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变色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变色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7、变色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话描写,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来分析人物形象。

2、初步了解一些小说的写作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与课外想象作文的写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奥楚蔑洛夫“变”的过程,把握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难点:把握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的作用
感受批评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
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
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
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走进作者: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作家,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是19世纪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家。

他出生于
小市民家庭,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
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
《》《》《》《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

剧本有《》《》《三姊妹》《樱桃园》等。

背景:《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当时的俄国沙皇亚
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

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

他也
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

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
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警官奥楚蔑洛
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三、预习检测:
结合文意解释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沉静:指环境寂静。

魁梧(kui wu):(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1)(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着重于及其荒唐,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ang yi);(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ing li):聪明、灵活。

恐吓(he):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自顾自,任意地。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
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

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五、合作探究:
1、思考:“变色龙”在文中指谁?他被称为变色龙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根据形势变化反复改变自己对案件的裁判,如同变色龙一样。

(板
书: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2、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一共“变”了几次?完成表格
原因对小狗对赫留金
起初听赫留金申诉,
不知狗主人是谁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变有人说好像是将军
家的狗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
你的?
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
破的。

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变巡警说不是将军家
的狗
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
能不管
第三次变巡警说是将军家的

名贵的狗。

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
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变厨师说不是将军家
的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变厨师说是将军哥哥
的狗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
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
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3、奥楚蔑洛夫每次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变化的依据:狗主人的身份
变的是对事实的态度,不变的是他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劣人格。

4、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本领其实并不高明,那么广场上围观的群众看出来了吗?他们的态度
是怎样的?(作者批评谴责的只有奥楚蔑洛夫吗?)
作者批评的不仅是趋炎附势的警官,更有许许多多麻木冷漠的民众
5、作者对警官奥楚蔑洛夫和市民们的刻画表现了当时沙皇俄国怎样的社会面貌?你认为作
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和目的何在?
六、精读品析:
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个性化的字词句,读一读,品一品。

小组交流、讨论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
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明确:
四个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
劣的心理活动。

3、速读课文,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
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

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
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
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像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里巴,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七、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变色龙
契诃夫
---------------- 狗的主人--------------------
小狗---------疯狗
名贵的狗-----下贱胚子
伶俐的狗-----野狗
-------------媚上欺下见风使舵 -----------
教学反思
《变色龙》一课,富有情趣,学生很喜欢,但变色龙怎么变色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作
者描写动物的方法更值得学生好好体会。

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方
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随即让学生在头脑中或在画面上形成变色龙外形的画面,接着再与书本对照,从中得出结论:课文
之所以能将变色龙写得这么生动,因为能从全身到头部再到身躯有顺序地进行介绍,而且抓住了主要特征。

在学习变色龙的捕食特点时,文中描写变色龙眼睛的词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特
点,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他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当他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在教学这两句时,我先让学
生读文后说说变色龙眼睛的独特之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我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让学生
再次读文,揣摩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能很准确地反映出它的这个特点呢?学生很快就有
了答案:“单独、分别”因为只有变色龙的眼睛每只眼睛是独立活动,不同于我们人类以
及其他动物的眼睛。

而且两只眼睛能分别观望。

随后我总结到:当我们准确地使用词语,
就能准确反映事物,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语文能力,我们要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