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出示洪秀全图片,介绍洪秀全。
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出示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活动:
活动目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活动程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结果。
2、展示材料,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材料二“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引自《洪仁玕自述》
用课件展示要点: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②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金田起义
【课堂检测】
1、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
A、创立了拜上帝会B、洪秀全决定订都天京
C、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D、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2、下列事件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的是:()
A、定都天京B、西征胜利C、进行北伐D、天京突围
3、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活动策略:探究与思考,启发与引导、合作与交流
活动评价:教师的口头表扬和认可,同学间的掌声以表示赞同和鼓励。
2、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综合建模】
北伐
西征全盛时期
东征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
重建核心
永安建制
最终失败天京陷落
教师小结,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2、金田起义
教师讲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先整体把握运动过程,再重点学习
分析课本材料,周天爵的一封信,这封信说明了什么?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2、永安建制
出示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3)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展示曾国藩图片及对其介绍,了解其人及湘军对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
8、李秀成领导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
1、失败原因
活动:
活动目的: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活动程序:
展示材料:
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课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型
新授
课时序号
上课
时间课标与ຫໍສະໝຸດ 教材分析内容标准: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核心概念:了解、知道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解析,确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
活动策略:探究与思考,启发与引导、合作与交流
活动评价:教师的口头表扬、认可,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4、北伐和西征
出示形势图,体会太平军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
出示天京事变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定都天京后生活上的腐化情况,揭示出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它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其性质是一次内讧。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整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教学评价
根据当堂测评评价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
阅读分析材料,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学情
分析
(一)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基础知识:9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
2、重点知识:90%学生能够掌握
3、难点知识:70%学生能够掌握
(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大部分学生课外知识不够丰富,对于涉及本课的了解不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B、最终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C、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D、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主张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带有宗教色彩
复备
(强调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重建领导核心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写成了《资政新篇》;提拔了一些新的军事将领,
合作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7、后期的防御斗争
(1)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了浦口、三河大捷;
(2)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