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文从字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的写作要求和实现途径
一、“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文从字顺”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
“文从字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用词恰当、妥贴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二是语句通顺畅达、有条不紊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1)准确,是文从字顺最起码的标准。

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

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歧义”,一为“看不起别人”,一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

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

”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

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

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

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

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歧义”便消除了。

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无独有偶,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张治中听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立即更正:“不,是民意如此!”
周恩来对张治中的话,仅更换一个字,就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2)语句要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性。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用语讲究分寸。

同样一种见闻,同样一种心思,常常可以用若干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文章更会丰富多彩了。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分寸”主要体现在:褒贬恰当,在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用语得体,就是写文章因时、因地、因对方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使之与环境相适合,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
(1)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包括语言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等。

这种“感觉”的形成,一是要平时养
成多读书的习惯,对一些优秀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强化读的效果;三是要尽量丰富自己词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

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

(2)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作文写完后,先反复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检验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分析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
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并进行针对性修改,使文章词句运用有分寸、讲逻辑。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标点的规范运用,使行款格式正确,不至于因此而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

唐朝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想着他的诗句。

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一想,觉得“推”字改“敲”
字更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

原来,他冲撞了大文学家韩愈的仪仗,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说:“还是敲字好。

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

”于是“推”字改为“敲”字。

“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指导二:怎样做到文从字顺?
中小学生的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写作者在执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那么,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

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

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

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

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

还要多听:听广播,
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

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

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

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

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

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

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指导三:怎样写好景物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的观察。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实感受描摹景物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那样文章就会生动许多,也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著名作家余光中曾经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例如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出“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非常富有诗意的春天,给人一种“春色满园关不住”之感。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

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例如朱自清在《春》一文中,“春花图”中,先写“树上”,再写“花下”,最后写遍地,从上到下,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层次十分清楚。

“春雨图”中由静景到动景,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例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描写薄雪覆盖下的下山时,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将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表现出来。

(三)观察景物要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荷叶纵然还在,但绝不是“无穷碧”了。

我们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写的也多是一年四季中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

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四)描写景物时除了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要炼字炼句,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开合理想象。

要写好景物,仅仅发现景物的特点还不够,要能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这就离不开炼字炼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多阅读积累,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例如我们学习的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花下成千
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里的“闹”,这些字用的都极具表现力。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描绘雪后美景“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贴切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五)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更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有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文章才有感染力。

朱自清之于“春”,老舍之于“济南的的冬天”,都是有一种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