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中生物第一章第2课时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及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连云港赣榆高二学情调研]如图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 通过突触前膜
C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质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质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 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发生 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D.若肉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 通道结合,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
(3)同一神经细胞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要么是兴奋性的,要么是抑制性的。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
项目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涉及细胞数
单个神经元
多个神经元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突触
形式
电信号
方向
可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速度
迅速
较慢
效果
使未受刺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为标本,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质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增大细胞外液 浓度, 点对应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减小B. 段内发生 的大量内流C. 点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D. 段 进入细胞和 段 流出细胞的方式不同
单向传递
胞体
树突
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4.突触的类型
5.不同的神经递质产生的生理作用不同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动作电位的产生
1.动作电位产生示意图解读
2.细胞外液中 、 浓度改变对电位的影响
项目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峰值
不变
增大
不变
变小
变小
不变
增大
不变
典例1 [2023·江苏苏州吴江高二质量调研]细胞外液中 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 浓度会影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分别给予两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所
去极化
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去极化或超极化
3.传递特点
(1)特点:__________。
(2)原因: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______或______。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__________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_________上,使下一个神经细胞(或效应器)____________。
对点演练2 [2023·江苏淮安高三期中]如图表示给予蛙离体坐骨神经一次适宜刺激后,神经细胞膜上 通道和 通道开放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实验中蛙坐骨神经要用蒸馏水始终保持其湿润B. 通道开放引起的 内流,属于协助扩散过程C. 点时通道蛋白均关闭,神经细胞内外膜电位差为0D. 点时 通道开放数最多,此时动作电位达到峰值
[解析] 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质膜内向膜外流动,为 外流,因此, 点产生静息电位,增大细胞外液 浓度, 内外浓度差减小, 点对应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减小,A项正确; 段内(内向电流)发生 的内流, 段内(外向电流)发生 的外流,B项错误; 段为内向电流, 一直内流, 点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C项错误; 段 进入细胞和 段 流出细胞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二者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项错误。
活细胞
组织
电位差
不均匀
跨膜
2.动作电位的产生
(1)刺激
概念
生理学中,将能引起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__________________都称为刺激
种类
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温度刺激、________等
特点
一种感受器或细胞常对某种__________的刺激最为敏感
(2)静息电位①概念:当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质膜内外两侧存在__________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②产生原因: 通道开放,_____________。③细胞质膜的状态:______。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苏州高二阶段测试]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突触后神经元也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功能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神经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无关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在突触间隙被降解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 突触后神经元可以和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突触,也可以合成神经递质,A项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胞吐过程涉及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的融合,该过程有膜蛋白和磷脂的参与,B项错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之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C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不会进入突触后神经元,D项错误。
要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有关神经递质
(1)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突触传递信息的结果分析①正常情况: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回收。
②异常情况
①是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②③④⑤⑥是突触后膜不能兴奋的原因。
(2)在一个反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涉及突触处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过程,故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该传递时间的长短。
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在无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过程
②特点:__________。
双向传导
(3)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有髓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不能在节间区产生,而只能在________处产生。
②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从一个郎飞结跨越节间区后“跳跃”到下一个郎飞结的传导方式,称为____________。
[解析]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期间移动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项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 供能,所需的 来自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B项错误;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膜外电位变为负,若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膜外电位依然为正,C项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不仅分布在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质膜上,还分布在肌细胞、腺体细胞等的细胞质膜上,D项正确。
③由于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__________较大,多个郎飞结可______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加快了神经冲动的__________。
郎飞结
跳跃式传导
电流强度
同时
传导速度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发生________ 突触前膜中 通道打开, 进入细胞内( 浓度升高) 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__(如___________、多巴胺) 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 突触后膜发生________________。
(3)兴奋性突触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形成一个小电位,但这种电位并不能传递。随着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增加,开放的 通道增多,电位可加大,达到一定阈值时才在突触后膜上形成一个动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下去。
(4)神经递质不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能会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结合,使膜上某些离子通道(主要是 通道)开放,提高膜对 、 ,尤其是 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上的相应位置发生超极化。
典例3 (多选)[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神经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解析] 结构①位于突触小体中,是线粒体,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所以结构①能为其提供能量,A项正确;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会引起 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经递质经③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C项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 通道打开, 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项正确。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1.生物电现象
(1)概念:人体内的________或______都存在复杂的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
(2)产生原因:由细胞质膜两侧的________或电位差的变化引起的。
(3)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原因:是质膜内外两侧带电离子的________分布和______移动的结果。
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调节第2课时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及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阐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2.阐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3.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1.生命观念——通过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适应观。2.科学探究——通过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图示的分析及电表偏转情况的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内外环境变化因子
电刺激
特定性质
外正内负
大量外流
极化
(3)动作电位①概念:受到适宜刺激的细胞能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②产生机理
状态
膜电位及表现
主要原因
静息电位:__________

动作电位上升
动作电位下降
内负外正
内负外正
通道
通道
关闭
打开

3.动作电位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1)神经冲动:__________又称为神经冲动。
C
A.甲在高 中,乙在高 中 B.甲在高 中,乙在低 中C.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 中 D.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 中
示)。依据结果推测神经纤维所处的环境可能是( )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刺激后,甲产生动作电位,而乙的膜电位变化有所改变,但未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与 通道开放, 内流有关,故据此推测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 中,导致甲中的 内流多,能形成动作电位,而乙中 内流少,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 实验中蛙坐骨神经要用任氏液始终保持其湿润,不能用蒸馏水,A项错误; 通道开放引起的 内流,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过程,B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 点时通道蛋白均关闭,但不能说明神经细胞内外膜电位差为0,C项错误; 点时 通道开放数量最多,但此后 仍然内流,故此时动作电位并未达到峰值,D项错误。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典例2 [2022·江苏徐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通过突触间隙,都需要能量B.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时所需的 都来自线粒体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膜外电位一定变为负D.神经递质的受体并不都分布在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质膜上
【易错易混】关于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的三个易错点
(1)突触小体和突触的区别: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突触小体和突触范围不同,但都包括突触前膜。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而在突触上的变化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与线粒体有关。
上的 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 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质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 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那么乙酰胆碱就不能与肌细胞质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肌肉不能收缩,表现是松弛,C项错误。
网络构建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