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2010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研究报告·
2008年,是林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08年,也是林业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林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灾难与危机,全国林业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大局和林业中心工作,有效应对,攻坚克难,调整政策,科学发展,总体上保持了林业平稳发展态势,林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1造林步伐继续加快,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
2008年,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第四季度中
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造林面积增长较快。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
535.37万hm 2,比2007年增长37.00%,其中,人工造林368.43万hm 2,增长34.53%,飞播造林15.41万hm 2,增长29.83%,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面积151.54万hm 2,增长44.25%;年末实有封山(沙)
育林面积2152.63万hm 2。
义务植树尽责率不断提高,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
115.2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38.5亿株。
全国义务植树尽责率达59%。
2全国防沙治沙建设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8年国家在荒漠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强化了
地方政府责任,沙区全面实施“三禁”制度,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99.76万hm 2,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
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取得了新成效,朱鹮、扬子鳄、麋鹿、野马、赛加羚羊等人工繁育种群继续扩大,华南虎野化训练及放归自然前期准备项目进展顺利,濒危物种基因收集与保存得到强化。
截至
2008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06个,保护区总面积1.23亿hm 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78%。
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8322个,总面积1764.00万hm 2。
国家划定禁猎(伐)区2522个,总面积为8328.60万hm 。
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
2009China Forestry Development Report
《China Forestry Development Report 》Writing Group
Abstract:In 2008,China forestry kept on steady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made new progress under the pres -sure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finance crisis.In 2008,a total of 5.3537million ha of plantations was established and 0.9976million ha of sandification area was treated with.Breaking through was made in key forestry programs and sandificaiton control project initiated in 100counties.Production value of forestry industry reached 1440.64billion RMB.The level and scop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were improved,gaining 124non -reim -bursable assistance projects from German,Austria,FAO,etc.in 2008,supply and demand of forestry products both declined,but the prices increased.The trad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kept on increasing and trade deficit ex -panded.
Key Words:key forestry programs ;forestry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摘
要:2008年,在自然灾害与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中国林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林业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535.37万hm 2,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99.76万hm 2;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突破,启动了石漠化治理100个试点县;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406.41亿元;国际合作与交流层次提高,范围扩大,共争取到德国、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目124个;木材产品供需总量下降,林产品价格水平总体上涨,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林业发展;态势;报告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 (2010)01-0069-09
来稿日期:2009-12-10
3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突破,我国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2008年,我国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进展,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并先期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100个试点县。
全年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43.75万hm2,比2007年增长28.19%,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4.21%。
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100.90万hm2、118.97万hm2、46.90万hm2、76.58万hm2和0.40万hm2,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8.85%、22.22%、8.76%、14.30%和0.08%,其他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5.7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8年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100.90万hm2,其中人工造林19.16万hm2,飞播造林6.67万hm2,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75.07万hm2。
森林管护面积为10364.20万hm2,比2007年增长4.36%,其中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14.41%。
工程区森林资源利用继续增强,木材产量继续增加,长江、黄河流域工程区木材产量增长明显。
2008年,工程区木材产量达到1679.28万m3,比2007年增长15.70%,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0.71%,已经接近1999年工程区的木材生产数量。
一次性安置职工人数11.39万人,比2007年减少17.91%。
在全部在册职工中,在岗职工60.77万人,下岗待安置职工1.95万人,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20.56万人,分别比2007年减少8.60%、51.28%和26.01%,下岗待安置职工人数下降了一半多。
同期,大集体职工人数减少9.10万人,表明工程区就业安置成效明显。
全年工程共完成投资97.30亿元,比2007年增加18.59%,其中国家投资92.35亿元,占94.91%。
退耕还林工程2008年,退耕还林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的要求,围绕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这个核心,在政策落实和工程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取得进展。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0.73万hm2(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11.70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1.20万hm2,配套荒山荒地造林93.91万hm2,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5.56万hm2。
全年完成种草面积6.28万hm2。
西部12个省(自治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66.22万hm2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0.68%。
2008年粮款兑现涉及894.73万hm2(1.34亿亩)退耕地,全年粮食补助资金214.48亿元,当年生活费兑现金额31.84亿元。
全年粮款兑现受益农户近3000万户,户均补助838元。
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906.18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356.04万hm2,新封山育林161.20万hm2。
累计兑现粮食补助资金1412.95亿元,生活费补助180.38亿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大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工程成效进一步显现,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造林46.90万hm2,其中人工造林19.81万hm2,飞播造林6.67万hm2,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0.42万hm2。
