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构造课件(构造)超精简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 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 递给地基。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 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纵墙承重体系
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纵 墙组成。把大梁或楼板搁置在内、外纵墙上,楼 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 基。适用于对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以及 划分较灵活的建筑。
高度不小 于1.05m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板式梯段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明步(正梁式)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梁板式梯段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暗步(反梁式)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建筑构造
(二)定位轴线
是用来确定主要承重构件(墙、柱、梁)位置 及尺寸标注的基准。
定位轴线为细点画线。编号注写在轴线端部 的圆内。轴线编号用细实线圆 φ 8~10表示。
横向或横墙编号为阿拉伯数字,从左到右;
竖向或纵墙编号用拉丁字母,自下而上。注意 I、O、Z不得作轴线编号,避免与1、0、2混淆。
12
D
D
2-H
2-G
2-F
2
2-E
2-D
2-C
2-B 2-A
1-1 1-2 1-3 1-4 1-5 1-6 1-7 2-1
2-2
圆形平面图编号
5
4
径向宜用阿拉伯数字从
左下角开始,逆时针顺序编
写;圆周轴线用大写拉丁字
6
3
母自外向内顺序编写
B
A
8
1
2
7
C
B
折线平面图编号 A
6
12 3 4
5
墙体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体系
楼梯平台宽度
——指踏步边到内墙面距离(不含扶手宽度)。
不小于1.1m
建筑构造
梯井宽为 60mm-200mm, 公共建筑不 小于150mm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六、栏杆和扶手
要求—— 室内高度≥900mm; 水平段高度≥1050mm; 室外高度≥1050mm;
高层≥1100mm 儿童扶手高度:
500~600mm。
一幢民用
或工业建筑, 一般是由基础、 墙或柱、楼地 层、楼梯、屋 顶和门窗等六 大部分所组成。
基础: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 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
楼地层: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 隔楼层之间的空间。
楼梯: 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 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流之用。
过梁类型 特点
适用范围
构造要点
钢筋混凝 土过梁
承载能力强, 对房屋不均匀 下沉或振动有 一定的适应性
能适应不同宽度的洞 口,且预制装配过梁 施工速度快,是最常 用的一种
过梁两端伸进墙内 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240mm
平拱砖过 梁
优点是钢筋、 水泥用量少, 缺点是施工速 度慢
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 窗,洞口宽度应小于 1.2m。有集中荷载或 半砖墙不宜使用
柱 措施。
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 竖向钢筋一般用
外墙交接处
4φ 12,钢箍间距
不大于250mm
建筑空间的竖向组合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楼梯、电梯、台阶、坡 道以及爬梯等。
楼梯:用于楼层之间或高差较大时的竖向交通联系。 坡度较陡时称爬梯。 电梯:用于楼层之间的垂直联系。 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较大场所。 台阶:解决室内外地面的高差。 坡道:用于高差较小或有特殊需要时的竖向联系。
楼梯的组成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5.2 楼梯的组成和尺度
一、楼梯的组成:
1.楼梯段
楼层间的倾斜构件。每
个梯段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
不应多于18级。
2.平台
供休息和转换方向的水 平构件。有楼层平台和休
楼梯段
息平台(中间平台)。
3.栏杆扶手
梯段临空边的安全设施。
建筑构造
平台梁 栏杆扶手
平台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C
1B
1B
B
A
10A 1
2
12
A
10A 3
分数形式表示附加轴线编号,分子为附加轴线编号,
分母为前一轴线编号。1或A轴前的附加轴线分母为01或0A
组合较复杂的平面图定位轴线采用分区编号, 即分区号—该区编号
3-1 3-2 3-3 3-4 3-5 3-6
3-B
33-A 1-E1 Nhomakorabea1-C 1-B 1-A
2-J
第二节 建筑类型
建筑是提供人们工作、生活和活动所需的空间环境。 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一般有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和农业建筑。 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一)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别墅和公寓 (二)公共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体 育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运输建筑、纪念性等建筑。
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 (一)大量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场、医院等。 (二)大型性建筑:如大型办公楼、体育馆、火车站、航空港、博览馆等 建筑。
屋顶: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 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屋顶又是房屋的 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
门窗: 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 风。
除上述六部分八大构件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 分,如阳台、雨篷、台阶、烟囱等。组成房屋的各 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是两大类, 即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两端下部伸入墙内 20 ~ 30mm , 中 部 的 起拱高度约为跨度 的1/50
钢筋砖过 梁
外观与外墙砌 法 相 同 , 清 水 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 墙 面 效 果 统 一 ,口 但施工麻烦
钢筋直径6mm,间距小 于 20mm 。 钢 筋 伸 入 两 端 内 墙 不 小 于 40mm 。 用 M5 号 水 泥 砂 浆 砌 筑 钢筋砖过梁,高度不 少于5匹砖,且不小于 门窗洞口宽度的1/4
圈 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板 截面不小于
梁 和稳定性,减轻地基 处隔层设置,当地基不 120mm×240mm
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 好时在基础顶面也应设 主要沿纵墙设置,
破坏,抵抗地震力的 置
内横墙大约10~
影响
15m设置一道
构 增强房屋刚度、防止 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 最小截面尺寸为
造 房屋倒塌的一种加固 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 240mm×180mm ,
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过梁的分类
墙身
作用
加固
措施
设置位置
构造要点
门 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 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 门垛宽度同墙厚,
垛 安装
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 门垛长度一般为
字墙处
120mm或240mm
