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气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气球》
教案内容: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幼儿园语言领域》第二册,第五单元《大气球》。
2. 详细内容:通过故事《大气球》,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简单的词汇,如“大气球”、“飘啊飘”、“飞上天”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语言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
2. 重点:熟读故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故事课件、大气球道具、彩色笔、画纸。
2. 学具:幼儿画册、故事书、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大气球道具,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激发
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大气球》,边讲边提问,引导幼儿关注
气球的颜色和动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气球,并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
4. 小组合作(5分钟):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气球,用语言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其他组成员倾听并记录。
5. 展示分享(5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小组成员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内容:大气球、飘啊飘、飞上天。
2. 设计思路:通过板书,帮助幼儿巩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大气球》的内容。
2. 答案: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2. 拓展延伸: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关的语言游戏或活动,让
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完毕。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
1. 故事《大气球》的情节设计: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公园玩
耍时,发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大气球,气球飘啊飘,飞上了天空。
故
事简单有趣,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2. 故事中的词汇选择:故事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如“大气球”、“飘啊飘”、“飞上天”等,旨在帮助幼儿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3. 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故事中的情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
紧密相连,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难点的详细补充
1. 理解故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故事的内容是学习过程中
的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直观的课
件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2. 学会用语言描述气球的颜色和动作: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察时,可能会出现词汇匮乏、表达不清等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气球
的细节,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教授相应的词汇,帮助幼儿用语
言描述。
3. 培养合作精神和观察力:在小组合作环节,幼儿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幼儿积极
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观察活动,提高幼
儿的观察力。
三、教学重点的详细补充
1. 熟读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讲述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
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教授幼儿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小男孩是怎么做的?”等,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的详细补充
1. 教具:故事课件、大气球道具、彩色笔、画纸。
故事课件: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文字,展示故事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大气球道具:直观地展示故事中的气球,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彩色笔和画纸: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气球的观察和想象。
2. 学具:幼儿画册、故事书、录音机、磁带。
幼儿画册:让幼儿在画册上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故事书: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巩固所学内容。
录音机和磁带: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
教学内容完毕。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应使用生动、夸张的语言和丰富的语调,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参与和表达。
3. 课堂提问: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
例如,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等。
4. 情景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大气球道具进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内容既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环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幼儿能够顺畅地跟随教学节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教学难点的处理:对于幼儿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直观的课件等,帮助幼儿克服困难,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内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