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合集下载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实验一:磁力实验实验材料:磁铁、钉子、纸夹、铁锅实验步骤:1. 将磁铁的两端靠近钉子。

2. 观察钉子受到磁铁吸引并附着在磁铁上的现象。

3. 用纸夹将钉子置于铁锅上,观察钉子是否会受到磁铁的引力并附着在铁锅上。

实验二:水的凝固实验实验材料:冰块、塑料杯、温水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塑料杯中。

2. 将温水倒入塑料杯中。

3. 观察冰块是否缓慢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实验三: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玻璃瓶、热水、冷水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充满热水。

2. 然后将瓶口迅速放入冷水中。

3. 观察玻璃瓶是否发出“咯咯”声或者开裂。

实验四:溶解度实验实验材料:盐、水、透明杯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慢慢加入盐,用搅拌棒搅拌直至无法再溶解为止。

3. 记录下盐的溶解度,即可观察到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五:光的折射实验实验材料:玻璃棱镜、手电筒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射向玻璃棱镜。

2. 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棱镜时的折射现象,是否形成彩虹色光谱。

实验六:电流传导实验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实验步骤:1. 将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的底座。

2. 打开电池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证实电流能够传导。

实验七:声音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铃铛、大碗、齿签实验步骤:1. 将铃铛悬挂在大碗内部。

2. 用齿签敲击大碗,观察铃铛是否发出声音,证明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实验八:风的实验实验材料:吹风筒、纸实验步骤:1. 用吹风筒产生强劲的风。

2. 将纸放在风的方向上,并观察纸是否被吹走。

实验九:密度实验实验材料:水、油、密度瓶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密度瓶中。

2. 将油倒入密度瓶中。

3. 观察两种液体是否分层,最后浮在上面的是哪种液体。

实验十:磁力的方向实验实验材料:磁铁、针实验步骤:1. 将磁铁的一端放在桌面上。

2. 将针轻轻靠近磁铁的另一端,观察针是否发生偏转,从而判断磁力的方向。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定混合碱组成及各组分含量的实验方法。

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混合碱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确定各组分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目的是分析混合碱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原理是离子交换法和酸碱反应法。

2.实验原料和仪器:
原料包括混合碱样品、稀硫酸、稀硝酸、BaCl2等。

仪器包括电子天平、显微镜、恒温槽、pH计等。

3.样品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样品,用适量的硝酸和硫酸进行溶解,得到溶液。

4.离子交换法:
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加入到离子交换柱中,用以去除杂质离子,并将目标离子保留在柱中。

5.酸碱反应法:
取一定量的去除杂质后的样品溶液,用硫酸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并用稀硫酸进行酸度调节。

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混合碱样品中的各组分的含量。

7.结果与分析:
根据滴定实验的结果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并记录下来。

8.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合碱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该实验中,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混合碱样品中的杂质离子,使得检测
结果更具准确性。

而酸碱滴定法是通过滴定酸碱溶液的数量来确定混合碱
的各组分含量。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混合碱的具体组成,以及
各组分的含量。

总之,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是一种通过离
子交换法和酸碱滴定法来分析和测定混合碱组成及各组分含量的实验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混合碱的具体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信息。

实验十二_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二_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重锤线准确地标绘出槽口中心的 点位置 竖直投影点O。 从而确定0·
实验步骤 ③、先不放被碰球B,让入射球A从斜槽上同一高
度处滚下,重复5~10次, 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 都圈在里面,该小圆的圆心,就是入射球的落地点
P。
实验步骤 ④、把被碰小球B放在支柱上,让入射小球A从同
一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 重复5~10次,仿步
注意事项
①、斜槽末端要切线要水平;(如何确定?) ②、每次小球下滑要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 ③、要保证对心碰撞,先调高低,再调远近, 最后调左右; ④、小球的诸多落点要用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 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该小圆的 圆心即为小球的平均落点 。 ⑤、入射小球的质量mA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B的
骤③,求出入射小球A的平均落点M和被碰小球B的
平均落点N。 ⑤、过O、N在纸上作直线,取OO'=2r,O'即为被 碰球被碰时球心投影位置。
实验步骤
⑥、用刻度尺量OM、OP、O'N的长度。把两小 球的质量和相应的“速度数值"• 代入表达式看 是否成立:
验证的表达式:mAOP=mAOM+mBO’N
⑦、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实验测量 测量的物理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A、mB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D, 并计算半径r。
c.水平射程:OP、OM、ON
实验原理
1、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
mAvA=mAvA′+mBvB′
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 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
大小关系是
mA >
mB 。

