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实验过程中随白烟逸散掉一部分氧化镁。
方案三和方案四的装置如何改进才能使天平平衡?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小结
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烟等生成的反应,应该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天平才能平衡。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验中的现象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比原来的 铁丝重;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小林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
小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时瓶内压强过大冲开瓶塞
1细.砂现的象作:用白是磷:燃防烧止炸,裂产瓶生底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铜 + 硫酸亚铁 Cu + FeSO4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பைடு நூலகம்律解释的是( B )
A.m g水受热形成m g水蒸气 B.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 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三.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点燃
如:C + O2 == CO2 Fe + CuSO4 == Cu + FeSO4
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四氧 化三铁的质量。
2.蜡烛燃烧后变短了; 生成的CO2和H2O逸散掉了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 物的质量减小。 生成的O2逸散掉了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
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H2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O
O2


子 破裂 子
点燃
分析:石蜡 + O2 → CO2 + H2O
反应前:?、O 反应后:C、O、H
“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的汽 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 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 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 一谈你的想法?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5g酒精溶解在55g水中形成60g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大,这个反应不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2L氢气和1L氧气点燃课生成3L水 D.完全电解10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是10g
新 重新组合 分

新 聚集成 物

通电
H2O
H2+O2
通电
原子重组
五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宏观: 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
两个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目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一定 含有_碳__氢__元素,可能含有_氧__元 素。
如何解释
方案三:
在敞开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HCl + Na2CO3→ NaCl + H2O + CO2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产生的气体逸散掉。
方案四:
点燃
在敞开容器中:镁 + 氧气 → 氧化镁
点燃
Mg + O2 → MgO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现有一反应:A+B→C,有10gA和
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
则生成C的质量为
12。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 气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 不对
方案三:
方案四: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
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 么不相等呢?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 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在这个反应中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的个数 比是2 : 1 : 2
点燃
C + O2 === CO2
在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 是1 : 1 : 1
②宏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点燃
如:4P + 5O2 === 2P2O5
124 160
284
查得相对原子质量:P-31 O-16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本质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点燃
S + O2 == SO2
反应物:硫和氧气 生成物:二氧化硫
反应条件:点燃
(2)量的方面(即:数量和质量)
①微观:各物质间微粒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点燃
2H2 + O2 === 2H2O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
4P:4×31=124
5O2: 5×16×2=160
2P2O5:2×(31×2+16×5)=284
那么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磷、氧气以及生成的五 氧化二磷之间的质量比是 124 : 160 : 284
即: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 会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2H2 + O2 == 2H2O
条件

生成
(1)本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 件下生成水。 读物质名称
点燃
2H2 + O2 === 2H2O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读微粒个数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 成36份质量的水。
读物质质量
2H2:4
②每 168 份质量的铁和 64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后,生成 232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点燃
2.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符号表达式: P + O2 点燃 P2O5 4.结论: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m2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文字表达式:铁 + 硫酸铜 符号表达式:Fe + CuSO4
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
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
在内。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1)10g水加热成成10g水蒸气,该变化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不对
O2:32
2H2O:36
课堂小结
从一个化学方程式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各物质微粒间的个数比 ③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通过化学计量数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
点燃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①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是 铁 和 氧气 ,生成物是 四氧化三铁 ,反应条件是 点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