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A . 勾当(dāng)面面厮觑(qù)庖(páo)官谮(zèn)害
B . 桑梓(zǐ)唯唯(wéi)连声商酌(zhuó)逞(chěng)辩
C . 趱(zǎn)行恃(zhì)才放旷嗔(chēn)怒恁(nèn)地
D . 怄(òu)气喏喏(nuò)连声带挈(qì)鳏鳏(guān)
2. (2分) (2019八上·渭滨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蹒跚苔痕锁屑诚皇诚恐
B . 丘壑踌躇洨河杳无消息
C . 镂空檐漏料峭巧妙绝仑
D . 狼籍佃户斟酌屏息敛声
3.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降落了。

B .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C . 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D . 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4. (2分) (2017九上·仪征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立春过后,冰雪融化,草木,还有各种花,都次第开放。

B . 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

C . 由于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D .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所有人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尤其是学校在大型活动或集会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以避免不发生意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共1题;共23分)
5. (23分)(2020·宿州模拟) 阅读说明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
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

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

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

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

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1)用“‖”在下面段落番号间划分这篇文章的结构。

①②③④⑤⑥
(2)选文介绍了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4)第④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 4第③段中加点的“据专家介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共5题;共54分)
6. (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固:本来)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顾:理睬)。

及寇兵侵其境,越人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意义。

①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②以为车固若是③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④及寇兵侵其境
(2)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

(两处)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4)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7. (7分) (2016八上·简阳期中)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并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2)
请谈谈你对本词核心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的理解。

8. (6分) (2017七下·邹平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
(3)
我亦无他,________。

9. (6分)(2016·随州) 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小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A曰:“A肉眼安识英雄?”操曰:
“休得过谦。

”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A 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A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A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1)
A是指________。

(2)
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10. (15分) (2017九上·吉林月考)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1)
【提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
【品对联】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

(3)
【言心声】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

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四、阅读 (共1题;共20分)
11. (20分) (2017七上·黄冈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母亲挡在窗前的动作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
(2)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选文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写作:
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

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题目:苦
要求:①先将文体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共1题;共23分)
5-1、
5-2、
5-3、
5-4、
5-5、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共5题;共54分)
6-1、
6-2、
6-3、
6-4、
7-1、
7-2、
8-1、
8-2、
8-3、
9-1、
9-2、
10-1、
10-2、
10-3、
四、阅读 (共1题;共20分)
11-1、
11-2、
11-3、
11-4、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