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及其练习

合集下载

必修一地理太阳高度角

必修一地理太阳高度角

A.23º26′
B.66º34′
C.90º
D.45º
⑵该地的纬度是--------------------------------------( D )
① 23º26′N ② 21º34′N ③ 25º26′S ④ 68º26′S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α
90 60 30
0
N
① ② ③
60
30
0
30
60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90 60
30
0
S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简便计算
α= 90°- 纬度差
(纬度差就是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相隔的纬度数)
例1.计算当地(大约42ºN)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71º26′
冬至日:24º34 ′ 二分日:48°
计算后思考: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间相差多少度?
46º 52′
90
60
30
●A
0
N
B
● 60
30
0
30பைடு நூலகம்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90 60
C
● 60
30
D●
0
S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际应用
1.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水箱
α+β=90°
集热管 β
调 节
α杆
例2.当地(42ºN)冬至日应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调整, 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A 16º34′
B 63º26′
C 40º
D 23º26′
2、房地产开发中前后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性知识总结及解题应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

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邮编054001.邮箱: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应特别注意区分。

例1.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

读图回答1~2题。

—c—a—b【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23° 26' N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应选a、d。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应选B.【答案】(1) a、d (2) B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⑤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

例2.假设M地( 0°,30°E)、N(23°26' S, 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H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耳和H 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 .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H NC.每年约有9个月H M>H D •任何时刻都有F M>H N【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

高中地理知识点:太阳高度角知识

高中地理知识点:太阳高度角知识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知识一、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角是我们观察太阳时的仰角,也就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

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角在一日内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正午(地方时为12时)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太阳的高度角达到最大值H,我们将此时的太阳高度角称为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1、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1)某时刻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此时刻太阳直射点A的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四周,随着球面的弯曲,太阳高度角递减,呈同心圆状分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2)日变化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直射点沿纬线移动,球面上各点的太阳高度角均不断发生变化,其大小取决于该点到直射点的球面距离。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1)某日的空间分布在上图中,A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即为该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同一纬线上各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A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A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随着球面的弯曲,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且与A点之纬度比较,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角也相差多少。

比较某日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须比较两点中哪点离太阳直射纬线近,近者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2)年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某地到太阳直射纬度的距离发生变化,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之变化。

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地所在纬线的时段,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增;反之,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若某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则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在夏冬至日达最大、最小值。

若某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则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达90°;在冬夏至日达到两次极小值。

3、特殊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1)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出现极昼的北极点,一日内太阳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地理纬度a。

高中地理精品试题: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高中地理精品试题: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1.正午太阳高度是A.一定大于0 B.是当地区时12点的太阳高度C.一定是90 D.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A.地方时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获得太阳辐射相同D.日出、日落区时相同3.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A.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B.5月1日,7月1日,3月1日,1月1日C.7月1日,3月1日,5月1日,1月1日D.7月1日,1月1日,5月1日,3月1日,下图为世界上某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简图。

回答4~5题。

4.可能表示赤道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5.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③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B.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①地正午太阳方向与④地相同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分别是A.b、d B.a、c C.d、c D.a、b7.图中四个地点按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A.b-c-d-a B.a-d-c-b C.a-b-d-c D.c-d-b-a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8~9题。

8.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9.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 C. ③②①D.③①②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是A.A B.B C. C D.D11.图中四点中,纬度由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ABCD B.CDBA C.DCBA D.CBAD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

读图,回答12~13题。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附答案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下面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A地经度为A.60°W B.60°E C.30°W D.30°E2.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答案】1.A2.B【解析】1.图中位于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时刻是0点,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可以计算出图中时刻为0点的经线度数是15°W。

结合图中的等份关系,一份是45°,则A地经度为60°W,A对。

2.结合前面分析,15°W时刻是0点,此时,赤道上与昏线的交点时间是18点,经度是105°W,与晨线的交点时间是6点,经度是75°E。

即从105°W向东到75°E是赤道上位于夜半球的范围。

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

所以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范围是20°W向东到75°E,经度差约是95°,大于90°,B对。

3.下图为某地某日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的光照图,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S 12° 6° NA.87°NB.81 °NC.78° SD.84°S【答案】A【解析】一天中太阳位于正南、正北时对应的地方时为0点或12点,0点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说明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太阳位于正南时太阳高度为12°,位于正北时太阳高度为6°,正南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该地应位于北半球;直射点纬度=1/2(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可求出直射点位于9°N ;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当地纬度为87°N ,A正确。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题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题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题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刻(当太阳位于最高点时)与地平线之间的角度。

