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动课堂构建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动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陈瑛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1年第09期
“生动课堂”以学生特点、学生兴趣为起点,它倡导课堂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潜能,凸显个性,自我得到发展;它重视对话与合作,使问题得以协调沟通,发挥集体的力量;它关注课堂的生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如何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构建“生动课堂”的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课堂中倡导“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伙伴式”的生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与理解,使课堂成为平等对话的场所;其次,我们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在互助中学有所得,在互助中感受快乐,在互助中发现自我。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走进教室我们应把微笑带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好心情。
课堂上学生多惧怕老师,对老师存有胆怯的心理,不敢大胆发言,更不敢畅所欲言,因此,教师应把话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作为教师,你也不应该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指责他,相反你应投去鼓励的目光。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对学生动辄发脾气,一人犯错全班受罚。
教师本想树立自己的威信,殊不知更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二、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舞台扩大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而传统的语文教育脱离生活:阅读,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的妙要;写作,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源泉,只在写法上做文章,其结果必然与生活脱节,从而丧失语文应有的工具性。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的是《菜园里》,课前老师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白,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上课了,教师说:大家看,我们已经来到了“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学生答:想(兴奋、齐声)。
教师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身边的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的名字记错了。
读完了把小卡片拿到手上,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到座位。
(同学们纷纷到教室四周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又读了读身边的卡片)师: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名称(师拿起蔬菜,学生赶快举起了卡片,认得又快又响亮)。
教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生1:我刚才摸到黄瓜身上有刺。
生2:我知道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生3:西红柿红
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
)这堂课中,老师将教学明显地分为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将教学情景生活化。
课文中的生字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急于认识的朋友,学生认识了,欢快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
学生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对这些蔬菜有了新的了解,学生在“动”中,在“乐”中获得了知识,又通过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事例。
三、让教学形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无意识记忆还占很大的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口语交际”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使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训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