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线夹发热原因分析与检修质量提升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张线夹发热原因分析与检修质量提升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1T08:03:17.07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1期作者:王军伟陈刚魏存金董小乐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线路负荷也在增加,从而造成线路满负荷或者超负荷的运行,导致输电线路经常出现耐张杆塔引流线央、耐张线夹加热的问题。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南县供电公司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线路负荷也在增加,从而造成线路满负荷或者超负荷的运行,导致输电线路经常出现耐张杆塔引流线央、耐张线夹加热的问题。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线路不能立即停电进行处理,所以会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调查,对引流线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带电处理;输电线路;线夹发热
耐张线夹用于固定导线和承受导线张力,并能利用跳线转角绕过绝缘子和塔身输送电能。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线夹发热紧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根据引流板发热部位缺陷等级判定故障时,采取带电作业处理或年度停电检修处理等措施,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这一事件的研究和分析,为输电线路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1引流发热的具体形式
输电线路导线引流发热的部位主要分三个:连接引流并沟线夹、螺栓连接的耐张线夹以及耐张引流线的本体发热。
而测温仪器主要就是红外测温仪。
依据《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的规定,导体连接的部位最高温度为 85℃左右;而导流设备相对温差值≥40% 时为一般缺陷,
≥85% 时为重大缺陷。
在线路处于负荷时,就要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引流的部位进行测试,通过多次测试发现有出现引流并沟线夹以及耐张线夹的高温度基本接近或者大于 95℃,相对温差值>40%。
2线路发热的检测过程
某供电局 110kV 输电路线,从 2020 年 9 月 10 日开始,基本处于高
负荷的运行,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对特殊线路派出维护人员,在 8
月 20 日下旬,红外成像测温试验在耐张塔跳线连接点,维修人员发现 9#
杆跳线二大侧型并沟线夹有明显的发热,最高温度达到 78. 2℃,环境温度为 30℃,设备的正常温度为 31℃,相对温度差的计算为 98. 9%,当测试负载线 78mW,电流 400 A;9#一个依赖于大侧杆跳线第一并沟线夹具有热温度明显的现象,达到最高点 148,环境温度为34℃,设备正常点的温度为 38℃,相对温度差计算为 97.2%,测试线路负荷 78 mW,电流 445A,根据以上紧急缺陷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实际的缺陷,该局于 23 日,维修人员继续 8#红外成像测温、爬杆在大二跳线相并沟线夹或发热试验,最高温度达到49.3℃,环境温度 29℃,正常温度的设备是 33℃,相对温差的计算是 78%,当测试负载线 40mW,电流 158A;9#取决于第一大侧杆跳线并沟线夹具有加热温度明显的现象,达到最高点 73.9,环境温度为 38.5℃,设备的正常温度 45.7℃,相对温度差的计算是 82%,测试线负载40 m W,电流 163A,在负荷降低但相对温度很高时,但作为负载提高热点温度会增加,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缺陷,否则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行。
3原因分析
3.1螺栓松动、发丝导致引流板发热
在风力的作用下,输电导线的微风振动较为频繁,持续时间一般可达数小时甚至数日。
在长期外力的作用下,螺栓连接部位会出现松动、发丝的现象,使杂质进入引流板内,进而因接触不良而发热。
3.2导电膏风干导致引流板发热
由于引流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因电化学腐蚀而导致接触电阻值增大,且引流板内的导电膏风干后会导致导电效果降低,部分螺栓锈蚀严重,最终引起发热。
3.3红外测温时选择的拍摄角度重叠
