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灭火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灭火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灭火器的使用操作,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一切使用灭火器进行火灾扑灭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共场所等。

第三条灭火器的使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灭火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

第四条本操作规程的执行机构为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第二章灭火器的分类与选用
第五条现行常见的灭火器分类有手提式灭火器、卷盘灭火器、气体灭火器等。

根据灭火器的使用场所、火灾类型和灭火效果等因素,选择相应的灭火器进行使用。

第六条手提式灭火器适用于灭火迅速、出动灵活的场所,其中又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类型。

第七条卷盘灭火器适用于火灾较小、密闭场所。

第八条气体灭火器适用于对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的扑灭。

第九条灭火器的选用应根据灭火器的使用范围、灭火剂使用寿命、有效灭火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保持灭火器的完好无损。

第三章灭火器的操作要点
第十条灭火器的操作人员应具备掌握以下灭火器操作要点:
1. 在进行灭火前,应先确认自己所使用的灭火器类型、使用规则和使用限制,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灭火器使用人员应首先确保自身的安全,如有条件应着防护服和呼吸器具等防护装备。

3. 在使用灭火器前,应对灭火点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判断,确认自身的安全位置。

4. 在灭火时,应先确认火灾的状况,并根据火源的大小和容易传播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器。

5.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站在风向背面进行操作,保证灭火剂被有效喷射到火源。

6. 在操作时,应按照灭火器上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准确喷洒或喷射灭火剂。

7. 在灭火过程中,应控制灭火剂的使用量,避免过多使用导致灭火效果不佳。

8. 在使用灭火器后,应对灭火点进行观察,确保火灾已被有效扑灭。

9. 在灭火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灭火场地,确保不留下任何火源和灭火剂残留物。

第四章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
第十一条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灭火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内容主要包括:
1. 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外观损坏、封尘废气等情况。

2. 定期对灭火器的压力进行检测,确保压力正常。

3. 定期更换灭火剂和灭火器的密封件,确保灭火效果。

4. 定期对灭火器进行充气,确保压力充足。

5. 定期进行灭火器的杂质清除工作,确保灭火器的通畅无阻。

第十三条灭火器的维护与保养时间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并且要进行记录,以备查验。

第五章灭火器的应急救援
第十四条在进行灭火器应急救援时,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救援原则:
1. 迅速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2. 在严重火灾情况下,应根据火势的扩散速度、风向等因素进行选择灭火器的使用位置,采取适当的灭火方式。

3. 在灭火过程中,应随时监测火势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灭火策略。

4.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密切配合消防队伍的指挥,确保灭火行动的顺利进行。

5. 在灭火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向消防队伍汇报情况,做好灭火现场的整理工作。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因违反本操作规程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相关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触犯刑法、行政法规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将追究相应的刑事或行政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操作规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九条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