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心得共享
浅谈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策略
◎霍中飞
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感受:中职学生教学难、
教育更难,和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更喜欢与老师对着干,表现出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立的心理状态或情绪反应,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

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应正确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而采取有效的疏导策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中职学生好奇心极强,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容易感情用事。

这也是因为他们在初中时大多数成绩不够好,因此被很多人带上有色眼镜对待,这使得他们做事更容易情绪偏激,消极冷漠,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低,逆反心理强。

二、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
1.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这个时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会引发很多的矛盾。

因为这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喜欢用自己的眼光评判对错是非,处处要体现自己的存在,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一旦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抵触情绪,看问题容易偏激、极端,从而产生逆反心理C
2.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内容、形式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比如抽烟、喝酒、打群架、上网打游戏等都可能影响好奇的中职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逆反心理。

3.家庭教育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根本环境,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

首先,家长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等教育方法,或者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都容易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

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又找不 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表现出不满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父母长期产生的分歧、争吵、感情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严重的会使孩子的内心产生焦虑、心神不宁等。

三、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在青少年时期出现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如果能加以正确的利用和疏导,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尊重学生。

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扬和鼓励。

教师要积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

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亦是如此,所以教师应该平等合理地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比如张同学成绩不太好,但是他的体育成绩特别好,常在运动会中为班级争光,老师就应给与适当的鼓励,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再恳切地提岀希望,激发他们的潜能,做到全面发展。

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懂得欣赏和赞美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及生活和家庭状况,让学生感觉教师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C
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重的班级,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都有利于学生逆反心理的转化。

所以,班主任应多组织活动,让学生互相沟通.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提升品德,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4.重视心理辅导,控制逆反心理。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多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

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心理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心理情感得到正确的抒发,比如将不良情绪利用感情倾诉、自娱自乐、体育运动等方式释放出来。

当然,对宣泄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做到既不违规又不压抑自己。

5.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艺术。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长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特殊发育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多关注、常沟通,适当地给孩子自主权,并合理地加以引导c同时要注意多和学校老师沟通,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总之,我们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和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社会、自己与逆境。

改变学校、社会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好相互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自尊自爱自强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32)椒帀冬巧2019年第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