实验十二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实验十二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实验十二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本实验采用冷却法来测定金属的比热容,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1. 实验原理热传递方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物质的比热容,它反映了物质吸收或者释放热能的能力。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K),表示在单位质量下,物质的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

因此,在测量物质的比热容时,需要在物质中输入热量,并且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

利用冷却法,可以测量出物质的比热容。

假设在时间t=0时刻,铜加热器和铜试片的温度均为T1,并且铜试片的质量为m。

铜加热器发出的热量与温差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

因此,在时间t内,铜试片的温度T2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下面的式子:T2-T1=-k(t-t0)其中,t0是温度计读数的时间。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金属试片的热能不断散失,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稳态热传导定律,热流密度q=λ(dT/dx),其中,q表示热通量,λ表示热传导系数,dT/dx表示温度梯度。

由于试片较薄,温度在轴向上分布均匀。

所以,有稳态的温度分布:T(x)=T1+(T2-T1)x/l其中,l表示试片的长度。

所以,热流Q=qS=λS(T2-T1)/l,其中S表示试片截面积。

所以,可以得出下面的式子:这样的话,就可以测定出试片的比热容。

2. 实验步骤(1)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将铜试片装于铜加热器上,并将铜试片与温度计夹紧。

(3)用电热丝加热铜加热器,将铜加热器上升至一定温度,然后关闭电源,同时记录下当前的温度。

(4)等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下当前的温度,然后开始计时。

(5)每20秒记录一次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于实验记录表上。

(6)在试验记录表中,利用现成的公式计算出金属的比热容,并进行统计分析。

3.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需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使用电热丝加热铜加热器时。

(2)一定要注意选用好的温度计,并在对温度计进行校准后再使用。

(3)试片需要平放于铜加热器上,以尽量减小铜试片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实验十二、公畜生殖器官

实验十二、公畜生殖器官

实验十二、公畜生殖器官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公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形态位置与结构特征;2、比较公牛(羊)、公猪、公马、公犬等动物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特征;3、要求学生掌握公畜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与结构特征。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制作好的公牛(羊)、公猪、公马、公犬生殖器官的浸制整体和分离标本。

2、睾丸、阴囊、精索和阴茎等器官不同切面标本与模型。

3、常用的解剖器械。

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先以牛为主进行观察,在牛整体标本上观察公畜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尿生殖道、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阴茎、包皮与阴囊等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

1、睾丸和附睾:⑴、睾丸:①形态与位置: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睾丸呈椭圆形或卵园形,表面光滑,分两面、两缘和两端。