壁 使之与墙体共同承担 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 尺寸应符合砖规
柱 荷载和稳定墙身
体过长(如240mm厚,长 格而且应考虑到 超过6m)时,应增设壁柱 灰缝的错缝要求
纵墙承重体系
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纵 墙组成。把大梁或楼板搁置在内、外纵墙上,楼 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 基。适用于对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以及 划分较灵活的建筑。
高度不小 于1.05m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板式梯段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明步(正梁式)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梁板式梯段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暗步(反梁式)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建筑构造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建筑构造
(二)定位轴线
是用来确定主要承重构件(墙、柱、梁)位置 及尺寸标注的基准。
定位轴线为细点画线。编号注写在轴线端部 的圆内。轴线编号用细实线圆 φ 8~10表示。
横向或横墙编号为阿拉伯数字,从左到右;
竖向或纵墙编号用拉丁字母,自下而上。注意 I、O、Z不得作轴线编号,避免与1、0、2混淆。
12
D
D
2-H
2-G
2-F
2
2-E
2-D
2-C
2-B 2-A
1-1 1-2 1-3 1-4 1-5 1-6 1-7 2-1
2-2
圆形平面图编号
5
4
径向宜用阿拉伯数字从
左下角开始,逆时针顺序编
写;圆周轴线用大写拉丁字
6
3
母自外向内顺序编写
B
A
8
1
2
7
C
B
折线平面图编号 A
6
12 3 4
5
墙体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体系
楼梯平台宽度
——指踏步边到内墙面距离(不含扶手宽度)。
不小于1.1m
建筑构造
梯井宽为 60mm-200mm, 公共建筑不 小于150mm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六、栏杆和扶手
要求—— 室内高度≥900mm; 水平段高度≥1050mm; 室外高度≥1050mm;
高层≥1100mm 儿童扶手高度:
500~600mm。
一幢民用
或工业建筑, 一般是由基础、 墙或柱、楼地 层、楼梯、屋 顶和门窗等六 大部分所组成。
基础: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 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
楼地层: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 隔楼层之间的空间。
楼梯: 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 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流之用。
过梁类型 特点
适用范围
构造要点
钢筋混凝 土过梁
承载能力强, 对房屋不均匀 下沉或振动有 一定的适应性
能适应不同宽度的洞 口,且预制装配过梁 施工速度快,是最常 用的一种
过梁两端伸进墙内 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240mm
平拱砖过 梁
优点是钢筋、 水泥用量少, 缺点是施工速 度慢
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 窗,洞口宽度应小于 1.2m。有集中荷载或 半砖墙不宜使用
柱 措施。
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 竖向钢筋一般用
外墙交接处
4φ 12,钢箍间距
不大于250mm
建筑空间的竖向组合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楼梯、电梯、台阶、坡 道以及爬梯等。
楼梯:用于楼层之间或高差较大时的竖向交通联系。 坡度较陡时称爬梯。 电梯:用于楼层之间的垂直联系。 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较大场所。 台阶:解决室内外地面的高差。 坡道:用于高差较小或有特殊需要时的竖向联系。
楼梯的组成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5.2 楼梯的组成和尺度
一、楼梯的组成:
1.楼梯段
楼层间的倾斜构件。每
个梯段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
不应多于18级。
2.平台
供休息和转换方向的水 平构件。有楼层平台和休
楼梯段
息平台(中间平台)。
3.栏杆扶手
梯段临空边的安全设施。
建筑构造
平台梁 栏杆扶手
平台
模块五 楼梯与电梯
C
1B
1B
B
A
10A 1
2
12
A
10A 3
分数形式表示附加轴线编号,分子为附加轴线编号,
分母为前一轴线编号。1或A轴前的附加轴线分母为01或0A
组合较复杂的平面图定位轴线采用分区编号, 即分区号—该区编号
3-1 3-2 3-3 3-4 3-5 3-6
3-B
33-A 1-E1 Nhomakorabea1-C 1-B 1-A
2-J
第二节 建筑类型
建筑是提供人们工作、生活和活动所需的空间环境。 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一般有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和农业建筑。 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一)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别墅和公寓 (二)公共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娱乐建筑、体 育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运输建筑、纪念性等建筑。
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 (一)大量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场、医院等。 (二)大型性建筑:如大型办公楼、体育馆、火车站、航空港、博览馆等 建筑。
屋顶: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 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屋顶又是房屋的 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
门窗: 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 风。
除上述六部分八大构件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 分,如阳台、雨篷、台阶、烟囱等。组成房屋的各 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是两大类, 即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两端下部伸入墙内 20 ~ 30mm , 中 部 的 起拱高度约为跨度 的1/50
钢筋砖过 梁
外观与外墙砌 法 相 同 , 清 水 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 墙 面 效 果 统 一 ,口 但施工麻烦
钢筋直径6mm,间距小 于 20mm 。 钢 筋 伸 入 两 端 内 墙 不 小 于 40mm 。 用 M5 号 水 泥 砂 浆 砌 筑 钢筋砖过梁,高度不 少于5匹砖,且不小于 门窗洞口宽度的1/4
圈 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板 截面不小于
梁 和稳定性,减轻地基 处隔层设置,当地基不 120mm×240mm
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 好时在基础顶面也应设 主要沿纵墙设置,
破坏,抵抗地震力的 置
内横墙大约10~
影响
15m设置一道
构 增强房屋刚度、防止 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 最小截面尺寸为
造 房屋倒塌的一种加固 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 240mm×180mm ,
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过梁的分类
墙身
作用
加固
措施
设置位置
构造要点
门 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 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 门垛宽度同墙厚,
垛 安装
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 门垛长度一般为
字墙处
120mm或240mm
壁 使之与墙体共同承担 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 尺寸应符合砖规
柱 荷载和稳定墙身
体过长(如240mm厚,长 格而且应考虑到 超过6m)时,应增设壁柱 灰缝的错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