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1.0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word教案(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合作;树立规则意识,尊重权利,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2、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地做出选择。

3、①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②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③知道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中的之中的相互承诺,知道身份不同,责任不同,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后果;④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设置了“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两个专题,主要对学生进行公平、正义和责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激发社会正义感,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承担责任的好公民。

本单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因此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接触到一些负面的社会现实和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对中学生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得许多学生的为人行事也带有明显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为此,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做人做事,为自己负责,为别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内容的针对性决定它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是复习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围绕“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两个方面展开复习,教育学生具有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具体通过“好题再现,自主复习——师生合作,知识梳理——热点链接,拓展升华——实战演练,能力提升——学后反
思,积累收获”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结合往年的中考试题,梳
理知识,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尽量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识记,形成知识网络,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和实战演练,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学习方法:本课教学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学生迎考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用在前,导入新内容;案例用在中,分析知识点;案例用在后,检测学习效果,用案例贯穿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以及答题的技巧。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自主预习,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时政热点材料。

2、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和教材,查阅资料,精选习题,认真备课,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好题再现,自主复习
(2012江苏苏州)学习道德模范
从为勇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在身受致命伤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操控,用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英雄司机吴斌……一个个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就像一面面旗帜,为我们树立起可亲可敬的道德标杆。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苏州,每天也在上演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为扑救火灾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孙茂浑;有跳入冰冷的河水救助落水公交车中乘客的保安娄红方;有为三万多人义务理发,被称为“半个世纪活雷锋”的八旬老人徐登银;有“爱心接力”成功救治7岁坠楼男童的唐米琴、邱以峰和姚哲源…… 这些故事,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纯真与温暖。

(1)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学习上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哪些优秀品德? (3分)
【直面社会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

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2)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3分)
【积极参与行动】
2012年3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电视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会议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苏州某校九年级同学积极响应,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如何学雷锋”的主题班会。

(3)如你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学雷锋”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1)这道中考试题主要考查哪些知识?
(2)你还记得哪些相关知识?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复习专题: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好题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中考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既能为学
生营造出中考复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又能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的重点。

)环节二:师生合作,知识梳理
活动一:自主复习
阅读课本3-29页内容,让学生自主复习,进行知识建构和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明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虽然是自主复习,教师也要引领,展示复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活动二: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形成知识网络,为分析社会热点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教师引领、组织,巡视点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于个别差生特别重要,由于他们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进行查缺补漏,不但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带动差生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三:共同构建
1.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网络,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细化,师生共同“编织”知识结构简图。

同时,强调复习重点和易错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知识结构图,为学生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清晰、全面的知识思路。


活动四:学以致用
1.教师再次展示好题再现中的试题。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展示并分析参考答案:
(1)自觉弘扬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近社会,不做“看客”,发扬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自觉服务社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 树立公平意识、规则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以德治国,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治观念,勇于用法维权。

(3)树立崇高的理想,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培养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环节三:热点链接,拓展升华
教师: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意识、规则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增强
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社会热点?
学生分组交流:说出课前搜集到的与本单元有关的时政热点,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一)教师展示:实践探究题
材料: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思想品德课探究学习小组决定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学习雷锋精神】
探究学习小组首先组织大家学习了解雷锋事迹:雷锋虽然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但是他却践行着自己的信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他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具备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
(1)你如何理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2)请列举两条雷锋名言、推荐一些学雷锋的歌曲、电影或书籍。

【社会现象分析】
探究学习小组在调查活动的基础上,整理了以下材料:改革开放后,雷锋精神曾一度渐渐陌生了,甚至有人因社会上存在助人为乐反被误解的现象,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

可近年来,人们又开始怀念久违的雷锋精神,也不断涌现出新时代的活雷锋。

在中学生中也不断涌现出雷锋式的好学生,如2012年初,黑龙江省的一位初三女生小郭,面对突然飞驰撞过来的汽车,奋力将身旁的同学拽到了自己身后,而自己却受伤住院。

湖南“最有爱大学生”毕明哲从初一开始的8年时间里,一直充当残疾同学王理的“铁马”,一直坚持背着王理上下学,上厕所、上浴室、上下教学楼以及各种出行,毕明哲必然鞍前马后,一直照顾着王理。

(3)请结合“弘扬雷锋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探究主题,谈谈你对这两位爱心中学生行为的看法。

【践行雷锋精神】
(4)九年级(1)班同学在进行主题探究学习的同时,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除此之外,请你另外列举几个学雷锋实践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二)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总结。

(三)教师反馈:
答案提示:
1、①雷锋虽然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但是他通过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实现
并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2、名言: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②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③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

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④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⑤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等。

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日记》、《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电影:《雷锋之歌》、《离开雷锋的日子》
书籍:《雷锋全集》、《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
3、①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两位中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勇于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②助人为乐、奋不顾身等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两位中学生用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中华传统道德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③她们用行动为我们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

4、活动:①到社区宣传雷锋先进事迹;②到老人院、福利院做义工;③打扫街道卫生。

标语:
弘扬雷锋精神点亮道德灯塔;
学雷锋精神,树校园新风;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设计意图:针对中考试题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联系相关时政热点材料,让学
生关注社会,及时把握社会热点所能考查的教材知识点。


环节四:实战演练,能力提升
1.学生限时训练,做《复习指导丛书》能力提升中的题目。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反馈。

(设计意图:实战演练的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也有利于尽快提升
学生的应试能力。


环节五:学后反思,积累收获
1.通过复习,我掌握较好的内容有:
2.通过复习,我还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时的复习内容,
把复习的知识点进一步梳理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附:【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复习指导丛书》专题训练五中的能力提升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全在课堂上完成复习任务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有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教师寄语】:
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需要正义;
开放文明的社会需要正义;
建立和谐社会更需要正义;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
心存正义,呼唤正义,
坚持正义,为正义高歌!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从“公平、正义、责任”三大板块进行复习,采用案例分析法、自主感悟等方法,使学生从思考讨论合作交流中获得答案,认识到做一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突出思品课的主要任务,即: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选的事例可以更典型和更有说明力,师生互动应该再更好的呼应,问题的设置应该更规范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还要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