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思政课”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路
陈佳丽 林建辉
【摘要】2021年以来,“大思政课”理念甫一提出便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专家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较全面较深入地阐释和探究其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发展逻辑、建设路径等,取得了较丰硕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深入把握“大思政课”内涵、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学界要推进“大思政课”研究进一步深化,需要加强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大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发展进路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这一新理念,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也成为引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系统的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要求。

2021年3月以来,“大思政课”迅速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课题,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梳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大思政课”研究概况
近两年多以来,学界对“大思政课”这一新兴课题的研究热度持续攀升。

为了更精准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和研究水平,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上的CSSCI和北大核心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大思政课”为主题进行精确匹配和检索,剔除无效或低相关度文献之后,最终得到175篇文献作为
研究样本。

(一)期刊来源分析
关于“大思政课”的研究成果主要刊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专业期刊以及部分综合性社科期刊。

其中,《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研究》这5份期刊共计刊发相关论文100篇,占这一主题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57.14%。

可见,“大思政课”研究目前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很少涉及交叉学科研究。

(二)文献主题分析
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进一步明晰“大思政课”研究所聚焦的主题。

相关研究成果聚焦的主题词主要包括“大思政课”“思政课”“立德树人”“价值意蕴”“实践”等。

其中,“大思政课”突显的是对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思政课”反映的是“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核,“立德树人”体现的是“大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价值意蕴”彰显的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实践”则是发挥“大思政课”育人实效的关键和精髓。

总体而言,目前有关“大思政课”的研
究主题具有较强的集中度、关联性和理论性。

(三)研究方法分析
在175篇样本文献中,绝大部分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侧重于思辨性探讨。

而“大思政课”建设既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从实施过程的亮点难点中汲取经验。

“大思政课”建设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和综合试点阶段,对建设过程中的动态评估和跟踪研究还比较有限。

少数以某具体高校为对象的案例研究,偏向于经验总结和模式探索,尚未形成科学的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

二、“大思政课”研究主要观点综述(一)关于“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大思政课”这一创新性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于“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专家学者们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1.理论价值。

有学者认为,“大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创新。

万成基于人学视角省思“大思政课”,认为“大思政课”回归人文关怀的主旨,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2]。

李钰清、黄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底
144
蕴,“大思政课”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的发展趋势[3]。

2.实践价值。

学界普遍认为目前学校思政课仍存在针对性不足、亲和力不够、实效性不强、教育方式较单一、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突出等痛点难点。

专家学者们认为“大思政课”建设是化解思政课教学困境、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肖珍、靳玉军指出,“大思政课”对传统教学的理念、要素、形态进行升级,是助推思政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途径[4]。

(二)关于“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
深入把握“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目前学界对“大思政课”的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专家学者们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点。

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从“‘大’思政课”的角度,突出以何为大、大在何处。

“大”是“大思政课”区别于传统思政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探寻“大思政课”之“大”,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见解。

杨威、田祥茂以形态学的视角切入,认为“大思政课”大在时空维度上的延展、结构方式的充实优化和功能形态的充分实现[5]。

二是从“‘大思政’课”的角度,侧重“大思政”格局构建。

“大思政”格局主张利用多元主体、多方资源、多门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新时代统筹推进、积极打造全面、系统、科学的协同育人格局。

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各地各学校在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课”建设等工作。

因此,有些学者正是在“大思政”视域下对“大思政课”进行解读。

如卢黎歌等人认为,开展“大思政”的课,就是“大思政课”[6]。

三是从“大‘思政课’”的角度,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而思政课正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

“大思政课”的首要目标就是上好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性。

“大思政课”一旦脱离思政课这个立足点,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如路丙辉指出,“大思政课”并不是打碎原有思政课的框架体系结构而另起炉灶,其建设要围绕思政课
这个中心[7]。

(三)关于“大思政课”的发展逻辑
“大思政课”作为一门社会大课和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内在贯通性和整体逻辑性。

科学把握其发展逻辑,对于深化“大思政课”内涵理解和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思政课”的内容建设和发展逻辑,专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

1.历史逻辑。

“大思政课”突出历史大视野,观照历史与现实,注重挖掘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资源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

如周文指出,中华民族文明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包含着无数育人故事和智慧结晶,是讲好“大思政课”的鲜活历史素材[8]。

2.理论逻辑。

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担负着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的重要使命。

路丙辉认为,“大思政课”要拓展理论视野,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课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7]。