它可以用来确定太阳的高度和太阳照射的强度。

要计算正午太阳的高度角,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h = 90° - φ + δ
其中:
h 是正午太阳的高度角(单位为度);
φ是观察点的纬度(单位为度);
δ是太阳的赤纬(单位为度)。

要计算δ的值,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δ = 23.45° * sin [(360/365) * (284 + n)]
其中:
n 是从当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的天数。

最后,将得到的δ值带入第一个公式中,结合现场的纬度值,即可计算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是在假设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且太阳在地球的赤道上方时成立的。

实际上,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偏心率接近0的轨道,太阳的赤纬也会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发生变化。

因此,以上公式只能提供一个近似值。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计算结果,可以考虑使用更复杂的模型。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太阳高度角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太阳高度角

专项训练试题:太阳高度角、单选题1. 下图左为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 H 坡)与地面坡度β之间关系示意图,图右为我国 某地(纬度为 30°N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于北京时间某日 12:40 根据正午时刻测得南坡不同坡面角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所绘制图。

据图判 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位于A. 10°N , 120°EB. 20°N , 120°EC. 10°N , 110°ED. 20°N , 110°E假设 H 是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T 是某地某日昼长。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 假设 H 是北半球夏至日新加坡 (1 °N )的正午太阳高度,则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为 H 值的天数有A. l 天B. 2 天C. 3 天D. 4天 3. 假设 H 为 4 月 10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则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为 H 值的天数最多的是A. 长沙B.雅加达 C. 里约热内卢 D. 开普敦 4. 下图是南半球某地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A. 70°B. 23°26′C. 20°D. 0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

聚热板可沿水平方 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据图回答下题。

5.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测试地的城市是A. 海口B. 上海C. 成都D. 乌鲁木齐6.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7.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

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

高考地理《太阳高度角》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太阳高度角》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太阳高度角》专题复习考点一用太阳高度角来判断位置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B.南温带C.0-23.5°N D.0-23.5°S2.北半球某地某日0时太阳高度角为2°,8天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

该地纬度不可能是()A.69°N B.69.5°NC.70°N D.71°N3.如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

读图,此日实验中学校园内(约36.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A.32.5°B.75.5°C.45.5°D.66.5°4.图甲为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H坡)与地面坡度β之间关系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某地(纬度为30°N)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于北京时间某日12:40根据正午时刻测得南坡不同坡面角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所绘制图。

据图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位于()A.(10°N,120°E) B.(20°N,120°E)C.(10°N,110°E) D.(20°N,110°E)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正午前后,利用1米高立杆开展日影长度观测活动,并在晴好夜晚利用象限仪开展北极星观测活动。

左下图是日影观测数据统计图,下图是北极星观测示意图,图中α为北极星仰角。

完成下列问题。

5.观测地所处的经度是()A.90°E B.120°E C.117°E D.123°E6.当地观测的北极星高度接近()A.29°B.37°C.45°D.53°考点二太阳直射点运动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微专题四地球运动微考点7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日光温室(下图)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农业设施,太阳光通过前墙透入,前屋朝向与前屋面角会影响采光性能。

当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不超过40°时,日光温室透光率较大且变化不大,采光性能较好。

青海省西宁市(36°37'N,101°47'E)的日光温室通常会在夜晚覆盖一层毛毡,在白天合适的时段揭开透光。

下表为西宁市冬至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南偏东50°左右B.南偏东10°左右C.南偏西50°左右D.南偏西10°左右2.为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各2小时范围内的采光性能,西宁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角应接近()A.16°B.24°C.32°D.40°图为用某手机软件查询我国某城市太阳方位的显示截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查询城市可能是()A.沈阳(42°N,123°E)B.北京(40°N,116°E)C.太原(38°N,112°E)D.拉萨(30°N,91°E)4.查询的月份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

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B.C.D.6.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D.始终保持不变下图所示,此刻弧线AMB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且A点的地方时为12:00,B点的地方时为0:00,M为AB线上的中点,该日M点的日出方位角为东偏南18°。

正午太阳高度经典习题

正午太阳高度经典习题

正午太阳高度经典习题正午太阳角经典习题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⑴②则表示的地点就是,推论理由就是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就是。

⑵这一天,太阳照射点的纬度就是。

⑶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地,这一天地球上发生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⑷④表示的地点是,判断理由是。

