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靓《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1分)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
[北宋]李靓
①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
二州之赋贡与其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夥可识已。
___ ___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①,虔无有也。
疑其去京愈远,风化之及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
②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________'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
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
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
”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
③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
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
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事。
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
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②之矣。
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
④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
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
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
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
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③。
酒酣兴尽,交揖而退。
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⑤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注释】①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
②偃伏:这里用来比喻道德教化产生的影响。
③颣:疵病,缺点。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
A.虽然
B.以是
C.若然
D.于是
22.适合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一项是()(2分)
A.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B.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未学者。
C.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D.不得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
23.第③段结尾处再次将虔州与吉州作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24.与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答案:
(五)(11分)
21.(1分)A
22.(2分)D
23.(4分)答案示例:第③段结尾处针对文章开头所说的虔州不如吉州重风化、多君子、出重臣,指出书楼的建成将改变这一状况,虔州士人的德业将不逊于吉州,再次作比较,强调了书楼在教育风化上的作用,隐含着对温氏的赞扬。
评分说明:1点1分。
24.(4分)答案示例:从句式的骈散角度看,相对于文章其他部分用散句交代温氏书楼的建造、价值等,第④段画线部分用骈句写就,驰骋想象,目接胜景,抒发沾溉典籍、交接古人的读书之乐。
骈散句式的使用与其内容、表达方式、情感相匹配。
画线部分语言整饬有节奏感,具音韵之美,与文章其他部分形成错落,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评分说明:根据选择角度及赏析所体现的能力层次整体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