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
效率问题思考
□ 作者: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吴新博
▲ 本文得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

政府信息化作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认识层面、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进程,而且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公平效率结构政府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性时期,从广度上看,我们已经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到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由单纯追求经济方面的gdp转向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深度上看,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切身经济利益。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我国已进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信息化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