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案(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片段朗读,激趣导入
1、师有感情朗读
我们一起先看一段文字。

出示: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着招呼。

他被孩子们簇拥
着,来到了一口井前。

井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2、质疑激趣
⑴读到这样的文字,感受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⑵生质疑。

(根据回答板书)
(二)快速读文,初步理解
1、解疑
⑴ 过渡:这些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17课《梦想的力量》中揭晓。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争取把这些“?”都变成“。

”!(板书课题)
⑵ 生快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理解瑞恩梦想的产生。

⑴ 过渡:是啊!没有干净的水喝,会是一番怎样的状况呢?
⑵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

⑶生谈感受,引出瑞恩的梦想。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结合文章,感受瑞恩的品质。

⑴ 默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课文中哪些词语感动了你,划出来,用一两个词写出你的感受。

⑵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补充省略号,体会写法。

⑴ 瑞恩除了为地毯吸尘、擦窗户、捡松果、捡树枝,还做了哪些事?
⑵生汇报。

3、进一步感受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

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
⑵生汇报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过渡:梦想的力量使瑞恩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行动,这些坚定的行动带动了家人、老师、同学、周围的人以及社会上的人,甚至影响了世界!正如作者所说:“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2、出示“瑞恩的井”课外资料。

3、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和瑞恩一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播放“芭蕾女孩”的事例、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4、生联系自己实际交流感受、看法。

(五)作业
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有很多感触吧!出示课后练习(任选其
一):
1、写一篇读后感。

2、阅读为梦想奋斗的故事。

如《隐形的翅膀》
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案(2)教案概述:
本节课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阅读课文《梦想的力量》,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并初步理解梦想的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课文,并初步理解课文的意义。

2、学生能够总结出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形成对自己梦想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形成对梦想的思考。

2、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4、通过个案分析和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梦想的认识和追求。

2、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重点与难点:
1、通过课文理解梦想的力量。

2、运用课文,培养学生对梦想的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梦想的力量》的复印件。

2、教学PPT。

3、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梦想”。

2、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梦想的种类有哪些。

二、阅读课文(10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都有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课文《梦想的力量》,让学生认真阅读。

4、学生个人读课文。

5、学生小组内讨论,回答一些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梦想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三、整体理解(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回答一些问题:
(1)课文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3)课文中“用梦想引导自己走向成功的人多了去了。

他们用梦想的力量,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

”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讨论后,报告小组的答案。

四、个人思考与表达(20分钟)
1、教师提供一些素材(如图片、名言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2、学生个人思考,并准备好自己的表达。

3、学生逐个上台表达自己的梦想,并互相倾听。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鼓励与肯定。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梦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

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梦想的力量,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梦想。

通过小组讨论与个人表达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
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教师在讨论和表达环节需要更加引导学生,并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表达自己的梦想还有难度,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