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7d2ae58fafab068dc024c.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页共7页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有可
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其原因为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 B 点时,其月相为
月,位于 D 点时,其月相为
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9.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第3页共7页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 理能力。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故答案应选 A、B、C、D 中的南、北、西方位无法判断。 答案:A 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题目给出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进 而来判断月相,由题意知日、地、月三者共线应为满月或新月;又因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故应为新月,答案 A 正确。 答案:A 3.解析:此题是根据天文现象来考查月相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月食出现在日、地、月 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才可能发生,故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故选 B 项。 答案:B 4.解析: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 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A 项为拂晓,B、D 项为黄昏 (农历十五、十六),C 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 B、D 项。 答案:BD 5.解析:本题是根据月相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对学生能力考查。根 据时间 7 月 5 日,日地距离应为远日点附近;因此时为满月,故天文潮应为大潮,故三者 都符合的顺序是 C 项。 答案:C 6~7.解析:此组题与科学探索相联系,考查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从而考查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6 题应选 D 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应与站在地球上看 月球类似,地球表面也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即白昼,故在月球上看地球应该有圆缺变化, 故本题应选 D 项。 第 7 题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故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应选 A 项。 答案:6.D 7.A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根据题意,此时上弦月位于上 中天;而上弦月黄昏时刚好应出现在观察者上中天,故由题知此时应为黄昏,观察者的位 置应为昏线。此题应选 B 项。 答案:B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审题最关键,本题的中心是比 “平常满月亮得多”;A 项月球位于近地点,观察距离近是可能的,C 项地球在近日点,月
小学科学 4.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后练习题
![小学科学 4.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4cc3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1.png)
一、选择题
1. 下列()可以测试人的反应速度。
A.翻拍手游戏B.拔河游戏C.讲故事比赛
2. 玩“抓尺子”游戏测试反应快慢时,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尺子是()。
C.
A.B.
3. 对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最有帮助的是()。
A.跑步B.打羽毛球C.看书D.睡觉
4. 在“抓尺子”的游戏中,我们没有用到的是()。
A.眼睛B.鼻子
C.手
5. 玩翻拍手游戏时,至少需要()个人。
A.1 B.2 C.3
二、填空题
6. 通过玩翻拍手游戏,我们可以测试_______。
7. 神经分布于人体的( )。
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和( );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和( )。
三、判断题
8. 我们玩“抓尺子”游戏时只需要用到眼睛和手两个器官就够了。
( )
9. “抓尺子"游戏中,我们只用到了手。
( )
10. 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睛等感觉器官。
( )
11. “抓尺子”游戏中抓住尺子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反应速度越快,和位置无关。
( )
12. 在这个游戏中,抓到的数字越小分数越高。
( )。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487dad0d233d4b14e6977.png)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487dad0d233d4b14e6977.png)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578fc0628ea81c759f578ca.png)
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_____。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_____到_____。
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_____。
4、月亮有_____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2.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3.“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4.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5.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6.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怎样的呢()A. 大--小--大B. 小--大--大C. 弯--圆--弯D. 圆--弯--圆2、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正确的是()3、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 ①③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5、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A.月貌B.月亮C.月相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四、问答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2、圆弯(缺)3、亮星4、月相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C2、B3、D4、B5、C6、B四、问答题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致读者】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
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的变化规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c26451b90d6c85ed3ac636.png)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一.选择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2.农历十五时的月相叫做( C)。
A.新月B.娥眉月C.满月3.上弦月是在一个月的( C )时候出现。
A.每月开头两天B.每月最后两天C.每月前十天左右D.每月后十天左右二.判断1.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的月牙。
(×)2.月相的变化没有规律。
(×)3.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农历的月初时,月球是圆的,以后就慢慢残缺下去,到月底时就看不见月球了。
(×)三.填空1.____月相____是指人们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2.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峨眉月,再变成___上弦_____月,然后是____上凸____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___满_____月,接下来依次是__下凸月____月、下弦月、__残____月。
3.看图,观察下列月相,你能给它们一下顺序吗。
你的排序是:A-F-E-D-B-C月相变化的规律班级: 姓名: . 一.选择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2.农历十五时的月相叫做()。
A.新月B.娥眉月C.满月3.上弦月是在一个月的()时候出现。
A.每月开头两天B.每月最后两天C.每月前十天左右D.每月后十天左右二.判断1.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的月牙。
()2.月相的变化没有规律。
()3.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农历的月初时,月球是圆的,以后就慢慢残缺下去,到月底时就看不见月球了。
()三.填空1.________是指人们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2.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________月,再变成________月,然后是________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________月,接下来依次是________月、下弦月、________月。
3.看图,观察下列月相,你能给它们一下顺序吗。
你的排序是:。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b42812daef5ef7ba0d3ccd.png)
)。
A.由亏到圆
B.由圆到亏
C.不变
4. 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弦月,农历上半月
B. 上弦月,农历下半月
C. 下弦月,农历上半月
D. 下弦月,农历下半月
5. 农历上半月,月亮的亮面在(
)。
A. 右侧
B.左侧
C.正上方
小题(2):C 为气室,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小题(3):鸡属于卵生动物。 【分析】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 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 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
二、判断题。
1.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
2. 月相变化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3. 月相的周期变化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我国的农历日期变化是基本符合月相变化的。(
)
4. 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故“ 梦 多答旱 ” 想案涝 社 办为:B。
【盐 团 法分碱 举 ,析地 行 用】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
弹综 了 极射合 一 少出治 次 的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
喷理 以 时瓜” “ 间等研 我 办;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a233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c.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卷一、选择题1.农历下半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先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2.农历正月十五的月相是()。
A.B.C.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是端午节晚上的月相。
A.B.C.4.一个学期中,我们多次看到月亮,看到的月亮的形状()。
