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6上教案2郑成功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郑成功
教材简析
《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1、感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
2、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感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
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是否了解郑成功这个人?板书:英雄(红色粉笔)你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吗?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呢?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英雄有不同的类型,像同学们说的黄继光、董存瑞等属于战斗英雄,像岳飞就属于民族英雄(板书:民族),什么是民族英雄?就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为保卫民族利益立下伟大功绩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民族英雄,叫——,板书课题:郑成功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郑成功
(指导写“郑”不要误写成“邓”)
简介郑成功。
二、初学课文。
激发自读
本文倒底写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呢?
㈠提出自学任务
1.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2.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再默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郑成功哪些历史功绩。
㈡帮助自学
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会学的同学示范学得不好的同学。
2.出示重点生字词
奴役慷慨激昂霸道绵延
负隅顽抗犁耙锄镰融洽街头巷尾
3.放录音让学生纠正字音。
㈢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指读生字,读熟生字。
2.分节朗读,同时结合课文解释有关词语:
如“负隅顽抗”学生能大致说出即可。
㈢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上提出的问题。
2.让学生初步说出即可。
这一课的内容可以分为:
打算收复
操练海军
收复台湾
互赠礼物
发展生产
2.让学生先自我复述,再同桌同学合作。
3.提出要求进行指导:
要求学生在复述时候要注意整体的感觉,可以是简要的复述。
4.选代表复述,其他同学共同评议。
1、指导“描绘一个战斗的场面”
要求学生在写时要突出双方的一来一回战斗经过,写清过程,同时要注意其中的生动
性。
导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题目。
这个字写的时候要
舒展,下面是“巳”。
这个字的笔画较多,
左下面的是一道横。
布置作业
1.着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生字抄写本。
板书设计
郑成功负隅顽抗犁耙锄镰融洽街头巷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
教学目标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通过上节课朗读,大家能说说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些功绩吗?放“操练海军,绵
延十几里的庞大舰队,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的录像。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如: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
3.由上导入新课。
二、继续学习内容。
㈠感知“收复台湾”部分(4—6节)。
1.他在收复前做了哪此必要的准备呢?
2.边读边划出主要的词语。
3.指导学生读这部分。
对“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加以感知。
4.能大体地说说这节的描写呢吗?
(让学生说说即可,要求不必太高。
)
5.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呢?认真地读一下,读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
6.听录音读,让学生做出评价,再读学生照着自己的评价再去读课文。
7.指名读,集体再评议。
8.指导初步复述
这段的描写是一边写敌军的反映,一边写郑军的攻击,让学生边说边想着当时的情景。
9.再听录音再感受这一小节。
㈡感知“建设台湾”
1.他是怎样去建设台湾呢?
(大致说说即可。
)
2.指导初步复述。
按“欢迎”、“发展生产”、“办学”来理解课文。
先自我复述再指导名复述。
1.分析今天的台湾形式,让学生来讨论。
2.你打算怎样去收复台湾。
布置作业
1.小练笔
描绘一个你在电视等中看到的战斗场面。
2.初步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收复
郑成功台湾
建设
课后札记
本文结构严谨,叙事有详有略,结尾总结全文,便于学生理清脉络,概述主要内容。
然而教学时,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概括梗概,这让我很是费解!当我自己试图用语言来概括时发现,要在很短的时间思考之后,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概述也不是十分容易。
如此看来,很快抓住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仍要很好的训练,除了引导学生在读顺课文外,还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组织语言的时间,教师不急于得到答案。
同时,学生的用词用句可以不同,简洁的程度也要逐步训练。
我原以为三至五年级类似的训练已经够多了,其实遇到新的陌生的文章,尤其情节较丰富的文章,学生还是要能够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才能组织好语言,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才是有效的教学过程。
当然,对于情节丰富、事例较多的文章,我们不妨从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两个角度设计成填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