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公开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探究任务: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到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并分别画出来。
①读:大声朗读课文。
②找:在文中找到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③画:用“
”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
注意:建议用直尺辅助画线。 (2)学生大声朗读,并完成探究任务。 (3)汇报任务结果,说说发现,读一读对话。
说发现: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 3 次对话。 指名读:一个人读完青蛙的话,一个人读完小鸟的话。 2. 动画配音,聚焦对话。 (1)共学探究任务:观看动画,同桌合作,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青蛙,一人扮演 小鸟,给动画配音。读完探讨一下朗读技巧。
预设 2:第二组对话
青蛙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引用资料 3: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动画:青蛙笑着皱眉头,跷着二郎腿, 小鸟伸着一边的翅膀,很认真的表情。文字:文字框所示。) (2)同桌角色扮演 (3)汇报心得
“青蛙”:虽然这里是疑问句,但我觉得其实青蛙并没有疑问的语气,而是青 蛙就是很肯定小鸟在吹牛、在骗它,天就是没有小鸟说得那么大,就是只有井口那么 大。读的时候要强调“别”“不过”“那么”等词语,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小
预设:不一样。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三、理解寓意,拓展思维 1. 探究观点,理解寓意。 (1)观看动画,齐读配音。
齐读配音: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一半学生读青蛙的话语,一半学生读小鸟的 话语。
展示对话:读完后,对话框式展示所有的对话内容,突出对话中“弄错”这个 词。。 (2)探究观点。
①分配角色:同桌合作,一人选青蛙,一人选小鸟。 ②动画配音:同桌合作,“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 ③探讨交流:和同桌分享交流自己的朗读技巧。 ④朗读汇报:根据学习的技巧,同桌合作,再进行一次“对话”。
(2)共学心得交流 预设 1:第一组对话
青蛙 “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

。”小鸟回答说:“
。青蛙对小鸟说: 。”
(3)思考:你想做哪只青蛙,是那只“井底之蛙”?还是那只跳出井口的青蛙?为 什么?
四、布置作业 1. 给句子中加点字加拼音,再读一读句子。 (1)故宫真是大得很哪!( ) (2)小刚,你上周去的游乐园在哪里呢?( ) 2. 和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的想法,读好双方对话中的不同语气。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第二课时:
1. 回顾字词及故事内容。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和语气。(重点)
3. 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难点)
3.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 检查字词作业。 (1)检查字词作业。
(2)读一读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加点字。
井.沿. 口渴. 回答. 弄.错.
喝.水 抬.头
说大话. 坐井观.天 大得很哪. 无边无际.
2. 回顾课文内容。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中,青蛙和小鸟在争论 天到底有多大 。小鸟认 为 天无边无际 ,青蛙则认为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
二、角色扮演,聚焦对话 1. 自主探究,聚焦对话。 (1)出示自学探究任务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A.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B.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3.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小鸟和青蛙争论的是( )。 A. 天有多大。 B. 井口有多大。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B. 小鸟在说大话,天就是井口那么大。 4. 讲讲故事:小朋友,讲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吧。 5. 思考交流: (1)说一说:小朋友,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你 会怎么面对他?跟他说什么呢? (2)练一练: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6. 推荐阅读: 小朋友,《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像小青蛙一样目 光短浅、自以为是。你还知道什么故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吗?可以查一查。 推荐阅读:《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探究:小鸟和青蛙三次对话,争论“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 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认为小鸟弄错了, 小鸟认为青蛙弄错了。那到底谁弄错了?为什么?
明确:是青蛙弄错了。 探究:青蛙为什么会弄错呢? 联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拿着手边的纸,环成万花筒的样子,去看黑板。老
“青蛙”:青蛙依旧觉得小鸟在骗它,它认为自己每天、每年、每月、每时、 每分都坐在井里,自己绝对不可能弄错。读的时候,“天天”这个词语可以拉长并重 读,读出青蛙的自信。
“小鸟”:小鸟跟青蛙解释后,青蛙仍旧不听,小鸟就很无奈了,这里要读出 小鸟无奈的语气。 (4)启发思考: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它们的笑是一样的吗?
课题
坐井观天
课时
第 2 课时
1.内容分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
级上 册第五单元 第 12 课,根据《庄子·秋水》相关内容改写,是一篇 经典 的
寓 言 故事。小鸟为了找水喝,停在井沿上,与坐在井底的青蛙发生了关于“ 天
究竟多大”的争论。小鸟说天大得很,青蛙却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认为小
鸟的语气。 “小鸟”:小鸟这里在跟青蛙解释天有多大,读的时候要强调“无边无际”,
读出要读出小鸟认真解释的语气。
预设 3:第三组对话
青蛙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引用资料 4: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动画:青蛙摆手,一脸自信,小鸟一脸 无奈。文字:文字框所示。) (2)的观点。
第 6、7 段:小鸟和青蛙的第三组对话,青蛙自以为是,小鸟十分无奈,
青蛙表示自己不会弄错,小鸟建议它跳出井口看看世界。
故事末尾戛然而止,没有交代青蛙是否会跳出井口,借小鸟的话来启发
大家:只有让青蛙跳出来看看天究竟多大,这场争论才会有个结论。
文章主要内容为三组对话,适合学生在代入角色朗读中了解青蛙和小鸟
师提问学生是否能看到全部的黑板,了解是因为纸筒壁的遮挡,而导致看不到全 部的黑板,从而理解青蛙是坐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眼里的 天,是井口围绕起来的天,并不是真的天。 (3)理解寓意。
探究: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这是一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底,被井壁挡住了视 线,所以看不到真正的“天”,却还盲目自大,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天”。 探究: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我们不能像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 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探究:青蛙因为在井底,所以看不到真正的天,那怎么才能让青蛙看到真正的 天呢? ——青蛙跳出井口后,才能看到真正的天。 (2)出示动画,探究“青蛙跳出来之后” 引用资料 5:出示动画,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之后,在井底蹦了很久,终于蹦出水 井。青蛙看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它一脸吃惊。接着,青蛙又开心地蹦了起来,这时候, 微风吹过来,青蛙一脸享受的样子,一朵小花随风飘到它的鼻尖。 探究:假如你是这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会想什么 呢?同桌合作完成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1)引用资料 2: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动画:小鸟飞呀飞,脑袋上冒汗珠,看 到一口水井,飞到井口,站在井沿。青蛙疑惑地看着小鸟。文字:文字框所示。) (2)同桌角色扮演 (3)汇报心得
“青蛙”:青蛙的话是一个疑问句,我觉得这里语调可以上扬,要读出青蛙疑 惑的语气。
“小鸟”:小鸟飞了很长的路程,可能飞过了很多座大山,飞过了很多片草原, 飞过了很多座村庄……飞了一百多里才到达这里,飞得特别累、特别渴。我觉得读的 时候可以拉长语调,读出小鸟的累。
鸟在说大话。小鸟无奈,只好请青蛙跳上来看一看。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
第 1 段:交代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不同位置,为后面故事的展开作铺垫。
第 2、3 段:小鸟和青蛙的第一组对话,一问一答,小鸟说自己“飞了一
百多里”,超出了井底青蛙对世界的认知,所以有了它们的第二组对话。
第 4、5 段:小鸟和青蛙的第二组对话,青蛙一叹一问,小鸟反驳,双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