A.都是圆形的B.都是月牙形的C.有规律地变化着5.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缺变为圆B.从圆变缺再变圆二、填空题6.随着月亮在星空中每天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我们看到它的_______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__________,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左右,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_________。
7.农历十五的月相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
8.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 ),直到满月,亮面在( );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 ),直到( ),亮面在( )。
月相成因示意图如图:9.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 )。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0.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大约需要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1.月球一会变成弯的,一会变成圆的所以有月相的变化。
( )12.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也有这样的现象。
( )13.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 )14.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 )15.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 )四、连线题16.将下面的月相和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满月新月上弦月下弦月盈凸月五、简答题17.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8.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六、综合题19.观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3fc71d941ea76e59fa04ae.png)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变化的形状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上上西西,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 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农历二十四~月末)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蛾眉月) 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满月) 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 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
前二句看似写景,实际写壮志未酬、彻夜难眠;后二句抒发豪情壮志。
)所写月相名不符实的。
例:“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
![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2a6ca27fd5360cbb1adb5a.png)
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_____。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_____到_____。
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_____。
4、月亮有_____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2.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3.“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4.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5.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6.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怎样的呢()A. 大--小--大B. 小--大--大C. 弯--圆--弯D. 圆--弯--圆2、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正确的是()3、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 ①③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5、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A.月貌B.月亮C.月相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四、问答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2、圆弯(缺)3、亮星4、月相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C2、B3、D4、B5、C6、B四、问答题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的变化规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c26451b90d6c85ed3ac636.png)
小学科学三年级《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一.选择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2.农历十五时的月相叫做( C)。
A.新月B.娥眉月C.满月3.上弦月是在一个月的( C )时候出现。
A.每月开头两天B.每月最后两天C.每月前十天左右D.每月后十天左右二.判断1.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的月牙。
(×)2.月相的变化没有规律。
(×)3.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农历的月初时,月球是圆的,以后就慢慢残缺下去,到月底时就看不见月球了。
(×)三.填空1.____月相____是指人们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2.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峨眉月,再变成___上弦_____月,然后是____上凸____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___满_____月,接下来依次是__下凸月____月、下弦月、__残____月。
3.看图,观察下列月相,你能给它们一下顺序吗。
你的排序是:A-F-E-D-B-C月相变化的规律班级: 姓名: . 一.选择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2.农历十五时的月相叫做()。
A.新月B.娥眉月C.满月3.上弦月是在一个月的()时候出现。
A.每月开头两天B.每月最后两天C.每月前十天左右D.每月后十天左右二.判断1.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的月牙。
()2.月相的变化没有规律。
()3.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农历的月初时,月球是圆的,以后就慢慢残缺下去,到月底时就看不见月球了。
()三.填空1.________是指人们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2.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________月,再变成________月,然后是________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________月,接下来依次是________月、下弦月、________月。
3.看图,观察下列月相,你能给它们一下顺序吗。
你的排序是:。
(完整版)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6f65618284ac850ad0242ef.png)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f04a6b4daa58da1114a10.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时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之处。
(填“相同”或“不同”)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
“十五”称为__________。
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下半月再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
5.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__________——圆月——__________——残月的过程。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填“大”或“小”)7.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__。
8.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__________的光。
9.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__________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___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不同。
二、判断题。
1.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2.月相变化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3.月相的周期变化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
我国的农历日期变化是基本符合月相变化的。
()4.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d130441711cc7930b71601.png)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广东卷和上海卷中曾考到了该知识点,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1999年上海卷)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图5—1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的成因及规律的理解。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a0725aa00b52acec7ca6d.png)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那天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蓝色表示暗面)()。
A.B.C.2.()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B.农历每月十五C.农历每月二十三3.下图中的月相出现的时间大约是每个月的()。
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C.农历廿二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新月到满月B.从满月到新月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5.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属于这天的月相是()。
A.上弦月B.下弦月C.满月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⑤③①②C.③②⑤④①7.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③B.③④C.①③D.②④二、填空题8.月亮有_____变化而太阳没有。
9.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_____。
10.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_____到_____。
11.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________,朔月,亮面在左侧。
(填“大”或“小”)12.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____。
13.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___之处。
(填“相同”或“不同”)1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15.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的光。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
三、判断题16.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98c3f31126edb6f1a10da.png)
月相变化习题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752c93227916888586d732.png)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一、填空题1.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
