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流程
在工作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和矛盾。
当
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双方协商解决时,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就成为了重
要的解决途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
流程。
一、劳动争议调解流程
1、申请调解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认为存在劳动争议,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或街道设立的具有劳
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申请时应当提交书面调解申请,并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2、受理调解申请
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如果申请符合
受理条件,调解组织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会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3、开展调解
调解组织会指定调解员或者调解小组进行调解。
调解员会分别向双
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并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4、达成调解协议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组织会制作
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应当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项、调解结果和履行期限等内容。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
5、履行调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协议书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一方
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流程
1、申请仲裁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
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受理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
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
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组成仲裁庭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根据案件的情况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也可以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合议庭仲裁。
4、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仲裁庭在开庭审理时,会先听取申请人的陈述和被申请人的答辩,然后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和认证,并进行调查核实。
5、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6、作出裁决
仲裁庭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在审理期限内作出裁决。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
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7、送达裁决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会将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
事人。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如实提
供证据,遵守仲裁程序和纪律。
同时,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方式,了解其流
程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
过以上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流程有一个较为清
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