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大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二)
命题人:杜畅
班级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 31 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 分)
d ào qiàn wēi xi? k? sou dǎo m ?i h?’ǎi juàn
li àn
() () () () ()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蜷缩 (ju ǎn qu án)旋涡(xuàn xuán)憎恶(zēng z ang) ...
ju àn)
瞥见( pi ěpiē)摩挲(suōshā)佣人(yòng yōng) ...
áo)
3.选择准确的字,填到横线上。
(5分)镌刻(ju ān .
嗥叫 (h áo .
①燥、躁:焦 ______急______枯____________热浮______
②详、祥:安 ______ ______和吉____________细慈______
4.成语填空。
( 6 分)
世外()()()连忘()()至()来
()()一息()()不绝()耳欲()
5.古诗填空。
( 6 分)
①随风潜入夜, _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是 ____代诗人 __________所写,这首诗
体现了作者对于春天这场及时雨的赞美之情。
试着再写出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②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 ,天气晚来秋。
________________ ,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是描
写____季景色的。
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张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作家书意万重。
”又让我们想到《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_____ 。
6.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 4 分)
①“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精神
写照。
()
②《天净沙·秋思》的作者被誉为“秋之鼻祖”。
()
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周晔,文中刻画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
④《大瀑布的葬礼》一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
()
二、阅读。
( 39 分)
只要弯一弯腰(17 分)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遵照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
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
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_______________(事后懊悔,已来不及了)。
天!昨晚怎么就没能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 ________________(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
所醒悟)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之后,才会发
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
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____________ (看见了同没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
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 _________________(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是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门徒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
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18 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
是茫茫的荒野。
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 18 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
“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
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
劳。
”
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
1.根据括号里的解释将词语写在文中横线上。
(4 分)
2.在文中的方框内加入合适的标点。
(4分)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4 分)
第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贵的宝石” “瑰丽的‘宝石’ ”在文中所指的意思一样吗?是指什么?( 1 分+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你对画线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中有张弹性的床(22 分)
宽容是一张弹性的床,它能消除(摩、磨)擦与冲突,也能化解隔膜与(嫌、谦)
隙。
在包容与谅解中营造和谐,在尊重与接纳中铸就真诚。
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心中也拥有一张弹性床,那我们的世界就会阳光灿烂,美丽祥和。
有一个故事,说印度的一个国王造了一张床,床的长度是按印度国民的平均身高来
设计的,国王很喜欢那张华丽的床。
一天,国王叫一个士兵来睡那张床,结果那个士兵
的身体比床长了一节,国王很不高兴,叫人把长的那节砍掉了。
第二天,国王叫另一个
士兵来睡那张床,这个士兵的身体又比床短了一节,国王于是叫人一起拉士兵的头和脚,
要一直拉到和床一样长为止,后来(竞、竟)活生生的将那个士兵折磨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肯定认为这个印度国王很残暴。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床,如果别人符合自己心里的那张床就OK,但如果不符合则会(坚、艰)决抵制,于
是矛盾产生了,争吵甚至打架都会发生。
可见,我们每个人心里并不比那个印度国王善
良多少,有的人甚至更加残暴。
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心里那张床
没有弹性,总是用那个(缰、僵)死的长度标准来衡量别人,别人或长或短都不接受,
进而排斥、抵制、反对,又怎么能和他人建立融洽关系呢?更要命的是,有些人虽然已经四面楚歌,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总是怪罪他人,这就使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更
加紧张,生活和工作环境更趋恶劣。
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多大的能耐,要
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我们一直在讲要学会包容,不但要包容自己,更要包容他人;不但要包容朋友,更
要包容可以化敌为友的人;不但要包容他们的弱点,更要包容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
这个包容,就是心里那张弹性床。
而要打造这张床,就要以善良为原料,以豁达大度为工作。
也就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健康心态。
相传苏东坡向来不服佛印和尚。
有一天,他和佛印和尚在路上相遇了,佛印和尚对苏东坡说:“施主,老衲看你像佛。
”苏东坡想乘机羞辱佛印和尚,就说:“哦,我怎么看你像狗屎?”佛印和尚一声“阿弥陀佛” ,一笑而过。
回家后,苏东坡得意地把当天
羞辱佛印和尚的事告诉了妹妹,不想妹妹却说:“你又输了,佛印和尚说你像佛,是因
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有狗屎。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只有心存善念,处处与人为善,才能打造
出心中那张弹性床,从而与人相处得张(驰、弛)有度、亲密、和谐、融洽。
在各行各业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大凡成功都不无得益于其他人的帮助。
得道者多助,何以得道?道就诞生在心里那张弹性床上。
正因如此,当你人际关系不佳、事业屡受挫折时,不(防、妨)反(躬、弓)自问:“我心里有没有一张弹性床?”