⑸该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h2为。

⑹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④①②③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24181260地方时(时)①②③④hh1h2太阳高度(0)2、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定居条件和环境条件明显提升。

请读右图,运用以下公式及有关科学知识提问9~11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oφ-δo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挑正值;δ为太阳照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挑正值,冬半年挑负值。

tan35°≈0.7tan45°≈1ta n60°≈1.732(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好了两幢商品住宅楼(上图),某户居民买了北楼一楼一层的一套房子。

答,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堵住的时间大约就是()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2).为防止纠纷,房地产开发商新建楼时,必须并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够被阳光轻易反射。

那么在两幢楼房间距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低约为()a20米b30米c40米d50米3、如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运行图”,正午物体影子朝向正北,回答下列题。

(1).下列所给纬度可能是该地的是()a.200nb.200sc.400nd.400s(2).该日太阳飘扬的方向就是()a.正东b.东南c.东北d.正南(3).如果此日以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则此日可通俗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1月1日p影长n地方时2m③24②④1812a060op‘‘时s①(日)400太阳高度甲乙间4、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杆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太阳高度。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考纲透析1.通过读图能正确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2.牢记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公式;3.能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确定楼间距、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等。

二、体验高考(2011年高考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7年文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3~4题。

3.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三、自建基础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与之间的夹角。

昼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2)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向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呈分布。

(3)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日出时,太阳高度为;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地时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日落时,太阳高度为。

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极夜除外)。

2.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值出现在,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冬至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

(3)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冬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即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就;什么时间太阳直射点向该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太阳高度就;反之,则相反。

等太阳高度角线练习

等太阳高度角线练习

11届文科培优班—等太阳高度角线(2011-1-11)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等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是: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最大为90°,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太阳高度呈同心圆递减,到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O度。

这样我们就得出,在直射点上太阳高度等于90度;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度;在直射点和晨昏圈之间的地区,即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O度,且离直射点愈近,太阳高度愈大。

例题一: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6__月23 日 4 时.(2)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___6660千米_____.(3)在图上画出晨线.例题二:右图为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回答1—3题。

1、E地地理坐标为( C )A. 70°E,10°N B .70°E,80°NC.110 °W,80°ND. 110 °W,80°S2、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 )A ①>②B ①=②C ①<③D ①=③3、此刻北京时间为(D)A.10:00B.14:00C.8:40D.15:20总结:2、等太阳高度图判读的基本方法:(1)等太阳高度线为同心圆,圆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由圆心向四周递减。

(2)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 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

(3)通过中心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

(4)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则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太阳高度角问题

太阳高度角问题
例9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1)-- (2)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4°45′
2.02H
1.7H

40°28′
1.18H
1.2H

35°21′
1.41H
1.1—1.2H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B、沈阳
C、成都D、海口
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D、6月22日21时
四.应用:
1.楼间距问题
楼间距应该考虑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影长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成反比)为了使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楼与楼还见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例1
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海口B汕头C上海D北京
例2
(2012北京高考题)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2.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赤道上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和两次最小值。

太阳高度试题及答案

太阳高度试题及答案

太阳高度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什么方向的夹角?
A. 地平线
B. 垂直线
C. 水平面
D. 经线
2. 在一年中,北半球的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纬线?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赤道
D. 北极圈
3.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A. 90° - 纬度差
B. 纬度差
C. 90° + 纬度差
D. 纬度差× 2
4. 太阳高度角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A. 气候
B. 季节变化
C. 昼夜长短
D. 所有以上选项
5. 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A. 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升高
B. 从日出到日落逐渐降低
C. 从中午到日落逐渐升高
D. 从中午到日出逐渐降低
答案:
1. A
2. A
3. A
4. D
5. B。

地理微技能04 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角(配课堂练习)Word解析版

地理微技能04 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角(配课堂练习)Word解析版

地理微技能四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角(讲义)一、太阳方位(一)正午太阳周年方位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永远在其南面;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永远在其北面;北回归线除直射那一天,也永远在其南面;南回归线除直射那一天,也永远在其北面;回归线以内要根据具体的日期,可推过二分二至日的时间推算直射点位置,一个月直射点走8°。

(二)太阳周日视运动——“三点定轨迹”1.日出日落方位【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除极昼极夜地区)【冬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除极昼极夜地区)2.太阳周日视运动——“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位置+正午方位【全球二分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南面。

故其轨迹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对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北面。

