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6雅礼)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C)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统购统销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

D项错在“劳动力”上。

2.(2016长郡)“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运动(C)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从“改变近千年小农经济……实现了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平均地权是民国时期的土地政策,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对农业的改造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 项正确;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故D项错误。

3.(2016附中)“‘大跃进’其实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强国梦’。

新中国的成立,使毛泽东和无数国人从内心里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人真要想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腰杆儿来,却并无底气。

毛泽东的‘大跃进’,正是这样一种情绪和环境交互刺激的产物。

”杨奎松先生这一研究“大跃进”成因的视角主要是(C) A.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心态史观
D.全球史观
【解析】材料反映杨奎松主要是从毛泽东的个人心态与当时中国人的集体心态入手剖析“大跃进”运动成因的。

4.(2016一中)1962年在关于人民公社工作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公社划小不划小,
分不分,不要听干部的,主要听群众的,干部他肯定不愿意分的……如果按干部意见,我们就得不到群众了,就不能取信于民。

”这一思想(A)
A.使公社生产指挥权有所下放
B.掀起了新一轮的阶级斗争
C.允许包干到户政策试点实施
D.使干群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解析】1962年中央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对人民公社运动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将公社的生产指挥权下放到生产队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故选A。

下放生产指挥权并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故C项错误。

5.(2016雅礼)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C)
A.土地改革以后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解析】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变相恢复单干”,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发生于1952年,改革是由地主土地私有变为农民土地私有,没有建立起集体生产,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是“变相恢复单干”,故B 项错误;1960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认识到之前的人民公社体制下集体生产的不足,开始进行调整,因此出现家庭式作业,与这一阶段相符,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明确规定实行包产到户,进行单干,故D项错误。

6.“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表明(A)
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革”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
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
【解析】据材料提到,“文革”结束后,“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的最大障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明确了“文革”的错误,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项正确。

“文革”后党内清算了“左”倾错误,故B项排除。

封建主义制度不等于“封建主义的残余”,故C项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故D项排除。

7.(2016一中)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对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中美发布建交公报。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C) A.同社会主义阵营关系恶化
B.倒向了资本主义阵营
C.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
D.模糊意识形态的差异
【解析】中国量力而行,停止对社会主义小国的援助,是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与美国、日本发展外交关系,是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C。

8.(2017长郡)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
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解析】题干中“给农民土地”指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给农民补贴”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故此题应选B项。

A项是意义;C、D两项不是本质。

9.(2016长郡)观察下图,你如果想在厂房里挂上一条标语,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D)
A.“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B.“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
C.“提高质量,抢占市场”
D.“一定要完成生产计划”
【解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是国企改革以来特别是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竞争激烈的反映,与图片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属于“文革”时期宣传主题,不符合图片时间,故B项错误;“提高质量,抢占市场”属于1992年以后的时代宣传特征,不符合图片时间,故C项错误;80年代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破除,坚持计划为主,故D项正确。

10.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 001号”营业执照。

这反映出当时(B)
A.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
C.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
【解析】根据题干1980年北京航天食品公司取得“外资审字(1980) 001号”营业执照,可知政府允许私有经济存在,这是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体现,符合题意的是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展开,排除A项,C、D两项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排除。

11.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C) A.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D.目标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没有改变所有制结构,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故C项正确;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西方自由企业制度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

12.(2016长郡)“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从经济角度分析,其本质内涵是(B)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对国际竞争
D.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A项不具体,没有说明“中国模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应排除;B项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的体现;C项仅是B项的一种表现;D项是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叙述的,不如B项具体明确,因此答案为B项。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

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措施(D)
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
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
【解析】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日益开放,减少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故 A 项错误;“点—线—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于 21 世纪初,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在对外贸易管理中,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减少计划的干预,推动了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故 D 项正确。

14.基于当时的经济探索,1982年有人撰文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

……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

”其主旨是(D) A.开放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B.改革必然要剔除旧的体制
C.建设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D.借屈辱历史影射特区建设
【解析】题干的主旨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使特区沦为租界,故答案选D。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5.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

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解析】据图片中“Banishing Mao's Ghost”信息,意为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因此1983年中国的热点问题是改革开放,故A项正确;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而不是“1983年9月”,故B项错误;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1983年9月”,故C项错误;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6.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A.政策扶持
B.毗邻港澳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解析】据材料“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正确。

毗邻港澳,属于地理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科技领先,也源于政策扶持,故C项错误。

资源丰富,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7.(2016一中)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

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C)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都是在1984年,到1996年已有13年时间,而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仅用34年,可知推动力并非二者,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带动,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与题目时间无关,故D项错误。

18.从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开放沿海、
沿江、沿边地区,后来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又提上日程。

这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D)
A.着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B.遵循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的原则
C.重视边境而忽视内地的局限性
D.经历了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就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扩大和深化,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结论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B项“齐头并进全面开花”明显不符合题干的描述,排除;C项说法不全面,不符合题干主旨和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
19.(24分)国家干预与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

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陈先《九十纪行》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

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

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

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

(14分)
【参考答案】(1)变化:从国家全面干预、计划经济到利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计划)相结合。

缺陷:只看到其成就,看不到其存在的问题。

(2)言之有理即可。

20.(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千克。

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1992年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997年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1999年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

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阶段和理由:(示例)第一阶段(1978—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阶段(1992—1999年):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趋势: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