1.用“﹨”划去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字。
(4分)
2.在第四自然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善良—()紧张—()接受—()
4.文中开头所讲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分)
5.国王的“砍”与“拉”也就是我们心里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2 分)
6 .“四面楚歌”是关于 ______________ 的故事,关于他的成语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 分)
7.本文的论点是()( 2 分)
A.我们要学会包容,不但要包容自己,更要包容他人。
B.要和别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C.每个人要心存善意。
D.要善于适应环境。
8.文中的“弹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分)
9.文中引用了苏东坡、佛印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得道者多助”的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分)
三、作文。
( 30 分)
孩子们,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
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为父母端茶倒水是一朵花,,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准确,表达真情实感。
字数不少于450 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 30 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 分)道歉威胁咳嗽倒霉和蔼眷恋
2.用“√”选择下面括号内使用正确的读音。
(4 分)
蜷缩 quán 旋涡 xuán 憎恶 zēng 3.选择准确的字,填到横线上。
① 躁躁燥燥躁②详4.成语填空。
( 5 分)
世外(桃)(源)(镌刻 ju ān 瞥见 pi ē摩挲
( 5 分)
祥祥详祥
流)连忘(返)
suō佣人 yōng
(纷)至(
嗥叫 háo
沓)
来
(奄)(奄)一息(滔)(滔)不绝(震)耳欲(聋)5.古诗填空。
( 6 分)
① 润物细无声唐杜甫只要是描写春景的诗句即可,错一字扣0.5 分。
②清风半夜鸣蝉
③ 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秋《秋思》
于二月花
6.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 4 分)×
洛阳城里见秋风
× √ √
霜叶红
二、阅读。
( 40 分)
(一) 1.后悔不迭发人深省视而不见耐人寻味 2.,;,!
3.第一个故事:巴格达商人在黑漆漆的山路上捡了几颗石子,天亮发现石子全是宝
石,他后悔捡得太少。
第二个故事:彼得因懒得弯腰捡马蹄铁,却在后来口渴时不得不弯了18 次腰。
耶稣教训了他。
(意思完整即可)
4.一样。
都运用了比喻的说法,指教育送给人的科学知识。
5.“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 ,一种是人对劳动的认识不足,“不会”可以“学会” ,
“疏于”可以改进,这种思想上认识不足的人,当认识到并改进了、学会了,他们还是会有所收获的,因为说这种人仅是“糊涂”。
而另外一种将“弯腰”当作耻辱的人,那就不是一般认识上的不足,他们不想弯腰,不想劳动,只想过寄生虫的生活,因此至终
是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是傻子。
(意思对即可)
(二) 1. 划去“磨、谦、竞、艰、缰、驰、防、弓” 2. 无论 ,, 都,, 3. 残暴融洽抵制
4. 引出文章的中心—心中有张弹性的床。
5. 抵制排斥
6. 项羽霸王别姬或
破釜沉舟
7.C 8.表面意思是张弛有度,这里指善良、豁达等品质。
9. 强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10.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