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8.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W>Y>X
B.元素的非金属性W>Y>X
C.Z2Y3、WX分别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D.X、Z、W的最高价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看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A.向10mL0.1mol·L-1FeI2溶液中缓缓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
SO-离子的溶液中通入NO2
C.向含有Na+、Fe2+、Cl、2
4
D.向5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1mL0.1 mol·L-1AlCl3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10.下列各表述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t1时刻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a点会降低
C.图3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D.图4表示Cl2通入H2SO3溶液中pH的变化
11.右图表示M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可以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
B.1 mol M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M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D.1 molM最多可以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2.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
+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SO-移向甲烧杯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2
4
D.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MnO4-+8H++5e-=Mn2++4H2O
13.25℃时,将不同尝试的二元弱酸H2A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设计反应后溶液的pH 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 <0.1
B.HA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将实验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2/c A c HA --变大
D.实验②所得溶液:()()()()22
c Na c A c HA c H A +--
=++ 29.(17分)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处理与利用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

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CO ,有利于PM2.5的排放。

已知如下信息:
(1)在一定条件下N 2和O 2会转化为NO 气体,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 和0.4mol CO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1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min 内
()37.510NO υ-=⨯mol·
L -1·min -1,则平衡后()n CO =___________mol ,关于该平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压强,平衡一定向右移动
b.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其它条件不变,若改为在恒压窗口中进行,CO 的平衡转化率比恒容条件下大
d.达到平衡后()()2=2NO N υυ正逆
(3)其它条件相同,tmin 时不同温度下测得NO 的转
化率如右图所示。

A 点的反应速度υ正___________υ逆
(填“>”“<”或“=”),A 、B 两点反应的平衡常数较
大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4)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H 4NO 3和NH 4NO 2两份溶
液,测得NH 4NO 2溶液中()
4c NH +较小,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0.1 mol·L -1NH 4NO 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常温下NO 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__ mol·L -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HNO 2的电离常数Ka=7.1×10-4 mol·L -1. 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b=1.7×10-5 mol·L -1)
30.(16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1)共生工程可以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并改善环境。

①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空气中SO 2浓度过高会加重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
b.SO 2、NO 2、CO 2的大量排放都会造成酸雨
c.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量排放可能引发光化学烟雾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低碳经济”都能改善空气质量
②发电厂产生的尾气中的SO 2可直接用氨水吸收,变废为宝。

若用15L 2.0 mol·L -1氨水充分吸收4480L 含10% SO 2的硫酸尾气(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充分反应后吸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③利用发电厂产生的SO 2制成以水为电解质的SO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该电池电动势为1.06V 。

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将发电厂产生的SO 2通入含有Na 2S 、Na 2CO 3的废液中可制得Na 2S 2O 3·5H 2O 。

通入SO 2过程中的现象是:通了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并析出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多;沉淀量逐渐减少并形成清液;停止通SO 2,过滤后母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得Na 2S 2O 3·5H 2O 晶体(提示:
22323
S SO S O --+=)。

上述过程中析出沉淀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调节废液中Na 2S 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时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 2S 2O 3·5H 2O 。

(3)FeS 2(结构与Na 2O 2相似)是Li/FeS 2高容量电池的正极材料。

制取高纯度FeS 2的方法之一是以 LiC1-KC1低共熔混合物为电解质,FeS 为阳极,A1为阴极,在2.49V 电压下电解。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阴极产物是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

31.(20分)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1)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 2+、Mg 2+、Fe 3+、Cl -和24SO -
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A 是__________,“母液”中除了含有Na +、23CO -、OH -离子外,还含有________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检验试剂级Na 2CO 3中 Cl -和24SO -
是否除尽,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a.HCl 、BaCl 2、AgNO 3
b.AgNO 3、HNO 3、Ba(NO 3)2
c.HNO 3、Ba(NO 3)2、AgNO 3
d.AgNO 3、HC1、BaC12
(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NaC1+NH 3+CO 2+H 2O=NaHCO 3↓+NH 4C1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所用到的主要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仪器口的链接顺序为a 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b ,实验时先向饱和NaC1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 3,再通入足量的CO 2,其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使CO 2更易被吸收
b.NH 3比CO 2更易制取
c. CO 2的密度比NH 3大
②将生成的NaHCO 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③该兴趣小组用右图比较C 、N 、Si 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H 2SiO 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
【选做部分】
共命制7道题,考生从中选择1道化学、1道生物、1道物理题作答。

32.[化学——化学与技术](未命题)
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氢、碳、氮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1)下列微粒基态的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a.N3-
b.Fe3+
c.Cu
d.Cr
e.C
(2)含氮配合物W的结构如图所示(配位键未标出方
向),请在结构图中用“→”标出W中所有在的所有配位键的
方向。

(3)C、H元素形成的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
子,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该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聚合物中C原子采取_________杂化。

(4)N和Cu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若该晶胞
的边长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g·pm-3。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H是一种新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A→B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鉴别有机物C与F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氯化钠
b.碳酸氢钠溶液
c.银氨溶液
d.氯化铁溶液
(4)写出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a. 含有一个苯环
b.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
c.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
d.显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