内侧面较平坦,与阴囊中隔相贴附。

外侧面较隆凸,与阴囊外侧壁相邻。

附睾缘为有附睾附着的一侧。

游离缘为与附睾缘相对的一侧。

睾丸头端为血管、神经进入的一端,与附睾头相接。

睾丸尾端为与睾丸头端相对的一端。

②结构:睾丸由固有鞘膜、白膜、睾丸纵隔、睾丸小隔、睾丸小叶、精曲小管、精直小管和睾丸网等组成。

睾丸表面被覆一层浆膜称固有鞘膜。

固有鞘膜深面为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

白膜自睾丸头端沿纵轴伸向尾端,形成睾丸纵隔。

自睾丸纵隔呈放射状分出许多睾丸小隔。

睾丸小隔将睾丸实质分隔成许多锥体形睾丸小叶,每个小叶中有2~3条卷曲的精曲小管。

精曲小管之间为睾丸间质,内含间质细胞,能分泌雄性激素。

精曲小管伸向睾丸纵隔,在近纵隔处变直称精直小管。

精直小管在睾丸纵隔中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

由睾丸网最后汇合成6~12条较粗的睾丸输出管,从睾丸头端走出进入附睾头。

⑵、附睾:分附睾头、体和尾,外面包有固有鞘膜和薄的白膜。

附睾头膨大,由睾丸输出管组成,与睾丸头相接。

附睾体和附睾尾由附睾管蟠曲而成,在尾端延续为输精管。

附睾尾借睾丸固有韧带与睾丸尾相连。

附睾尾韧带连接附睾尾与鞘膜壁层;连接附睾尾韧带与阴囊壁肉膜的结缔组织带称阴囊韧带,动物去势时,必须切开此韧带。

实验十二-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十二-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硬度的测定实验⼗⼆⽔硬度的测定⼀实验⽬的1、了解硬度的常⽤表⽰⽅法;2、学会⽤配位滴定法测定⽔中钙镁含量,钙含量的原理和⽅法3、掌握铬⿊T,钙指⽰剂的使⽤条件和终点变化。

⼆、实验原理1、总硬度、钙硬度、镁硬度的概念及表⽰⽅法;⽔的硬度主要是指⽔中含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

总硬度通常以每L⽔中含的碳酸钙的mg数,即mg/L.钙硬度即每1L⽔中含的钙离⼦的mg数,mg/L.镁硬度即每1L⽔中含的镁离⼦的mg数,mg/L2 总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测定条件:以NH3-NH4Cl 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以铬⿊T为指⽰剂,⽤EDTA滴定⽔样。

原理:滴定前⽔样中的钙离⼦和镁离⼦与加⼊的铬⿊T指⽰剂络合,溶液呈现酒红⾊,随着EDTA的滴⼊,配合物中的⾦属离⼦逐渐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剂,使溶液颜⾊逐渐变蓝,⾄纯蓝⾊为终点,由滴定所⽤的EDTA的体积即可换算出⽔样的总硬度。

3 钙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测定条件:⽤NaOH溶液调节待测⽔样的pH为13,并加⼊钙指⽰剂,然后⽤EDTA 滴定。

原理:调节溶液呈强碱性以掩蔽镁离⼦,使镁离⼦⽣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加⼊指⽰剂⽤EDTA滴定其中的钙离⼦,⾄酒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由滴定所⽤的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样中钙离⼦的含量,从⽽求出钙硬度。

4、相关的计算公式总硬度=(CV1)EDTAMCaCO3/0.1 钙硬度=(CV2)EDTAMCa/0.1 镁硬度=C(V1-V2)MMg/0.1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思考题总硬度的测定⽤100mL吸管移取三份⽔样,分别加5mL NH3-NH4Cl 缓冲溶液,2~3滴铬⿊T指⽰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

1、⽔硬度的测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测定?2、我国如何表⽰⽔的总硬度,怎样换算成德国硬度?3、⽤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溶液有⼆种⽅法,⽔硬度的测定实验中所⽤EDTA应⽤哪种⽅法标定?4、怎样移取100mL⽔样?5、为什么测定钙、镁总量时,要控制pH=10?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12 实验十二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12 实验十二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细胞骨架在通常固定条件下不稳定,如低
温、高压、锇酸处理,而且MF、MT、IF 都是直径非常小的结构,只有在电镜下才 能够观察到。 • 研究细胞骨架常规的实验方法:
– 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 – 研究细胞骨架常规的实验方法
• 本实验采用的特殊方法
• Triton X-100
– Triton X-100是一种非离子型去垢剂,可以除去可溶性蛋白质和 脂类,而微丝束不会被Triton 破坏而保留在细胞中。 – 通过Triton的处理去掉了一部分杂蛋白,使细胞骨架显现更清晰。