故其轨迹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三)极地地区的日不落直射点在北半球:极昼极夜地区的太阳就是正北升,正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极昼极夜地区的太阳就是正南升,正南落。

最低点为0时,太阳高度角最低;最高点为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特殊高度角的计算】极昼地区任一纬度一天中最大与最小的差=2*(极点与当地纬度的纬度差)(四)太阳方位与影子的朝向1.太阳是光源,影子的朝向与太阳光的方向是相反的。

2.直射时没有影子。

二、太阳高度角(一)太阳高度角在光照图中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注意】a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

(三)太阳高度角与影长影子长短的变化:影子的长短的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日变化:正午太阳最高,则影长最短,则日出→正午,影长缩短;正午→日落,影长变长。

年变化:(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纬度越高,正午时的影子越长)(四)太阳高度角的应用①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时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时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计算1.直射点的纬度+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90°2.直射点的纬度=1/2×(出现极昼的点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3.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4.寒带、温带: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2×黄赤交角热带: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2×该地的纬度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

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

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右图是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某地在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 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A.23°N B.23°26′NC.23°S D.23°26′S′(2) 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为:A.90°N B.67°NC.66°34′S D.67°S(3)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为:A.20°N B.70°NC.20°S D.66°34′S(解题思路)根据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得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为北半球;由公式1算出直射纬度=1/2×(43°+3°)=23°;由公式2算出: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90°-23°=67°;由公式3算出:43°=90°-(所求点的纬度-23°),得所求点的纬度为70°,因此答案为(1)A (2)B (3)B。

右图是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那么该地的纬度为。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位于热带。

据公式4得:88°-45°=2×该地的纬度,故答案为21.5°,另外该题也可用公式3计算。

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是。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点的经度值(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从图中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可知,最外侧的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为晨昏圈;中间的圆圈上太阳高度为23°26′;内侧的圆圈上太阳高度是66°34′;圆心是北回归线与0°经线(伦敦所在经线)的交点,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因此,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图中伦敦的地方时为12时,那么北京时间应为20时。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是23°26′,因此,北极点的位置应在中间的圆圈与伦敦所在经线以北的交点,那么A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是相对的两条经线,即A所在的经线为180°。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由直射点到C点太阳高度相差23°26′,经度差应大于23°26′,因此,C点的经度大于23°26′。

由图中B点的位置可知其在直射点的东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其影子指向甲。

答案:(1)从直射点向四周降低(2)夏至日(3)6月22日20时(4)180°(5)大于(6)A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A.70°E,80°NB.70°E,80°SC.110°W,80°ND.110°W,80°S2.①②两地的经度相同②③两地的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①>②B.①=②C.①<③D.①=③3.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70°E,纬度为10°N,E点与直射点太阳高度相差90°,纬度也相差90°,所以E点的纬度是80°N,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有极昼现象。

此图中北极点在E以南,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

由题干知,②地比①地纬度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远,太阳高度比①地小,即②<①;同理①③两地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此刻①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③地位于①的西侧,没有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因此,①地太阳高度大于③地。

答案:1.C 2.A 3.D例2:读南半球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9回答:(1)在图上方格内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2)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时的太阳路径,其中白昼最长的是。

(3)A路径代表月日,此日南半球昼夜,太阳自 (方位)升起, (方位)落下。

(答案:⑵C ⑶6月22日短长东北西北)练习:请读图3—3,运用以下公式回答4~5题。

图3—3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 35°≈0.7 tan 45°=1 tan 60°≈1.7324.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3),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C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5.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B )A.20米B.30米C.40米D.50米6.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 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1999年广东卷)( D )A.Htan(90°-38°)B.Htan(90°-38°-23.5°)C.Hcot(90°-38°)D.Hcot(90°-38°-23.5°)图3—9是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

据此回答6~7题。

图3—96.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 )A.30°N ,90°EB.16°52′N ,105°EC.23°26′N ,120°ED.36°52′N ,150°E7.此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 D )A.12:00B.13:00C.14:00D.16:00如图3—5所示,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

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34.7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间隔应该增大)图3—5洛阳(112°E ,35°N )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3—7),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此回答2~4题。

2.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D )A.23°26′B.35°C.66°34′D.55°3.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C ) 图3—6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4.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A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松花江正值第一次汛期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读图3—10,图中ED为昏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3—10(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A、B两地日出较早的。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4)为使地处32°N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这一天应将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之间的夹角α调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