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课教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课教案(无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上承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魏晋
南北朝时期,下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宋元时期,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史的隋(581-618)、唐(618-907)两个朝代。
本单元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学艺术等方面,构建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及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可见,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二、学生分析:
四、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
术支持
导入复习
出示本单元目录
和单元线索
让学生回忆本单
元每课的知识点并
回答。
学生按照
老师要求回
忆本单元每
课的知识点
并回答。
(其
中四个学生
到黑板上分
别展示第一、
第二、第三、
四、第五课的
小目录即主
要内容)。
PPT
展示本
单元目
录和线
索,以便
于学生
从整体
上把握,
从而激
发学生
探究知
识的热
情。
讲授复习1》提出问题:隋朝
繁荣的史实?在学
生回答的基础上展
示:
1)统一天下;(时间、
历史意义)
2)经济繁荣;(措施、
表现)
3)开通大运河;
4)制度创新:开创
三省六部制;开创科
举制。
1、根据老师
提示,找出关
于隋朝的知
识要点,归纳
整理,形成知
识体系。
2、隋朝的灭
亡与大运河
是否有联
系?该如何
评价大运河
的开凿?(通
过小组合作
学习,培养学
生团结协作
的精神,提高
学生竞争意
识,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
情。
)
PPT制
作,展示
史料分
析
2》提出问题:唐朝繁荣与开放的史实?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老师
的引导下,学
生归纳并回
答:
1)经济繁荣
的史实:①农
业发达:改进
曲辕犁、发明
筒车②手工
业发达:唐三
彩是世界工
艺珍品,越窑
青瓷、邢窑白
瓷。
商业:
长安是中国
政、经和文化
交往的中心,
也是一座国
际性的大都
会。
2)民族关系
友好的史实:
PPT制
作
3》考点分析和相关练习(重点)
考点1:隋朝大运河文成公主入
吐蕃、唐太宗
被尊为“天可
汗”
3)开放的社
会风气:①昂
扬进取、积极
向上②兼容
并蓄、刚健豪
迈
4)文化发达
的史实:①
诗歌:有“诗
仙”李白、“诗
圣”杜甫;②
书法:颜真卿
和欧阳询
③绘画:阎立
本和吴道子
5)对外友好
活跃的史实:
遣唐使、鉴真
PPT制
作
图片展
示
出示测试题:1.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2.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见右图1)“一渠”指的是什么?是谁在位下东渡、玄奘西游
6)治世、盛世局面: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由于本单元知识点比较多,所以盛世经济的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化发达的史实)
力。
)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
令开凿的?请写出开凿的时间和目的。
(2)你认为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它在今天有价值吗?如果有,请指出。
(3)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指哪里?其中A、C两处在今天指哪里?
(4)你认为开凿大运河是好事?坏事?说出你的理由和依据。
考点2:科举制度
引导学生讨论:
1、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朝代、标志?
2、科举制完善的朝代、主要科目、完善人物、措施。
3、科举制的影响?生归纳并回
答:隋朝大运
河开通的目
的、概况(三
点、四段、五
河、地位)、
作用。
学生畅所欲
言,尽展学生
自我风采。
通
过考点分析
和相关练习,
让学生熟记
并掌握知识
点。
PPT制
作
图片展
示
出示测试题:
1.(2019·南京中考)“进士科始于隋大
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进士科”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交往
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在教师的引
导下,学生对
知识进行归
纳,提升了概
括、理解的能
力。
PPT制
作
图片展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3:唐初盛世
主要通过相关练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说一说、议一议:唐朝前期的三位皇帝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所采取的共同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
引导学
生讨论,注意
提示学生运
用具体的历
史事实引出
结论的方法,
言之有据地
分析问题。
通
过材料的分
析,培养自己
的综合分析
PPT制
作
图片展
PPT制
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4)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
示?问题能力。
作
图片展
考点4:民族交往与交融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吐蕃(藏族)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
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
出示测试题:辨析题(6分)
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盛唐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
这种说法对吗,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唐朝的民族政策,得出: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我国国内民族关系的问题,它促进了我国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与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无关。
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的友好交流,如鉴真东渡等。
考点5:中外交往展示: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和近几年来中考测试题: 1. 唐朝中外交往出
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2. 唐代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以谴唐使、玄藏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理解并掌握唐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
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并回答,此部分内容不必扩展。
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
4)材料四的的这位
“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考点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根本原因:唐朝
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势力日益强大
经过:755年,_____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提升了概括、理解的能力。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763年被平定。
影响:对________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_________。
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加上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过程: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
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_____年,朱温建立_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4》史海拾贝,分类识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___________。
2.科举制最早出现的朝代——_____。
3.唐朝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_____________。
4.唐朝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艺术——_______。
5.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人—
—_____。
6.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最杰出的使者——_____。
7.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_________。
二、人物类
1.帝王:
(1)隋朝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_______。
(2)开通大运河——_______。
(3)“贞观之治”——_______。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________。
(5)“开元盛世”——_______。
.重臣:
(1)唐太宗时期的重臣——宰相_______和_______被称为“房谋杜断”,_____是最著名的谏臣。
(2)唐玄宗时期的名臣——_____和
_____。
3.少数民族首领:
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
_________。
4.高僧:
(1)鉴真:六渡日本,设计_________。
(2)玄奘:西行天竺,口述成书
_______________。
5.诗人:
“诗仙”:_____;“诗圣”:_____。
6.书法家:_______和_______是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
7.画家:_______和_______是唐朝最著名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