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是人类身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了解手的功能和作用。
2.让幼儿感受手的温度、柔软度和力量,并提高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掌握科学知
识。
二、教学内容
1.手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特点。
2.手的力量、柔软度和温度的感受。
3.手的各种动作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手势、手掌魔方、不同材质的球、洗手液、纸巾、盆子等。
2.幼儿准备:干净的手、好奇心、参与意识。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通过资料展示未知物体的一部分,让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然后再显示出来,
让小朋友认出是人的手,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
2. 感知环节
•让小朋友对比不同手部皮肤颜色,让小朋友发现不同肤色的人都有手,并且都是长得一样的。
•让小朋友自己摸摸自己的手,然后和同伴交换手,比较不同手掌的大小和手指的粗细、长度,让小朋友体验手的软硬。
•提供几个不同材质的球,让小朋友用手把球捏住,体验手的力量和柔软度。
•让小朋友戴手套,通过感知不同温度的水来感受手的温度变化。
3. 学习环节
•以手势、图形、魔方等形式展示手的各种动作和作用,然后让小朋友模仿手部动作进行练习。
•让小朋友用洗手液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为什么要洗手,在生活中避免细菌传播。
4. 巩固环节
•让小朋友用手拍手,模仿乐曲节拍,提高小朋友的手部协调能力。
•在活动丰富一些的时候,可以安排游戏环节。
例如,抛接球、串珠、涂画等,让小朋友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体会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感受各种科学现象。
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感官来解释“手”这一概念,让孩子们对手进行全面的感知和认识。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同时培养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