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变体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蒂斯变体画分析
一、静谧的改革者
马蒂斯,1869-1954,出生于法国,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他与毕加索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

马蒂斯一开始接受的是传统的训练,他从临摹普桑、夏尔丹等前辈大师的作品入手,渐渐地受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

他选择引起轩然大波的野兽主义绝非一时之兴起,而是多年艺术试验的一次总结。

马蒂斯1904 年以前的画风很不稳定,但是已经表现出了用色强烈、造型夸张的趋势。

自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了《开着的窗户》和《戴帽子的妇人》两幅作品后,马蒂斯率领野兽派走上声名大噪之途。

1905年创作的《豪华、安谧和快乐》是对印象派学习的一个总结,使用印象派的点彩法,然而画面色彩鲜明大气,终结了对自然色彩的单纯模仿,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1905 年之后马蒂斯认识到印象派的色彩分解导致了形与轮廓的模糊, 使画面跳跃不定,不足以表现画家的情感, 不能实现“艺术是心灵的作品”的理想,并且,“这种小色点和科学用色无疑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奴役”,于是他更弦易辙,找到了一种更加直接的表现方法,透视规则和明暗手法逐渐被抛弃,代之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非洲艺术、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阿拉伯的装饰图案等的表现风格被大量运用。

在野兽主义之后,马蒂斯继续他的探索。

到1920年之前,马蒂斯采用各种自由的手法创造一种新的绘画空间,而且还经历了短暂的立体主义时期。

1907-1910年间,他在偏爱的人间天堂、黄金时代之类的享乐主义主题中探索线条、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绘于1909年的《舞蹈》,这个题材曾在《生活的欢乐》一画的远景中出现过。

1910-1913年间访问了西班牙和摩洛哥期间,马蒂斯创作
了他一生中最为丰富多彩的风景画,表现出对阳光和异国风情的热爱,而他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就开始在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就有《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1915-1917)、《摩洛哥人》(1916)等。

马蒂斯的立体主义绘画从未出现支离破碎的物像,他通过这些作品训练自己如何将物体几何化、简化,如何避免过分装饰化,《钢琴课》(1916-1917)就是他最具特色、最成功的立体主义作品。

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变化多样,皆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且每一种风格的终结都以一幅集此风格之大成的总结性作品为标志。

但总体来说,他的画面始终闪烁着鲜明华丽的色彩,展现着健康向上的、乐观的精神风貌。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


二、张扬与致敬
1、色彩
这幅《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作于1915年至1917年,马蒂斯像一个顽童一样,以德希姆《餐末甜点》为临摹对象,却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禁忌,将典型的马蒂斯风格色彩的完美重新诠释这幅画。

画面中央是大面积微妙变化的蓝绿色,一条黑色的上下行线将画面分成左右两块,蓝色的左右两侧是毫无关联的红色,他还以蓝色与白色、蓝色与黑色的拼接超现实地表现光影效果,瞬间打破了画面的真实感。

画面中大块的红绿并置因为尖锥结构的存在而处于一种强烈对比的稳定状态;而大面积的单色涂绘,排除了细致的描写,建立起一种抽象的色彩关系,是对写实色彩的背弃,创造和提炼出了色彩的自律原则,即颜色在绘画中不仅用来表现对象外观,而且还规定作品的结构,表达其观念。

在十九世纪,前卫派画家们已经放弃了那种为了模拟现实必须采用的老一套色彩,开始白由灵活地掌握使用色彩。

《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表现出的这种狂野、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的运用理念正是以扩大色域的平面性和抽象性的方式,激励张扬色彩的个性和感情,显示了艺术家的感觉、感情在色彩的全面精神意义中和谐发展的无
限可能性。

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领袖,提出了色彩完全自律的原则即色彩在绘画中不拘泥于用来表现自然的外观、规定作品的结构、直接表达眼中所见。

