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
一、原子概述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构成分子和所有化学元素的最小单位。

原子由原子核和环绕其周围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了质子和中子,而电子则在核外的特定轨道上运动。

二、原子核与电子
1.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 电子:带有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不同的能级和亚能级。

三、原子的性质
1.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的质量决定,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3.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相同数量的质子)但不同质量数(即不同数量的中子)的原子称为同位素。

四、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表中元素按照周期(横行)和族(纵列)分布,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位于同一族。

五、化学键
1.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
化学键。

六、原子的化学反应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或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从而参与化学反应。

化学
反应遵循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七、原子的表示方法
1. 元素符号:一个或两个字母的符号代表一种元素,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数字表示一个化合物的组成。

八、原子的分类
1.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容易形成正离子。

2.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容易形成负离子。

3. 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九、原子与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分子可以
是同种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十、原子的测量
1. 原子半径:原子的大小可以通过原子半径来衡量,它是指原子核与
最外层电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2. 电负性:表示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电负性高的原子更容易吸引电子。

总结: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带正电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性质和行为决定了元素的化学
性质,而元素周期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地理解和预测元素性质变化的框架。

通过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