3.实践逻辑。

思政课不能是干巴巴的理论灌输,而要从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中充分挖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素材。

“大思政课”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将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

向云发、杜仕菊指出,“大思政课”建设要备好大教材这个“有字之书”,也要备好社会实践这个“无字之书”,二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9]。

(四)关于“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
理论研究最终要付诸实践、服务实践。

如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落脚点,主要观点或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总体层面,构建大机制。

“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也是一项多方联动、多元协同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王延隆、房正认为,“大思政课”是多元主体、跨越时空、多重领域的教育教学过程,需要建立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手段和载体,联结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多层面、多渠道、多举措的教育合力[10]。

其二,从渠道层面,办好大课堂。

“大思政课”究其本质是思政课,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大思政课”又区别于传统思政课,对课堂的空间场域有所拓展,对课堂的教学方法有所创新。

初春、郑敬斌提出,“大思政课”要挖掘更社会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议题式、情景式、混合式等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好混合式教学、云课堂、雨课堂、智慧课堂,实现多维时空育人[11]。

其三,从主体层面,优化大队伍。

“大思政课”虽然强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但这不是主体的简单泛化。

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关键所在,并且无可替代。

傅慧芳、白茂峰认为,思政课教师是“大思政课”建设中的育人主体,要提升其育人效果,需形成以专任教师为主、优秀政工干部为辅、社科名家和党政领导为特色的多元师资体系[12]。

三、“大思政课”研究的发展进路
学界关于“大思政课”的多元解读和深入探讨,堪称一
145
场阐释新理念、提出新思路、探索新举措的理论盛会,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学理基础。

但作为新理念新方案,“大思政课”现有研究虽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却也存在一些薄弱或不足之处,比如研究主体范围不够广、路径探索有同质化倾向、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等,这也
为“大思政课”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大思政课”研究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其一,加强“大思政课”的基础研究,进行系统化的学理阐析。

对“大思政课”核心要义、内涵外延、基本特征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关乎“大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和未来走向,是需要研透把准的基础性、本源性问题。

因此,通过深度的学理阐析,进一步厘清“大思政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课”的特征与意义,夯实“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历史支撑等,能够更好地把握“大思政课”的理论定位、价值定位、功能定位,使得“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更加明晰。

其二,加强“大思政课”的应用研究,进行实践化的路径探索。

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实践。

“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领域广泛性、组织复杂性、内容多样性等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坚持实践面向和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大思政课”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实践难题、风险挑战、制约因素等,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可行性方案。

未来学者们在继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路径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实施过程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从而满足“大思政课”建设和育人过程中复杂、精准、动态调控行动的需要,推进新时代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其三,加强“大思政课”的实证研究,进行交叉化的模式创新。

“大思政课”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样态,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展开,从探索建设到成效展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目前学界主要采用系统分析、经验总结等传统研究方法进行思辨性的理论探讨。

随着各地各校“大思政课”建设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实地调研、量化分析、差异对比等实证研究方法也应该提上日程,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互相补充。

另外,“思政理论+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必然趋势,“大思政课”研究必须把握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契机,拓展其研究途径、学科视野与主题内容,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鲜明底色和中国特色。

学界对于“大思政课”的研究方兴未艾,预计未来将继续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除了理论研究,各地各校也正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汇集育人元素,盘活各类资源,探参考文献
[1]田丽,赵婀娜,黄超,等.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05-22(001).
[2]万成.以人为本:“大思政课”理念的人学省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4-115.
[3]李钰清,黄芳.“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10):4-7.
[4]肖珍,靳玉军.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与价值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9):61-64.
[5]杨威,田祥茂.“大思政课”的形态学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22(4):12-18.
[6]卢黎歌,向苗苗,李丹阳.善用“大思政课” 争当思政“大先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5):11-18.
[7]路丙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思政课”建设[J].教育研究,2022(12):27-31.
[8]周文.教学要素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12):75-79.
[9]向云发,杜仕菊.善用“大思政课”的基本问题论要[J].思想理论教育,2022(3):71-76.
[10]王延隆,房正.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5):113-117.
[11]初春,郑敬斌.“大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审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5):31-35.
[12]傅慧芳,白茂峰.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课”的时代意涵和实践基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3):40-43.
(作者简介:陈佳丽,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林建辉,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进路研究”(FJJKBK23-101)。


索“大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

这些具体的改革实践也将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支撑,助推“大思政课”研究走深、走细、走实,助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