分)
5.文章的①一⑪段已经全面地论证了观点,第⑫段是否多余?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4分)
《说经典》
1.【自主评分】(1)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2)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
(3)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共6分,每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点为:对文章观点的把握提取能力。
解答本题可结合思维导图的提示,找寻提示文章观点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一般都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其特点是能鲜明地表明作者立场。
2.【自主评分】
(1)示例: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造就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
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才算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
(2)示例:作者把普通教师和科学家进行对比,教师只教书不从事科研难以造就科学经典,科学家能成就科学经典,由此有力证明了“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这一观点。
(3)示例: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4)示例:作者把经典比作铜镜,铜镜能愈磨愈亮,经典能使人承认它,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从而证明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得起重复。
[共6分。
(1)(3)每处1分,举例不唯一;(2)(4)每处2分,写出如何论证1分,点明所论证的观点1分]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点为:区分论证方法,把握论证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根据特点从文中找到例子。
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原文例子并不唯一,正确找出难度不大。
分析论证材料的论证效果,其实就是分析论证材料是如何支撑所论证的观点的,因此可以分两步走:一、分析作者是怎么使用论证材料的,比如:作者把普通教师和科学家进行对比,教师只教书不从事科研难以造就科学经典,科学家能成就科学经典;二、点明作者运用论证材料所论证的观点,比如:作者把普通教师和科学家进行对比,有力证明“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这一观点。
如何找准论证材料所要论证的观点呢?可以联系上下文,议论文一般都是观点与材料相匹配存在的:有了观点,作者必然会用材料去支撑;有了材料,作者必然会得出相应的观点。
3.【自主评分】
示例1:选A。
这段话先讲一般的话多说几遍就觉得烦,转折连词“但”后面则说经典的话、经典的书却能让人们一遍遍、一代代地去说、去读,作者运用转折句式让“一般”与“经典”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经典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的。
示例2:选B。
这段话先写许多人梦想成就经典,转折连词“但”后面则说这种日思夜盼的经典之梦很难实现,转折句式突出强调经典并非日思夜想就能实现。
示例3:选C。
这句话先说经典不怕后人重复,再用“但”这个转折连词引出“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这一观点,起到了突出强调经典具有空前绝后的特点。
示例4:选D。
这句话先说经典是绝后的,人们可以重复它、超越它,再用转折连词“但”告诉读者人们不能复制经典,从而突出强调经典具有空前绝后的特点。
(结合句子意思,把转折句式“突出强调”的说理效果分析出来,得3分。
没有做到这点,酌情扣分)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点为:赏析转折句式,品读议论文语言的说理特点。
解答本题应从转折性句式的特点出发:转折句式前面的分句说出一个意思,后面的分句则说出与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从而突出强调转折连词后的内容。
“突出强调”是转折句式最重要的表达效果,答题时能抓住这一要点,结合句子内容展开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