• M-缓冲液
Hale Waihona Puke – 成分:咪唑、EDTA、EGTA、MgCL2等 – 咪唑是一种缓冲剂;EDTA 、EGTA螯合Ca离子,保持一种低钙条 件。 – 使骨架纤维保持在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
• 考马斯亮蓝R250
– 是一种普通的蛋白质染料,可以使细胞内各种蛋白质染色。 – 本实验中,有些骨架纤维不稳定,如微管;有些纤维太细,在光学 显微镜下无法分辨。 –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纤维主要是微丝束,由许多微丝结合在一起,直 径约在40nm左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对微丝束的显示起了夸 大的作用。
仪器、材料与试剂
仪器:光学显微镜,
材料:洋葱鳞茎
试剂: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H

7.4),.2mol/L 磷酸
缓冲液(pH 6.8),M-缓冲液,1%Triton X-100 (用M-缓冲液配),0.2%考马斯亮蓝R250,3.0%戊 二醛(用0.2mol/L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实验步骤
1)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约1cm2,放入盛有5 mL pH6.8的磷 酸盐缓冲液的50mL小烧杯中,使其下沉(或浸没5min)。 2)吸去缓冲液,用1%TritonX-100处理洋葱表皮20 min。 (3mL) 3)吸去TritonX-100,用M-缓冲液充分洗3次,每次约3 min。(3mL) 4)加3%戊二醛固定20min。(5mL) 5)用磷酸缓冲液洗3次,每次3min。(3mL) 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20 min。(3mL) 7)用自来水洗数遍,降低背景。

实验十二__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十二__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 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Z│=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Z│sinφ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 XL=│Z│sinφ= 2 f L如果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则有:X= X C=│Z│sinφ=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来加以判别,方法与原理如下:(1)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

(a) (b)图12-1 并联电容测量法图12-1(a)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

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后上升,如图5-2所示,则可判II2I gB 2B B’图5-2 I-B'关系曲线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C’值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B’>│2B│时,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

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得判定条件为C’=(2) 与被测元件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被测阻抗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端压上升则为感性,判定条件为<│2X│式中X为被测阻抗的电抗值,C’为串联试验电容值,此关系式可自行证明。

实验十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十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后,测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旳
数值,画出如图7旳T2—L图象,并算
出图线旳斜率为k,则本地旳重力加 图7
速度g=
(用符号表达).
(3)丙、丁两同学合作测量重力加速度,也测出
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旳数值.丙用T2—L图象
法处理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丙;丁用公式法T=

L g
处理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丁,试验后他们发
图4
(1)既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针;B.秒表;C.天平;
D.毫米刻度尺.本试验所需旳测量工具有
.
(2)假如试验中所得到旳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
示,那么真正旳图象应该是a、b、c中旳
.
(3)由图象可知,小筒旳深度h=
m;本地旳
重力加速度g= m/s2.
解析 本试验主要考察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旳
试验环节、试验措施和数据处理措施.
卡尺测出摆球旳直径d,即得出小球旳半径为d ,
计算出摆长l=l′+ d .
2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2 拉开一种很小旳角度(不超
过5°),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
后测出单摆完毕N(一般为30~50)次全振动所

旳时间t,计算出小球完毕1次全振动所用旳时间,
这个时间就是单摆旳振动周期,即T=
大旳小球,摆角不超出5°. 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
措施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3.测周期旳措施:
(1)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 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 (2)要测屡次全振动旳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 球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且在数“零”旳同步按 下秒表,后来摆球从同一方向经过最低位置时计 数1次.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

12个小学生物理实验一、磁铁实验材料:一根磁铁、几枚金属物体(如铁钉、金属钥匙等)步骤:1. 将磁铁静置于桌面上。

2. 将金属物体一个个靠近磁铁,并观察现象。

3. 发现金属物体会被磁铁吸附住。

结果:金属物体被磁铁吸附住。

原理: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附金属物体。

二、电池实验材料:一个电池、一根导线、数枚小灯泡步骤:1. 将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的一端。