拍摄红外热图时,如果选取的拍摄角度不当,导致金具重叠,则易误判为引流板温度升高。
因此,在拍摄红外图片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并尽量在线路运行负荷较大时拍摄,因为此时的线路电流最大,引流板的发热现象也最明显。
3.4安装质量差:①不牢固接头的紧固件。
②安装时紧固螺丝上下平垫圈或弹簧垫圈,因膨胀和收缩的影响导致松散。
③连接前清洗线夹和线,没有涂电力复合脂,脂复合密封不好,使接触电阻变大,氧化发热入侵水分。
④铝导线与铜接触无铜铝过渡接头。
⑤夹具结构,线夹端口受伤断股。
⑥线夹与线径不配套,连接点前后段和导流能力不匹配的传输线。
⑦磁滞
涡流损耗的加热线夹结构造成的。
4改进措施及方法
处理过程中依次对该区域内导线表面脏污、金具自身缺陷、引流线断股以及线夹与导线压接工艺不良等隐患逐一进行排查,排除了由于导线表面脏污和金具自身缺陷引起的较少温升的可能性。
根据地区风速与零档线自身振动频率相接近时引起较大振动的原理,综合该地区风力等级记录,期间未出现较大风速,风速与零档线振动频率相差较大,由振动引起的引流线断股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经分析,该区域发热及放电造成引流线断股,如此恶性循环。
经进一步排查,挖掘了引流线断股引起较大温升的本质原因,抓住了“幕后真凶”——引流线与线夹压接工艺不成熟。
4.1金具压接、选材处理过程
选用型号、尺寸相匹配的引流线及四变二线夹;选用引流线为铝制材料,线夹选用铜铝过度材料;处理导线自身接触面,使用钢丝球打磨接触面,保证导线自身无脏污,并涂抹导电膏将引流线外表面清洁干净;处理耐张线夹压接铝管内壁,保证内壁清洁无异物;将处理好的引流线插入线夹的钢模中,使用压模机相邻两模重叠压接。
4.2导线压接与金具更换的质量标准
导线压接质量标准:压接模具应与压按管金具相配套,当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要求应做明显标记,不应错位。
穿线后的压接管放入下模前,应检查压接标记处于正确位置,压接管与压接钳的轴心相一致后再合上模。
铝(铝合金)压接管压接时液压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 63MPa,钢压接管压接时液压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 80MPa,施压时应使每模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后维持 3s~5s。
钢管相邻两模重叠压接应不少于 5mm,铝管相邻两模重叠压接应不少于 10mm,压接管压接后应去除飞边、毛刺,铝压接管应锉成圆弧状并应用细砂纸打磨光滑,钢管压接后必须全部做防腐处理。
压接过程中,压接钳的缸体应垂直、平稳放置,线材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压接型设备线夹安装角度朝上 30°至 90°时,与接线板连接好后应钻直径 6mm 的排水孔。
金具更换质量标准:耐张线夹、接续金具和接触金具的接触面应打磨干净,并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
导线与金具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固定牢固,受力均匀,不应使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
5结语通过对引流发热的原因机理分析,解决了钢丝绳加热的根本途径是从在线夹的结构改良螺栓拉伸夹具的使用,该方法适用于新的生产线。
其次,介绍液压线夹双接触面使用,该方法适用于新的生产线;螺旋线夹,适用于新的生产线;螺旋线张力连接电缆夹,适用于旧线改造技术。
热电阻丝应变夹,力求高纯度,在材料的选择锻造;结构比普通钢丝线夹尺寸好;
7.0级及以上的紧固螺栓。
此外,还应采用耐高温弹簧钢制造的碟形弹簧垫,以保证在长期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固力。
通过分析成功安装,带电导线分流器的实施,确保在通常的操作线的形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紧张排水加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岳嵩,常伟,李畅,杨浩.考虑接触电阻的耐张线夹引流板发热故障检测[J].电力电子技术,2022,56(02):59-61+96.
[2]黄双得.三起输电线路线夹发热原因分析[J].农村电气化,2021(05): 79-80.DOI:10.13882/ki.ncdqh.2021.05.026.
[3]颜涛,李学,王云辉,陈勇.架空线路耐张线夹典型故障分析[J].电工技术,2021(01):32-35.DOI:10.19768/ki.dgjs.2021.01.010.
[4]闫程博,郑广轩,朱贺,席风沛.500kV B 变电站线路耐张线夹区域异常发热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力设备管理,2020(06):52-5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