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月考(一)(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考(一)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

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政治权利平等
B.盟约是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的根本纽带
C.周初政体易于导致分裂割据
D.周初政治状态的基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
2.(2017·河南洛阳二模)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

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3.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折奏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

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外阶下均不许闲人窥视。

满汉章京之直房亦如之。

”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极具机密性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D.办理军政要务
4.(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33)约公元前420—前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

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

该剧作者意图()
A.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C.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5.《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

……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

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6.独立之后美国各州享有立法权,1787年汉密尔顿宣称,“对宪法以及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释权应属于最高法院”,“宪法与法律相较,以宪法为准”,“最高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

汉密尔顿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 A.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
B.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
C.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
D.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设计
7.(2017·山东日照)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无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与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8.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这反映了孙中山() A.对民主政治的担忧B.对太平天国的惋惜
C.对革命思想的反思D.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9.1927年,毛泽东致函中央:“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但从前总以为这是在1905年,这是以前极大的错误。

工农兵苏维埃完全与客观环境适合,我们此刻应有决心立即在粤湘鄂赣四省建立工农兵政权。

”这说明毛泽东()
A.对大革命失败教训未有深刻认识B.认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很有必要
C.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D.仍未从中国实际认识中国革命
10.(2017·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

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

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
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
C.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11.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政治评论刊物——《观察》的创始人和主编储安平教授,在1947年3月总结了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

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政权有好感的。

这表明国民党() A.失去执政合法性B.丧失了民心
C.丧失了执政地位D.缺乏群众基础
12.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13.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激发的必然产物
14.学者朱兆华认为:“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

”“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
15.(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6.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参加日内瓦会议
17.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

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

该方案的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国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18.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

这些言论()
A.批评了冷战政策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19.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损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

”这些话()
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选官制度时需注意哪些原则?(4分)
22.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13世纪,在中世纪时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

19世纪70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20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
材料二
文献一:(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文献二:(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
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
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
部事务。

……
……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
约。

……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
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
——摘编自杜岗《论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事力量需求》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图内容进行探讨。

(12分。

说明:可以就图中一组或多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图中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看法,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月考(一)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C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周初”“天子与诸侯”“主权分割”等可知,周朝的分封制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与之对应的是C 项。

2.C从材料中“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信息可知。

该做法会使一些原本出身不高的庶族地主的地位上升,故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做法属于统治阶级内部门第的调整,和扩大统治基础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本朝士族都是士族,调整门第等级不会扭转唐代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选官,故D项错误。

3.A根据题干信息“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外阶下均不许闲人窥视”可知,军机处办事过程极具严密性,故本题选A项。

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诏令,没有军政决策权,故不选B项;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不选。

4.B根据材料中“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等信息,可知作者对雅典政治体制不满,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作者对城邦宗教信仰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

5.A《海国图志》发表于鸦片战争后,法国议会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都确立于19世纪70年代,可排除B、D两项;根据材料中“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信息,可知该国国家元首的权力受到“绅士会”的制约,据此可知这可能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而非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故A 项正确,C项错误。

6.D汉密尔顿的意思是美国各州制定的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本目的,故C项错误;宪法是中央制定的,各州制定的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设计,故D项正确。

7.A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通商只能在广州十三行进行。

材料中“英国商人无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与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信息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故A项正确;B 项虽然符合史实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司法主权,故C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判断英国对华贸易处于入超还是出超地位,故D项错误。

8.A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是借“太平天国”来告诫革命同志,不要认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革命就完成了,而应从制度和实践上实现真正的民主,答案为A项。

9.B“从前总以为……”说明这是对以前的反思,故A项说法错误;由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毛泽东尚未成为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C项不符合史实;“工农兵苏维埃……与客观环境适合”说明毛泽东认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符合中国实际,故D项说法错误。

10.D1940年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蒋介石认为“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旨在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故选D项。

“平等合作”不等于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故A项不正确;B、C两项夸大了蒋介石言论的作用。

11.B由材料可知,原来支持国民党的主要是城市市民,现在这些城市市民不再对国民党有好感了,这说明国民党已经丧失了民心。

因此答案为B项。

12.C题干中列宁的观点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革命没有取得成功,C项符合题意。

13.D材料“十月革命……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说明D项正确。

A只是材料的部分观点;B是十月革命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说法错误。

14.B本题考查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避免了政治动荡和一党专制,又加强了对执政党的监督,故选B项。