2. 将另一根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的另一端。

3. 观察现象。

结果:当电池与灯泡连接时,电流通过导线使灯泡发光。

原理:电池产生的电流能够让灯泡发光。

三、水的沸腾实验材料:一锅水、火源步骤:1. 将水倒入锅中,放置在火源上加热。

2.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结果:随着加热,水开始沸腾,冒出水蒸气。

原理:水受热后,温度升高,从而转变为水蒸气。

四、太阳能实验材料:一个放大镜、一小块黑色纸板步骤:1. 将太阳能直射到小块黑色纸板上。

2. 观察纸板的变化。

结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黑色纸板受热变热。

原理:太阳能包含的热能可以使黑色物体受热。

五、重力实验材料:一个小物体(如小球)和一个斜面步骤:1. 将小球放在斜面上并释放。

2. 观察小球的运动。

结果:小球会沿着斜面下滚。

原理:重力使得物体沿斜面下滚。

六、声音传播实验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一根线,一个小铃铛步骤:1. 将线穿过塑料瓶的底部。

2. 将小铃铛挂在线的下方。

3. 轻轻敲击塑料瓶的侧面。

结果:敲击声震动会通过塑料瓶传播,使得小铃铛发出声音。

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能够传播到周围的空气中。

七、光的折射实验材料:一个杯子,一杯水,一根铅笔步骤:1. 将杯子中的水倒满。

2. 将铅笔放入杯子中,让部分悬在杯外。

3. 观察铅笔在水中的现象。

结果:铅笔看起来弯曲了。

原理: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当经过不同介质(如空气和水),其路径会发生弯曲,这就是折射现象。

八、电导实验材料: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两个电池步骤:1. 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一个电池的两个极端。

有机化学实验十二-醛和酮的鉴定

有机化学实验十二-醛和酮的鉴定

实验十二醛和酮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醛、酮的化学性质的认识;2.通过醛、酮的特征反应,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醛、酮的化学性质的认识;2.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 试管滴管酒精灯试管夹烧杯锥形瓶布氏漏斗抽滤瓶pH试纸水浴装置主要化学试剂: 2,4—二硝基苯肼试剂乙醛水溶液丙酮苯乙酮稀硫酸浓硫酸95%乙醇5%硝酸银浓氨水甲醛苯甲醛铬酸试剂NaHSO3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溶液正丁醛Schiff试剂托伦试剂费林试剂(I 和II)淀粉溶液脱脂棉浓H2SO3四.实验原理:(1)醛和酮都含有羰基,可与苯肼、2,4—二硝基苯肼、亚硫酸氢钠、羟胺、氨基脲等羰基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所得产物经适当处理可得到原来的醛酮,这些反应可用来分离提纯和鉴别醛,酮。

醛和酮在酸性条件下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橙色和橙红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

2,4—二硝基苯腙是有固定熔点的结晶,易从溶液中析出,即可作为检验醛,酮的定性试验,又可作为制备醛,酮衍生物的一种方法。

(2)鉴于醛比酮易被氧化的性质,选用适当的氧化试剂可以区别,区别醛,酮的一种灵敏的试剂是Tollens试剂,它是银氨络离子的碱性水溶液,反应时醛被氧化成酸,银离子被还原成银附着在试管壁上,故Tollens试验又称银镜反应。

RCHO+2Ag(NH3)2+OH- ——→2Ag↓+RCO2NH4+ H2O + 3NH3铬酸试验也可用来区别醛,酮,由于铬酸在室温下很容易将醛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溶液由橘黄色变成绿色,酮在类似条件下不发生反应。

3RCHO+H2Cr2O7+3H2SO4——→3RCO2H+Cr2(SO4)3+4H2O橘黄绿色由于伯醇和仲醇也咳被铬酸氧化,因此铬酸试验不是鉴别醛的特征反应,只有通过用2,4-二硝基苯肼鉴别出羧基后,才能用此法进一步区别醛和酮。

实验十二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实验十二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实验十二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目的】
1、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分析作用机制、联系临床用途。

