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白痢巧防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途径和危害
病鸡的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该病在鸡场中一旦传播开来,很难彻底消除,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
疾病对鸡生长和产蛋的影响
雏鸡感染后,生长受阻,体重减轻,饲料转化率降低。
成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
02
疾病防治方法
疫苗接种
01
免疫接种不足
分析是否免疫接种不足,未能提供足 够的免疫保护。
生物安全措施不当
检查雏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否 得当,是否存在病原体入侵的风险。
药物治疗不当
考虑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得当,药物剂 量、使用时间等是否合理。
调整防治方案并持续改进
更新药物治疗方案
加强免疫接种措施
根据病原体耐药性的变化,更新或调整药 物治疗方案。
况等。
检查雏鸡的采食和饮水
02
观察雏鸡的采食和饮水情况,看是否存在食欲不振或饮水量异
常。
留意雏鸡的叫声和呼吸
03
听雏鸡的叫声和呼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疼痛等症
状。
观察鸡的粪便和行为变化
要点一
注意雏鸡粪便的颜色和形状
正常雏鸡的粪便应该是黄色或黄绿色,呈条状或团状 。若出现白色水样粪便或黏液状粪便等异常情况,应 引起重视。
02
03
疫苗选择
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和 鸡的品种,选择适合的疫 苗进行接种。
接种时间
通常在鸡1-3日龄时进行 接种,但具体时间需要遵 循当地兽医的建议。
接种方法
可采用喷雾、滴鼻、肌肉 注射等多种方法进行接种 。
药物预防和治疗
预防用药
在鸡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以预 防白痢的发生。
治疗用药
3
避免交叉污染
不同日龄的鸡群要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饲养密度和通风
合理饲养密度
根据鸡的品种和日龄,合理安排饲养密度,确保鸡有足够的 活动空间。
通风良好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避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积累。
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适宜
雏鸡刚出壳时,鸡舍温度应保持在33-35℃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温度。
要点二
观察雏鸡的行为变化
雏鸡感染白痢后,可能会出现蜷缩、怕冷、扎堆等行 为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和实验室检测
解剖病死鸡
对病死鸡进行解剖,观察其内脏器官( 如肝脏、心脏、脾脏等)有无异常病变 。VSFra bibliotek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死鸡的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血清 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原菌。
05
防治效果评估与改进建 议
根据免疫接种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 计划,确保雏鸡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优化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雏鸡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优化生物安 全措施,降低病原体入侵的风险。
改善雏鸡的饲养环境,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增强雏鸡的抵抗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雏鸡白痢巧防治
汇报人: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防治方法 • 饲养管理 • 疾病监测与诊断 • 防治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 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侵害雏鸡。
病鸡的排泄物污染饲 料、饮水、用具等, 可通过消化道感染传 播。
感染后,雏鸡会出现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怕冷聚堆、下痢等 症状。
合理饲养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饮水,保持鸡舍通风良好。
减少应激
避免频繁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养环境,尽量减少应激对鸡的影响。
免疫增强剂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以提高鸡的免疫力。
03
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
1 2
定期清理鸡粪
每天至少清理一次鸡粪,保持鸡舍地面干燥清洁 。
定期消毒
每周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可使用刺激性小 的消毒剂。
一旦发现雏鸡出现白痢症状,应立即使用敏感的 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生物安全措施
鸡舍消毒
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 ,清除病原菌。
隔离措施
发现有感染白痢的鸡只, 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
人员管理
饲养员在接触鸡群时,应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 携带病菌。
提高鸡的免疫力
湿度适中
保持鸡舍湿度在50%-60%之间,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和健康。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水源
选用优质饲料
选用营养均衡、质量可靠的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提供清洁饮水
确保雏鸡能够获得清洁、充足的饮水,避免脱水现象。
04
疾病监测与诊断
定期检查鸡群健康状况
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
01
定期检查鸡群时,要关注雏鸡的精神状态,包括眼神、活动情
评估防治效果
治愈率
评估雏鸡白痢的治愈率,了解治疗方案的有 效性。
病情控制时间
记录雏鸡白痢病情控制所需的时间,评估防 治措施的速度和效果。
死亡率
观察雏鸡白痢的死亡率,判断防治措施是否 得当。
复发率
关注雏鸡白痢的复发率,检查防治措施的持 久性。
分析防治失败的原因
病原体耐药性
考虑病原体可能产生耐药性,导致防 治措施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