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 :
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
专 制 独
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 扩军备战



: 侵
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日本法西斯化
日本军部法西 斯势力的加强
军国主义化 的日本少年

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事性,缺乏民

主传统


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不

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及影响:对内独裁,对外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称 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 人党”。“纳粹”(NAZI) 为德语“民族的”和“社 会主义的”两词缩写词的 音译,
纳粹党旗、 军旗和党徽
2、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6.(08年全国卷一)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 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 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 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 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 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 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世界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推动了战后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⒈建立原因
(1)历史原因: 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 情绪。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对工业加
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
强计划指导 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
盲目竞争。
调整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
农业政策 环境。
积极推行
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
“以工代赈” 定社会秩序。
3.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自我调整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㈠、国家干预经济:美国 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⑴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胡佛政府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⑵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1933年入主白
2、宫目。的
⑴直接目的: 摆脱困境,实现经济振兴 ⑵根本目的: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3、措施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
(2)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德国政府软弱无能,垄断
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3)直接原因: 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招牌,煽动极端
民族主义情绪,获得人民、 军队、资产阶级的广泛支 持。
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 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 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 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 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 更是如此)。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 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 国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 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加 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 ,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 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 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 。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1932 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 家政权,1939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 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A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罗斯福
希特勒
广田弘毅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
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国 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 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它是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 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概述
1.英国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 2.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当时
侵略,使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且利用危
现 实
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


都得到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过程
特点
结果 群众 基础
德:先建立法西斯政权,再扩军备战,然 后发动对外战争 日:先有军队,并发动战争和政变扩大势 力,然后夺取政权 德:自下而上的国会道路的合法夺权
日:自上而下的军部法西斯的武力夺权
现 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危机打击严重,阶级矛 实 盾尖锐;
原 因 ②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独裁
政权。
裕 仁 天 皇
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
日本法西斯专 政建立的标志: 1936年,广田 弘毅上台组阁
2、过程
3、内外 政策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 1变936年发动“二二六”兵 变 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C)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
度哄抬 2.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3.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发生后,最先受其影响并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A) D.英国
4.日本法西斯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
(B )
A.垄断资产阶级公开的恐怖专政
B.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
C.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
D.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5.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有: ( A )
①经济危机影响
②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③法西斯势力猖獗
④发动对外战争而上台
①1932年,通过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 (也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
对 内
政治上:一党专制独裁
: 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制 文化领域: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裁 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残酷地迫害犹太人
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持续久。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 产下降l/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 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4、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局部看)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919—1922年:调整动荡时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 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而斗争;干涉苏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高涨;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 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 干预经济,暂时缓和了危机带来的灾难;德国和日 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后1866年又发生过一 次经济危机
3.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 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4.1973—1975年发生了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5.1997年从泰国开始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6.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问题一: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危机首先从哪一领域开始的?
⑴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 票市场崩溃。 ⑵开始领域:金融领域。
⑶过程: 银行倒闭 工商业大量破产
失业人数大增 农产品价格下降 人民消费水平下降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
3.经济危机的特点
第一,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 德 、日、 英、 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席卷了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且波及到殖民地 、半殖民地和不 发达国家;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 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A.激化社会矛盾,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B.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整体看) A.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B.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矛盾日趋尖锐
(3)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道路, 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1、爆发原因
⑴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
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⑵具体原因:资本主义生产(供)与销售(需) 矛盾尖锐
A、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B、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购买力降低,供需矛 盾扩大
⑶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涨后暴跌,股市崩溃。
2 、危机的爆发
一次危机
两种典型应对途径
预国 经家 济干
斯建 政立 权法
西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背景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 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美国在这次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最为严重。但当时的胡佛政府对此一 筹莫展,只是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 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民的不满情 绪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 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主张加强政府 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 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 义务兵役制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1、原原因因
历 史
①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原 ②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 因 的压制,有不满情绪。
德:对原有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了彻底否定
日: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
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日:没有群众基础
总结归纳
基本矛盾 经
来势猛
政 美:罗斯福新政
欧 亚

济 供需矛盾

范围广 时间长


德:法西斯政权 策


形 成
巩固练习:
1.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1933年:退出国联
: 扩 军
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陆军, 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备 战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处决犹太人
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 名犹太人,60多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纳粹大屠杀
正在燃烧的德 国国会大厦
1933年,纳粹党公开焚 烧了2万多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