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 背景。

-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 成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3. 意义。

-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它在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 原因。

- 袁世凯的实力:袁世凯手握重兵,他所代表的北洋势力是当时国内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 革命党人的妥协:
- 一方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面临着财政困难等诸多问题。

- 另一方面,一些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能够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所以愿意与他妥协。

- 帝国主义的支持: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局势的政府,他们选择支持袁世凯,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2. 过程。

-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

- 孙中山辞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 袁世凯当选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1. 颁布。

2. 内容。

-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三权分立:
-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 这样就构建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国民权利:
- 规定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3. 性质与意义。

- 意义:
-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 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