2、练习小白鼠的捉拿及给药方法。

【用品】蛙板、手术剪、镊子、止血钳、滴管、小白鼠、1%戊巴比妥钠、0.01%去甲肾上腺素。

【步骤】
1、取鼠、称重、观察正常活动。

2、麻醉:1%戊巴比妥钠0.1ML/20g腹腔注射。

3、剖腹:打开腹腔,找出肠系膜于腹壁外,观察肠系膜血管的粗细、颜色。

4、给药:一侧滴0.01%去甲肾上腺素1-2滴于肠系膜上,大约3分钟后。

5、观察:肠系膜血管的粗细、颜色有何不同?
6、结果:记录比较滴药前后肠系膜血管的细粗程度、颜色有何变化。

【结果】
分析: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

实验十二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资料讲解

实验十二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资料讲解

注意(1)
(1)反应开始后很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 热,溶液颜色变暗。若反应温度高于12℃时, 则反应温度极易升高,难以控制.致使反应 物呈深红色。若低于8℃,则反应速度过慢, 一旦发生反应,反应就会过于猛然而使温度 升高,最终也使反应物变成深红色。
注Hale Waihona Puke (2)(2)在反应过程中会有许多呋喃甲酸钠析 出,加水溶解,可使奶油黄色的浆状物转为 酒红色透明状的溶液。但若加水过多会导致 损失一部分产品。
水层也要保留。
2.呋喃甲酸的制备
经乙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主要含呋哺甲 酸钠)用约6M 盐酸酸化至pH=3(注意3), 则析出结晶。充分冷却后,过滤,用少量水 洗1~2次。粗产品用约15mL热水溶解,若不 溶再加适量热水。加适量活性炭,煮沸10分 钟,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即有白色针状晶 体析出。抽滤,干燥(<85℃),称重。
注意(3)
(3)酸量要加足,保证pH=3,使呋喃甲 酸充分游离出来。这是影响呋喃甲酸收率的 关键。
THE END
一、目的要求
学习由呋喃甲醛制备呋喃甲醇 和呋喃甲酸的原理和方法,加深 对Cannizzaro反应的认识。
在搅拌下加入约10mL水至固体全溶(注意 2) ,将溶液转移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 三次(12mL,7mL,5mL)萃取,合并萃取 液,加1g无水硫酸镁干燥(15min),过滤后 水浴蒸馏乙醚,然后蒸馏呋喃甲醇(分两 次),收集169~172℃的馏分,称重。

实验十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十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十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命题热点1.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水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将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速度相同,改变大小)。

(2)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将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质量相同,改变大小)。

3.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1)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能。

(2)木块在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能。

4.实验中,假设平面无阻力会出现的情况:木块速度将不会,永远运动下去。

5.实验结论:(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它的动能越。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它的动能越。

例题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m 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由静止释放,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钢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选填“高度h”或“距离s”)的大小来反映的。

(3)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木块B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4)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有关。

(5)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补充设问(6)木块B在水平面运动最终会停下来,此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木块的内能。

(7)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f乙(选填“>”“<”或“=”)。

(8)若利用图中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了完成实验,应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解析版)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 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F1-F2)。

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2-V 1),再通过G 水=ρ(V 2-V 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存在卡阻现象。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答: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最后称量小桶会因水未倒干净而产生误差。

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5、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6、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小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附部分水,影响溢出水的体积。

7、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去除弹簧测力计悬挂,直接将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即可。

