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1课宋元对期的城市生活导学案川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宋元对期的城市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显现的闻名多数市及其繁荣景象。
2.把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的转变。
3.明白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绩。
4.明白得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进展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城市商业的繁荣
1.典型城市:北宋、南宋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
2.布局:东京已打破了与商业区分置的布局,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3.特点:
(1)东京显现“”。
(2)临安市内的摊点以“行”“团”相称。
(3)显现许多集中销售某一种商品的市场。
(4) 岀现纸币“”。
二、都市的生活
1.特点:宋元时期,都市市民生活。
2.表现:
(1)东京城里有“正店”和“脚店”。
(2)两宋时期,显现娱乐场所“”,里面演出的地址叫“”。
(3)南宋临安遍及“苑囿”,喝茶成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4)元多数居民多住。
舞台上能够演出杂剧。
三、宋词、元曲的流行
1.宋词:
(1)历程:初唐时兴起,五代迅速进展,时流行,达到巅峰,
(2)代表:婉约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婉约中带豪放,独树一帜,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曲:
(1)内容:包括和两大大体样式。
(2)特点:泼辣诙谐、粗犷质朴、通俗化、口语化;融歌曲、动作、道白于一体。
(3)代表人物:(王实甫、、马致远)。
(4)代表作:《》。
(5)阻碍:元曲以通俗化、公共化的特点,开辟出中国文学的新路。
巩固训练
1.宋朝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有()
①东京②成都③广州④临安⑤泉州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④
2.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生意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域利用了纸币()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3.北宋东京娱乐场所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址叫()
A.瓦子
B.勾栏
C.瓦舍
D.团
4.学习宋朝的社会生活,小强总结“瓦子”的内容如下,其中哪一项不正确()
A.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B.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C.瓦子是宋朝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硕的反映
D.瓦子在宋朝城市的盛行,主若是因为王侯将相的需要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刺剪、纸画、令曲之类。
成天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朝()
A.社会分工细致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好汉。
”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豪放绝唱。
我国历史上豪放词代表人物除苏轼外,还有一名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杜甫
D.白居易
7.南宋闻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南宋闻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由此能够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D.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仇别恨
8.石家庄日报2016年9月27日报导:真定(今正定)是元杂剧的发源地。
元曲分哪两种形式()
A.唐诗、宋词
B.元曲、小说
C.杂剧、散曲
D.京剧、昆曲
9.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至宝,闻名的诗人词人层出不穷。
以下选项中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的是()
A.李白、苏轼
B.辛弃疾、李清照
C.李白、杜甫
D.白居易、辛弃疾
10.假设你穿越光阴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形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11.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长安城简图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浓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城里生意和居住的地址已经分不清,到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
城厢内外都可沿街叫卖,商品能够在白天、夜晚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知晓不绝。
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东京如何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显现的要紧缘故。
(3)结合材料一,归纳材料二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4)材料二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阻碍?举一例说明。
答案:
1.D
2.D
3.B
4.D
5.B
6.B
7.A
8.C
9.A 10.B
11.(1)朝代:唐朝。
(2)景象: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
缘故:农业和手工业的进展或生产力的进展。
(3)特点:①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分。
②商业活动没有时刻限制或显现了夜市、晓市。
③显现了专门的街市。
(意思相同或相近亦可)
(4)阻碍:经济的繁荣增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进展,如显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或有耍杂技、踢球、武术演出等活动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