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衡)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 体,山体海拔高于当 地雪线
【重难全突破】
突破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环节 蒸发、蒸腾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主要影响因素 光照、温度、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 质(水域、裸地、绿地等)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 域面积、人类活动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 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突破2——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增加,不利于该地的降水增多,②错误;水汽含量减少, 会使该地降水减少,⑤错误。因此①③④正确,故D正 确。
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典题细研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 地中海。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 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 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 3 250 m3/s减少到2 450 m3/s。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3)影响下渗的因素。
突破3——水平衡原理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 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根据水平衡原理,一条外流河流域内某一段时期的水 平衡方程式为:P-E-R=Δ S,式中P为流域降水量,E为流 域蒸发量,R为流域径流量,Δ S为流域储水变量。
的径流量,即I和R1;该区域的水体支出主要是通过流 出该区域的径流量和从该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即R2 和O,根据水量收支平衡原理可知,R2+O=I+R1,即
R2=I+R1-O,故B正确。第4题,从水平衡的角度看,降水 量增加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外来水汽输送增 加、该地蒸发量增加,均会导致该地大气湿度增加,降 水几率增大,①、③正确;水循环速度加快,会导致输 送水汽的速度加快,水汽含量增多,大气降水几率增大, ④正确;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会使该地的水体支出
【重难全突破】
突破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 类型
补给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因素
分布地区
雨水 补给
①时间集中, 以夏秋两季 为主;②不连 续性;③水量 变化大
降水量的 多少、季 节分配及 年际变化
普遍,尤 以东部季 风区最为 典型
流量过程 曲线图
补给 类型
补给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流量过程
特点 因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
理利用(水平衡)
自然界的水循环 【知识·梳理自查】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 A_蒸__发__→ 内循环 B_降__水__
海陆间 循环
陆地内 循环
特点、作用
循环水量最_大__,对全球的热 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 得以再生
4.若某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原因可能有 ( )
①外来水汽输送增加 ②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
③本地区蒸发量增加 ④水循环速度加快
⑤水汽含量减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3选B,4选D。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I为
区域外水汽输入量,R1为流入区域的径流量,O为从区 域输出的水汽总量,R2为流出区域的径流量。该区域 的水体收入应为来自该区域的水汽输入量和流入区域
补给类型 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
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 区;地中海气候区;温
东部季风区
带海洋性气候区
补给类型 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
季节性 积雪
永久性 冰川
温带、亚寒带等冬 东北地区的河流 季有降雪的地区(俄 有季节性降雪,也 罗斯、加拿大等) 有雨水补给
分布地区 曲线图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多集中 在春季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东北地区 地形地势
补给 类型
补给 主要影 我国主要 流量过程曲 特点 响因素 分布地区 线图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补给
有明显的 季节、日 变化,主要 在夏季
气温变 化、积 雪和冰 川储量
西北和青 藏高原地 区
补给 类型
补给 特点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 自然环境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 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 析其主要原因。
【高考命题解读】
核心素养这么考 常见命题材料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认知:根据罗
讷河不同河段的地 区域图+文字材 知地析因究理的
形、气候特征推断 料
逻辑推理
河流水文特征
【考场解题建模】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
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 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 用。
(2)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 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罗讷河 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 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 成枯水期。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的水循环模式图,I为 区域外水汽输入量,P为总降水量,E为区域内蒸发量,O 为从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R1为流入区域的径流量,R2 为流出区域的径流量,W为空中水汽含量。据此完成3、 4题。
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I=P+E-O C.O=I+R2-E
B.R2=I+R1-O D.W=I+E-O
【高考命题解读】
核心素养这么考 常见命题材料 常用解题方法
综合思维:运用示意
图说明特定区域水 循环的特点及人类 活动对水循环的影
示意图+文字材 料
根据原理建立 因果关系进行 推导论证

【考场解题建模】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2)、(3)题,思路分析如下:
答案:(1)C (2)A (3)B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知识·梳理自查】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_地__区__差异

大洲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1)资源型缺水: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 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 (2)水质型缺水是因水体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型 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 临的难题。
【点拨】 1.新加坡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却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 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 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除南极洲外,_亚__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 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_巴__西__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 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_南__多_北__少,东多西少;夏 秋_多__,冬春_少__。
2.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_水__污__染__加剧,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内流区与外流区水循环类型的差异: 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 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点拨】 1.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盐碱化、 断流”的成因:
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⑤分别为降水、径流输入、蒸发、 径流输出、下渗。
2.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2.新加坡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及理由: (1)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 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 输送淡水成本低。
(2)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 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3)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 (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春季随 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大量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2)冰川融水补给:在高海拔地区,夏季随气温升高,高 山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汛期。在干旱地区,以冰川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多出现断流。
【点拨】图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据 此完成1、2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 )
①解决城市洪灾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2)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质条件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 (土壤质地) 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 响大
④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选C,2选D。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 道路逐渐硬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对降水量影响不大。故C 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 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 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 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 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故D正确。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
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Fra bibliotekD.湖水盐度增大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流量过程曲线 图
湖泊 水补 给 地下 水补 给
较稳定, 取决于湖泊与 对径流 河流的相对位 有调节 置及湖泊水量 作用 的大小
较稳定, 对径流 有调节 作用
地下水位与河 流水位的高低 关系
普遍 普遍
突破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典题细研磨】 (2017·全国Ⅰ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 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 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 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
发量( )
又称小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 非常重要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_动__态__平__衡__。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_地__表__形__态__。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 1.水循环不同环节的能量来源: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等环节是太阳辐射的结果;降 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结果。
从多年平均来说,流域储水变量Δ S的值趋于零。流域 多年水平衡方程式为:P0=E0+R0,式中P0、E0、R0分别代 表多年的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海洋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平衡方程 式可写为:P0=E0-R0,全球多年平均水平衡公式为:P0=E0
【高考准预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
城市化使地表硬化面积扩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剧 (城市内涝加剧),地下径流减弱,蒸发、蒸腾减弱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知识·梳理自查】 1.水体类型:
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_河__流__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 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3.河水的补给类型: (1)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_降__水__量__ 的变化相一致。 (2)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_气__温__的 变化相一致。 (3)以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全 年相对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