2.农历初七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农历十五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农历二十三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______________,“十五”称为______________。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_。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______________的部分。
5.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月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下半月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6.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_______________——圆月——_______________——残月的过程。
7.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______________之处。
(填“相同”或“不同”)8.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______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______________。
(填“二十三”或“初八”)9.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_______的光。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___。
10.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______________,朔月,亮面在左侧。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160ba3b7360b4c2f3f64a5.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到()。
(填“弯”或“圆”)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
4、月亮有()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
5、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6、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7、“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8、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9、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10、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三、选择题。
11、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
A. 大—小—大B. 小—大—大C. 弯—圆—弯D. 圆—弯—圆12、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B.C.13、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 ①③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4、月相变化周期大约是()。
A. 一年B. 一天C. 一个月1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月相B. 月貌C. 月亮16、把观察到的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四、简答题。
17、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月相【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故此题的答案是月相。
2、【答案】圆弯【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变化的规律习题口诀记忆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天空,东半边亮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广东卷和上海卷中曾考到了该知识点,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1999年上海卷)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案例探究[案例1]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图5—1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的成因及规律的理解。
知识依托:月相的成因及规律。
错解分析:对月相出没时间把握不准,导致判断错误;也可能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图①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前后;图②为凸月,出现在下弦月前满月之后;图③为蛾眉月,出现在下弦月之后;图④为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上弦月之后,故月相的出现时间顺序应为①④②③选C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示意,并在平时养成善于观察天文现象的好习惯。
答案:C[案例3]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图5—2),回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图5—2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没有掌握好。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
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第(3)题图中D点,日、月、地三者应为垂直关系,此时,应为小潮。
答案:(1)C 月食(2)B 西(3)垂直小●锦囊妙计月相的成因规律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反映,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联。
通过月相成因及规律的考查能考查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知识点为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复习备考应给予重视,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1.明确成因: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找准时间:判断有关月相成因及规律的知识,关键抓住时间:农历初几?什么时刻?3.抓住方向:月球的亮面与太阳的位置密不可分。
●歼灭难点训练1.★★★★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A.晨线上B.昏线上C.晨昏线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B.适逢满月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阅读图5—3,据此回答3~4题。
图5—3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6.★★★★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8.★★★★读图5—4,回答:图5—4(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其原因为。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和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故答案应选A、B、C、D中的南、北、西方位无法判断。
答案:A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题目给出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而来判断月相,由题意知日、地、月三者共线应为满月或新月;又因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故应为新月,答案A正确。
答案:A3.解析:此题是根据天文现象来考查月相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月食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才可能发生,故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故选B项。
答案:B4.解析: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B、D项。
答案:BD5.解析:本题是根据月相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对学生能力考查。
根据时间7月5日,日地距离应为远日点附近;因此时为满月,故天文潮应为大潮,故三者都符合的顺序是C项。
答案:C6~7.解析:此组题与科学探索相联系,考查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从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6题应选D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应与站在地球上看月球类似,地球表面也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即白昼,故在月球上看地球应该有圆缺变化,故本题应选D项。
第7题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故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
应选A项。
答案:6.D 7.A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题意,此时上弦月位于上中天;而上弦月黄昏时刚好应出现在观察者上中天,故由题知此时应为黄昏,观察者的位置应为昏线。
此题应选B项。
答案: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审题最关键,本题的中心是比“平常满月亮得多”;A项月球位于近地点,观察距离近是可能的,C项地球在近日点,月球得到太阳光照更充足;D气温低、气压高、空气容易下沉、大气能见度高。
只有B项满月不可能比其他满月时更亮。
根据题意,本题应选B项。
答案:B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示,大潮时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故此时应为新月;小潮时日、地、月三者互相垂直,且根据太阳的位置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故本题①③都正确,第3题选C项;第4题利用潮汐发电,涨潮、落潮时,潮水都能带动水轮机发电,一天之中有一次涨潮,一次落潮,故一天能发四次电,第4题应选D项。
答案:3.C 4.D5.解析:本题是一道对月球的综合考查题,要求学生对月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与其他没有关系,故本题只有B项正确。
答案:B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A项一轮明月应为满月而非新月;D项下弦月,月面应朝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答案:BC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审题是关键;A.月球的受光面积大小是不变的,而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视形状是变化的,C项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应为15天;D项从朔到望的周期应为半个逆望月,一个逆望月应从朔望朔。
故本题答案应选B。
答案:B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运动情况及月相形成过程的理解,进而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由图可知A点,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相为新月,此时,月球的影子可能掠过地球的向日半球而产生日食现象;C点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对应满月;月球可能在地球的背日方向上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而产生日食。
B和D的位置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为垂直关系,在B位置,太阳在月球的右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而D点太阳在月球的左侧,即月球的亮面朝左应为下弦月。
第(4)问题考查月相规律的应用,月相的周期变化与历法中的农历和七天为一星期有密切关系。
答案:(1)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日食(2)三者共线,地球位于中间月食月球有时在地球的背日方面通过地球的本影和半影(3)上弦下弦(4)农历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