8、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创新母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实验12 铁铝离子分离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实验12 铁铝离子分离
蒸馏分离液体是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加热时低沸点物质先馏出而高沸点液体不能馏出从而实现液液分离或纯化的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十二 Fe3+、Al3+ 离子的分离 ——液-液萃取与分离
实验目的:
1、学习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铁、铝离子萃取分离方法;
3、学习萃取分离和蒸馏分离两种基本操作;
基础知识
(3)蒸馏操作
①加液体,不要让液体流入支管。
②加入沸石。
③开始加热时,速度可稍快,接近沸腾时,放
慢加热速度。
④馏出组分保持每秒一滴。 ⑤易燃液体,不能用明火加热,可用热水浴。 ⑥蒸馏完毕,先停止加热,后停冷凝水。 ⑦拆卸仪器的顺序由后向前。
实验原理
在含有Fe3+ 和 Al3+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由 于Fe3+离子与Cl- 离子生成了[FeCl4] -配阴离子。而Al3+几 乎不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乙醚(Et2O ),在强酸—
Al3+离子在6 mol•L-1盐酸中与Cl-离子生成配离子的 能力很弱,因此,仍然留在水相中。
经过萃取分离,即可分别得到含有Fe3+ 的有机相和
含 有Al3+ 的无机相。分离后Al3+ 仍为起始状态。
将含有Fe3+离子的乙醚相与水混合,这时体系中的
H+ 离子浓度和 Cl- 离子浓度明显降低。 Et2O ·H+ •[FeCl4] -
2、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是用于液-液萃取分离的 仪器。有三种不同的分液漏斗。
(1)其使用方法:
① 根据液体的总体积选择大小不同的分液漏斗。以
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量的3/4为准。
② 检查玻璃塞和旋塞芯是否与分液漏相配套。分液

实验十二稀释培养测数法(MPN)

实验十二稀释培养测数法(MPN)

实验十二稀释培养测数法(MPN)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计数,了解稀释培养计数(MPN)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

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本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

见附表23-1)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也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MPN计数是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一直稀释到将少量(如lm1)的稀释液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没有或极少出现生长繁殖。

根据没有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出现生长的最高稀释度,采用“最大或然数”理论,可以计算出样品单位体积中细菌数的近似值。

具体地说,菌液经多次10倍稀释后,一定量菌液中细菌可以极少或无菌,然后每个稀释度取3—5次重复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后,将有菌液生长的最后3个稀释度(即临界级数)中出现细菌生长的管数作为数量指标,由最大或然数表(见附录九)上查出近似值,再乘以数量指标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即为原菌液中的含菌数。

如某一细菌在稀释法中的生长情况如下;稀释度 lO-3 10-4 10-5 lO-6 10-7 10-8重复数 5 5 5 5 5 5出现生长的管数 5 5 5 4 1 0根据以上结果,在接种lO-3—10-5稀释液的试管中5个重复都有生长,在接种lO-6稀释液的试管中有4个重复生长,在接种10-7稀释液的试管中只有1个生长,而接种10-8稀释液的试管全无生长。

由此可得出其数量指标为“541”,查最大或然数表得近似值17,然后乘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10-5的稀释倍数为100 000)。

