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及反思MicrosoftWord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及反思MicrosoftWord
文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至上”,树立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宪法。

二、教材分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十六课的第一目。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律的特征、作用及其相关的专门法律。

这就为本节宪法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所以学好本框题知识也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伸。

另根据本课内容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利用百度搜索到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宪法的重要性。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各种搜集资料开展讨论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观察对比法:通过对各种图表材料的归纳类比,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那么,为什么说宪
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环节二、细读教材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84---P87页。

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查一查:从2001年至2008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
(3)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
(5)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
(6)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7) 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什么意义?
(8)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
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看视频,找不同(见课件)
学生看完视频,分组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在规定内容方面有什么不同,并指导学生填表,然后得出结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3、看材料,讨论问题
材料一:依据宪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据宪法第103条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依据宪法第11条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材料二:2003年5月14日,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建议书中提出,“国务院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仍在使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

” 经过审查,2003年6月18日,国家正式废除了与宪法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小组讨论: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2、阅读两段材料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环节四、展示点拨
环节五、检测评价:
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

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

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

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程,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

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

”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

”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1、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这一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五、盘点收获:
1、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形成本节课的整体知识结构。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心得体会。

(只要学生表现出思想上的点
滴进步,教师就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不同之处,体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增强了学生的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

2、本节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材料,充分地调动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发言。

这节课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并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使得课堂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比如:语言应进一步简练,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时间安排上应该更合理、更科学,思想教育应进一步落到实处等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作中,要努力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