15.C“解放台湾”“汪辜会谈”和《反分裂国家法》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故选C项。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均无关,故A、D两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解放台湾”是1949—1978年间对台方针,故B项错误。

16.A“一边倒”指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体现了国家外交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处理与印度等周边国家关系的过程中提出的,体现了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走向务实”这一信息,故选A项。

17.C从材料信息看,1973年,中国大量引进发达国家的设备,加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这得益于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也表明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故选C项。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欧佩克实行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中国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在1956年底,故排除B项;当时中国依然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D项与史实不符。

18.D1946年美国尚未出台冷战政策,故A项错误;由于美苏之间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其走向对抗和冷战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凯南的告诫并非空穴来风,故B项错误;从凯南言论可以看出其意识到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故C项错误;从“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坚定与耐心”,可以看出凯南力主遏制苏联,故D项正确。

19.A材料信息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逐渐强大和欧洲的崛起,这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

此时,法国并不具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此时,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故D项错误。

20.D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些力量都制约着美国的霸权主义,D项为最佳选项。

A、B、C三项都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表现。

21.(1)内容:被举荐者限定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

(4分)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

(2分)
(2)特点:将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

(任答两点即可,4分)
(3)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2分)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分)
(4)原则:尊重和敬畏历史;对古代选官制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察举制存在弊端的角度思考回答。

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放宽录取标准”归纳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可以看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说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公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加强的角度回答。

第(4)问,依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来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分析作答。

22.(1)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政权,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

(2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

(4分)
(2)差异:①《临时约法》取消了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的权力;②《临时约法》规定总理也为国务员;③《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或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3分)原因: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限制袁世凯权力。

(1分)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拟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 B.2 C.1 D.0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
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
A.B.C.D.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
A.2 B.3 C.4 D.5
5.已知向量=(1,2),=(x,4),若∥,则实数x的值为()
A.8 B.2 C.﹣2 D.﹣8
6.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15,5,25 B.15,15,15 C.10,5,30 D.15,10,20
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D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但不垂直D.异面且垂直
8.不等式(x+1)(x﹣2)≤0的解集为()
A.{x|﹣1≤x≤2}B.{x|﹣1<x<2}C.{x|x≥2或x≤﹣1}D.{x|x>2或x <﹣1}
9.已知两点P(4,0),Q(0,2),则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x+2)2+(y+1)2=5 B.(x﹣2)2+(y﹣1)2=10 C.(x﹣2)2+(y﹣1)2=5 D.(x+2)2+(y+1)2=10
10.如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已测得隧道两端的两点A、B到点C的距离AC=BC=1km,且∠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
离为()
A.km B.km C.1.5km D.2k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1.计算:log21+log24=.
12.已知1,x,9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
13.已知点(x,y)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内运动,则z=x+y的最大值是.
14.已知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则a的值为•
15.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沿EF 把这个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EF﹣C(如图2),则在图2中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已知,<θ<π.(1)求tanθ;(2)求的值.
17.某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职员的早餐费用情况,抽样调査了100位职员的早餐日平均费用(单位:元),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标注a的数字模糊不清.
(1)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a的值,并估计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的众数;
(2)已知该公司有1000名职员,试估计该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
18.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2,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
(1)求a1及a n;
(2)设b n=a n+n,求数列{b n}的前5项和S5.
19.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满足f(0)=6,f(1)=5
(1)求函数f(x)解析式
(2)求函数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已知圆C:x2+y2+2x﹣3=0.
(1)求圆的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长;
(2)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且不与y轴重合,l与圆C相交于A(x1,y1)、B(x2,
y2)两点,求证:为定值;
(3)斜率为1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D、E两点,求直线m的方程,使△CDE 的面积最大.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
次模拟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 B.2 C.1 D.0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
【分析】根据M及M与N的并集,求出x的值,确定出N即可.
【解答】解:∵集合M={0,1,2},N={x},且M∪N={0,1,2,3},
∴x=3,
故选:A.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
【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
故选D.
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
A.B.C.D.
【考点】几何概型.
【分析】由题意,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利用区间长度的比求.
【解答】解: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
由几何概型的个数得到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为;
故选B.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
A.2 B.3 C.4 D.5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题意,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
输入x=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