实验12 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及可溶性糖的保护作用

实验12  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及可溶性糖的保护作用
实验十二 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 及可溶糖的保护作用
【实验目的】
了解生长的极端温度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及糖 的保护作用。
【实验原理】
不良环境下植物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丧失,盐 类或有机物从细胞中渗出,而糖具有保护质膜 的作用。通过电导测量可测知物质的外渗,表 明植物受害的情况和糖的保护能力。
【器材、试剂与材料】
1. 实验仪器:电导仪, 电冰箱, 温箱, 水浴 锅, 烧杯, 量筒, 移液管, 试管, 镊子,10ml 针筒
2.实验试剂:蒽酮试剂:760 ml浓硫酸稀释 到1000ml,再加1g蒽酮,溶解后于暗处保存, 当日配制使用。 3. 实验材料:紫鸭跖草叶片
【实验步骤】
1、取紫鸭跖草叶片6张,重叠后用直径 0.5cm的打孔器打80个叶圆片,用针筒抽 气,蒸馏水漂洗后吸干,分别置于4个50ml 的小烧杯中,2个各放入25ml蒸馏水,另2 个放入25ml 1mol/L的蔗糖溶液,测量起 始电导值。 2、将含有水和蔗糖的小烧杯各一个置于冰 箱冷冻(<-5℃)处理30min,另一对置于 55 ℃的水浴中处理30min。
【实验步骤】
3、将上述4个小烧杯恢复至室温,用电导仪 测量其电导值。 4、比较处理前后电导值的大小,分析其原 因。
注意
2、试比较紫鸭跖草在低温和高温中受害的程
度及糖的保护作用大小。
3、说明这种测量方法的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势为6 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该 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R1”或“R2”); 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如果将该小灯泡接入丙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
示数为 0.3A ,电源电动势为 3 V 。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答案
(1)3 000
200
(2)强光照射时
外接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热点三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 3】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 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 当广泛的应用。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 分的原理图如图 3 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 R( 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 ) 和显示 体重大小的仪表 (实质是理想 电流表)组成。压力传感器 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1×107 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 R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 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 4.8 V,取 g=10 m/s2。
B.当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解析 激光是照在光敏电阻 R1 上,信号处理系统与 R1 并联,其
电压就是 R1 上的电压,当货物挡光时 R1阻值大,电压高,货物
挡光一次,就计数(货物的个数)一次,故B、D正确。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图3 请作答: 压力 F/N 电压 R/Ω 0 250 500 750 1 000 1 250 1 500 180 150 120 „ „
300 270 240 210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1) 该 秤 零 点 ( 即 踏 板 空 载 时 ) 的 刻 度 线 应 标 在 电 流 表 刻 度 盘 __________A处。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热点一 【例1】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制作的热传感器,一般体积
很小,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 精确度高。
(1) 如果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
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 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1)1.6×10-2
(2)50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1.(2016· 大连调研)(多选)如图4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 V,
它和灵敏电流表G的内阻均不可忽略,电压表V的内阻很大, 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 当R的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表示数I1=2 mA。根据以上信 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一、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二、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
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2.光敏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 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2) 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
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 中的温度为20 ℃(如图1甲所示),则25 ℃的刻度应在20 ℃的刻
度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图1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3)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大棚内温度变化,
请用图乙中的器材(可增加元器件)设计一个电路。
解析 (1)因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增大。故
电路中电流会减小。(2)由(1)的分析知,温度越高,电流越大, 25 ℃的刻度应对应较大电流,故在20 ℃的刻度的右侧。 (3)如图所示。
__________ Ω,强光照射时电阻为__________Ω;
(2)若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 5 kΩ,毫安表的内阻约为 100 Ω , 考 虑 到 电 表 内 阻 对 实 验 结 果 的 影 响 , 此 实 验 中 __________( 选填“正常光照射时”或“强光照射时”) 测得的 电阻误差较大。若测量这种光照下的电阻,则需将实物图中毫
________ W,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答案
(1)R1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0.69(0.66 ~ 0.72 均可 )
2.33(2.00~2.67均可)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安表的连接方式采用 __________( 选填“内接”或“外接”) 法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结合图乙知正 U1 2.4 V U2 常光照射时 R1= = =3 000 Ω ,强光射时 R2= I1 0.8×10-3 A I2 0.8 V = =200 Ω;(2)实验电路采用的是毫安表内接法,测 4.0×10-3 A 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当待测电阻远大于毫安表电阻时实验误 差较小, 所以强光照射时误差较大; 强光照射时采用毫安表外接 法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图4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A.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之和为0.5 kΩ B.电流表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100 ℃ C.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变大 D. 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ΔU与电流表示数变化
量的绝对值ΔI的比值不变
答案 ABD
答案
(1)小
(2)右
(3)见解析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热点二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例2】
为了研究光敏电阻在室内正常光照射和室外强光照射
时电阻的大小关系,某同学用如图 2 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得出两种U-I图线,如图乙所示。
图2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1) 根 据 U - I 图 线 可 知 正 常 光 照 射 时 光 敏 电 阻 的 阻 值 为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
这个人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1)由题表格知, 踏板空载时, 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300 U 4.8 - Ω,此时 中电流 I=R= A=1.6×10 2 A。(2)当电流 I′= 300 U 4.8 -2 20 mA=2×10 A 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 Ω I′ 2×10-2 =240 Ω,由表格可知,这个人受到的重力为 500 N,此人质量 为 50 kg。

高考模拟演练
3.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图6甲
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I关系图线。
图6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
器R1(阻值范围0~10 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00 Ω)、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2.(多选)如图5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图中虚线
表示激光,圆柱体表示随传送带运动的货物,其中 R1为光敏 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
图5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高考模拟演练
A.当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