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作升级】 17.课文中为了表现母亲的特点,不少地方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你也用这种写法写一 个片段,表现你的母亲或其他亲人的某个特点。(200字左右)
⑪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很难吃到柿子。但是,父母很好 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 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⑫岁月倏忽而逝,如今,我已迈入中年的门槛。柿子还是那个柿子,我依然百 吃不厌,视若珍宝。母亲为了让我吃到新鲜的没有农药的柿子,总是不顾劳累,在园 子里忙忙碌碌。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不迭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用私家车,给 我捎柿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 B.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C. 十二、三岁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 D. “预习完《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了吗,同学们?”郝老师走进教室问道。
6.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文中所记的事情看来极为平凡,实则非常典型。 ②诸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日常小事,体 现出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 ③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选择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 劳”作为重点来写母亲的一生。 ④我们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⑤在写了这一层意思之后,作者的目光又突破家庭的范围,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写母亲 ,表现母亲平凡中的伟大。 排序:__③__①__②__⑤__④______(只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 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未了的柿子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文章的标题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柿子、母爱有关,奠定了温暖的感情基调。 B. 文章运用插叙手法,由看到柿子引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避免了叙述的单调。 C. 第⑧段中的“磕磕绊绊”指“我们”对报纸上的字虽然不全认识,但能顺着读下 去。 D. 柿子营养丰富,甜腻可口,吃法多样,伴随“我”度过了童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 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整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母亲说,娘知道 你们都爱吃柿子,所以就和你爸多种了几棵,预备你们回来好好吃。
③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 灿若星辰。我伸出手,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2月下午9时18分22.2.121:18February 1, 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年2月1日星期二9时18分36秒21:18:361 February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下午9时18分36秒下午9时18分21:18:3622.2.1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 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 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 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 可宝贵的财产。
⑦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 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 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 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⑧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 柿子,我们哥几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 。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学习速度各个精进,还没 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8.“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 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现文 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 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得到升华,主题得到深化 。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 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 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 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 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第二单元
7 回忆我的母亲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
(因为 因此)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
,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 差役的. 横蛮,逼得母亲和父 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shú,光绪三十一年
(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澄澄的柿子比作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的星辰,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柿子成熟时的情状,表达了“我”对柿子的喜爱之情。
(2)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 不. 迭. 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用私家车,给我捎柿子。( 赏析加点词语)
“忙不迭”形容十分匆忙的样子,用在此处,写出了母亲为了让“我”尽快 吃到新鲜又成熟的柿子而忙碌张罗的情状,表现了浓浓的母爱。
7.请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 ①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她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 勤劳的习惯;③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4.除了关爱儿女之外,文中的母亲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示例]①教子有方:母亲用柿子来激励孩子努力学查数和读书认字。②勤劳能 干:母亲能变着花样加工柿子来改善生活。③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母亲常 常拿出自家产的果蔬接济大家。
15.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12.第⑥段中,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弥足珍贵”的仅仅 是柿子吗?结合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弥足珍贵”的不仅仅是柿子,还有那一段充满母爱的童年岁月,“我们” 为了获得母亲奖励的柿子而努力学习查数和认字的岁月。
1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 若星辰。(赏析修辞手法)
⑤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 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 不急,还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 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⑥童年时期柿子树仅有一棵,但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 想来,它是那么的弥. 足. 珍. 贵. 。
(3)任务三:写“小议论”——泽泽鞠躬、护士答谢,均源于一颗感恩之心。围绕“ 感恩”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小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
[示例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为了擦亮蒙尘的 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为了将无以为报的付出永铭于心。让感恩成为一种 自觉! [示例二]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情感。心有感恩的人,胸怀宽 阔,会自觉予人相助;不会感恩的人,心怀冷漠,若这样的人多了,社会会变得 冷酷无望。心怀感恩需从小做起。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 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 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 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在“母 亲”前面加“由于”)
(2)任务二:整理“对联”——从下面收集到的六个句子中精选四句,整理出两副对 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①良医有术救危人 ②雨露滋润笑春秋 ③快刀无声除病患 ④还与高堂万重恩 ⑤丹心可治病解痛 ⑥借得大江千斛水
对联一:上联——快刀无声除病患 下联——良医有术救危人 对联二:上联——借得大江千斛水 下联——还与高堂万重恩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溺死 迁徒 惨痛 瞩目 B.荣辱 私塾 碾转 聊叙 C.劳碌 衙门 逊色 不缀 D.慰勉 妯娌 竭力 发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 他年纪不算大,然而经年的忧虑和劳.碌.,逼得他几乎像一个衰弱的老人了。 B.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即使别人不理解,他也任.劳.任.怨.。 C. 生活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吃苦,为. 富. 不. 仁. ,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D. 那时候,老王家的日子虽然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子的身影,我仿佛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 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④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资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 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 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
9.第三段加点词“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不能。 前者表示已过去,后者表示现在和未来,不能互换。
10.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此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两个“能做到的”表达了作者对实现“使和母亲 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好日子这一愿望的坚定信念。
(2021·福建福州长乐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①内容上:赞美母爱的伟大,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升华文章的主旨; ②结构上:照应文章的标题《母爱浓浓柿子香》,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
(1)任务一:制作“邀请卡”——以班委的名义,制作一张邀请卡,邀请家长参加本 次活动。
尊敬的家长: 时恭请光临指导。
邀请卡
“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届
五班班委 ×年×月×日
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差(.2役)语(段ch中ā)“i 东横.挪蛮西(借hè”n)的g 意私思(s是hú_)__塾_指__到__处__挪__借__钱__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因为
⑨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 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⑩其实,柿子用途并不单一,除供鲜食外,母亲还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 叶茶、柿醋、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 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