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诗词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阅读答案
阅读
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曲径通幽处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一句,突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的什么特点
?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3)“
万籁此俱寂
”
与
“
但余钟磬音
”
是否矛盾,请你写出探究的结果。
参考答案:
(1)“
幽”
和“
深”
这两个词语都含有“
清净,幽静,清幽”
之意,环境特点也在于此。
(2)“
寓情于景”
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由所写景物(
山光)
,一个“
悦”
字可从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愉快,由潭水的深邃,一个“
空”
字也可感受到人物心中尘世杂念全消之心境的宁静。
这样,诗人欢快与空灵的心境也就跃然纸上。
(3)
运用“
反衬”
的写作手法,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
以声写静”
的妙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