除此之外,不论用于何种目的,色彩都作为不受拘泥的要素而被使用着。

他之所以把桌布、柜子、叶子化成蓝色,没有什么更明确的理由,将窗帘一部分画成浅朱红、一部分画成肉色,是作为深受印象派影响的马蒂斯对自然主义的色彩使用方法最后的攻击。

印象派画家认为一向只用茶色和灰色表现的阴影部分也有多种多样的色彩,比如绿色(详见马蒂斯《绿色的线》),表现阴影绝不能想当然。

他尽可能地组成最大胆的色彩配合,只作为获得非常刺激的画面构成来处理。

2、透视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中西画法》中提及: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

文艺复兴的西洋画家虽然是爱自然,陶醉于色相,然终不能与自然冥合于一,而拿一种对立的抗争的眼光正视世界。

艺术不惟摹写自然,并且修正自然,以合于数理和谐的标准。

在马蒂斯的《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通过对于收缩空间的尝试,使其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它比印象主义者,甚至比高更所想的东西更奇特,更神秘。

对于印象主义者们而言,画面之整齐、对称、均衡、和谐是他们特色。

而马蒂斯通过对内部空间的限定,巧妙地抛弃了正轨的透视,但还是加上几笔点缀。

从本质上看,通过对色彩和线条的巧妙运用,马蒂斯已经试图在创造一个新的绘画空间了。

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大胆地忽略了很多原画所具备的在于静物上通过光影所体现出的透视,并且在暗面直白地使用黑灰色的色块表示阴影,这些都与马蒂斯大面积的使用色块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明显得反作用于透视上,最为明显的便是画上的静物,乍看下它们似乎悬浮于画中呼之欲出,但又确确实实
的给观者一种位于画中的平和感,这种矛盾中的宁静,很直观的反应出了马蒂斯追求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的思想。

马蒂斯曾在创作《红色的画室》时说过:“我们通过简化观念和形体从而走向宁静,这是我们唯一的理想。

” 马蒂斯不看重传统空间透视法的思想,同样体现在《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中,马蒂斯尝试着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透视方法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

这种颠覆了传统正统的透视的技法,表现了其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并且间接反映出马蒂斯最终想要营造的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

3、构图
构图是画的灵魂。

搞好平衡后,好的画作必然把观者的眼光吸引到画中三份一部份,然后画家对同一画题,利用形象、图案、光暗、颜色、虚实等手段,把你的眼光带到画其他部份,画家带你周游他想你看的细节,击发出你的感情和思想,达到他作画的目的。

在绘画作品形成过程中,构图有着与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

马蒂斯的变体画表面上似乎不存在构图上的问题,因为变体画这种在构图上类似临摹的方式,其实不然。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

在绘画中,“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

马蒂斯通过对于原画的组织和重铸,已体现他对于画作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马蒂斯就曾这样谈论过构图:“我所追求的就是表现??我觉得,人物面部流露出的激情中并不存在着表现,表现也不是通过激烈的动势来表达的。

我的绘画作品的全部安排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占据的位置,形象周围空白的空间,比例关系,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

构图就是为表现自己的感情有意识地使种种不同的因素依照装饰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

”由此不难看出构图在于马蒂斯心中的分量,构图是画家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愿望而选用的
其他语言媒介的融合、搭配、整理、统一。

而不同的组合构成蕴涵着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审美意向、艺术氛围及追求。

画中马
蒂斯用色彩剪贴形式来进行画面构图,他忽视一些原画具有的细节,并同时加上一些全新的部分。

对于前者,最为明显的是画中左下角的乐器和右下角的器皿,马蒂斯改变了乐器的朝向,并且忽略了器皿中植物的根茎;而后者则在衬布和窗外的静物上得以体现。

这样对于画面构图的改变,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使画面静谧沉稳的风格转化为刺激并且富有冲击力。

马蒂斯的风格是当时社会人的精神状态的反应。

打破写实风格,变为碎片、色块的拼接1840年摄影术的发明,马蒂斯绘画风格的改变与机械复刻时代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