人工造林中退耕地造林0.99万hm2。
草地治理面积达到18.07万hm2,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9.27万hm2,治理总面积达到74.24万hm2。
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73万处,生态移民人数达到1.03万人,涉及到3179户。
全年工程完成投资总额37.54亿元,比2007年增长3.45%,其中林业投资完成额32.39亿元,占86.28%。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30周年。
3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全年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76.58万hm2,其中人工造林62.86万hm2,飞播造林1.34万hm2,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2.38万hm2。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9.79万hm2,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3万hm2,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42万hm2,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70万hm2,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8.03万hm2,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41万hm2。
自2001年以来,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30.25万hm2、飞播造林29.11万hm2、新封山育林328.08万hm2。
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64.38万hm2、飞播造林10.12万hm2、新封山育林146.78万hm2。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08年,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保护区数量面积增加,加强了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和开展工程重点物种回归自然试验项目等工作。
截至2008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06个,比2007年增加240个,总面积1.23亿h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78%。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管理条件和管理能力
·研究报告·林业经济2010年第1期
进一步提高。
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351个,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280个。
野生动物园55个,狩猎场112个。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4502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达到690个,鸟类环志中心(站)99个。
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4.42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9万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5.96%和10.69%。
工程完成投资6.98亿元,比2007年下降12.29%,工程投资占当年林业重点工程投资的比重仅为1.66%,投资力度亟待加强。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008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深入推进,国家湿地立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全国完成地方湿地立法的省(自治区)达到8
个,管辖范围超过了国土面积的30%,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湿地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共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省级湿地保护规划。
工程全年投入中央资金3亿元,其中林业部门的项目资金1.45亿元,重点实施了55个湿地保护工程项目。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个,湿地示范区面积221万hm 2,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6个,面积381万hm 2,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另外,还新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个,面积8.8万hm 2。
同时,各地新建地方湿地公园11个,面积6.0万hm 2。
全国湿地公园总数达到80个,总面积59.6万hm 2。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8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
2015)》,并先期在100个县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
试点。
工程建设范围涉及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1个县(旗、市、区)。
总土地面积为105.45万km 2,岩溶面积44.99万km 2,其中石漠化面积12.96万km 2。
工程建设总任务为林草植被建设942万公顷,建设和改造坡耕地77万hm 2以及畜牧基础建设。
中央预算内投资4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81亿元。
截至2008年底,试点工程林业项目完成治理任务26
161.36hm 2,占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26%。
其中:完成封山育林任务18234.5hm 2,占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25%;人工造林任务7926.86hm 2,占国家下达计2008
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多种经营机制并存、多元化发展的工程建设新格局。
全国在荒山荒地中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24.84万hm 2,31.76%,比2007年增长13.34%。
另外改培面积达到4.18万hm 2。
按培育目的分,大径级用材林占78.75%。
从造林投资主体看,2008年林场造林增长迅速,造林面积1652hm 2,比2007年增长3倍多,外资造林2623hm 2,增长100%,但造林面积仅相当于2005年的26.21%,农户造林比2007年减少80.49%。
4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产值、产量继续增长
2008年,尽管林业生产和林产品出口受到雨雪
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林业产业发展总体依然较为平稳,好于预期。
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406.4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7年增加1872.99亿元,增长14.9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4.65%、13.33%和26.86%。
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2007年的44.25:
48.14:7.61调整为44.14:47.47:8.39。
分地区看,
林业产业发展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呈现东中部地区发展较快的特点。
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林业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以上,江苏、山东、四川、江西、湖南、广西、河北、辽宁、吉林、河南等10个省(自治区)林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以上13个省(自治区)产值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3/4强。
2008年,受两灾影响,须清理受损林木和进行
灾后重建,木材产量增幅较大。
全国木材产量为
8108.34万m 3,比2007年增长16.22%,为历史最高水平。
锯材产量增长减缓,产量为2840.95万m 3,比2007年增长0.42%。
人造板产量增速放缓,产量达到9409.95万m 3,比2007年增长6.46%;其中胶合板3540.86万m 3,同比减少0.58%;纤维板2906.56万m 3,同比增长6.47%;刨花板产量1142.23万m 3,同比增长37.77%;其他人造板1820.29万m 3(细木工板占71.67%),同比增长5.95%。
木地板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达到3.77亿m 2,同比增长9.74%;其中实木地板1.23亿m 2,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32.69%;实木复合木地板7903万m 2,占全部木地板的20.97%;强化木地板1.16亿m 2,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30.71%;竹木复合地板1368万m 2,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3.63%。
2008年,全国木制家具总产量18947万件,比2007年增长8.47%。
木浆产量672万t ,比2007年增长11.07%。
2008年,新造经济林面积85.08万hm 2,比2007年增长77.83%。
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1.11亿t 。
竹材产量为12.62亿根,比2007年减少9.69%。
年末实有花卉种植面积53.64万hm 2,切花切叶117亿支,盆栽植物近20亿盆,观赏苗木42亿株,草坪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1.98亿m2。
2008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74亿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93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87.11亿元。
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2007年增长10.93%和18.42%。
全国森林公园共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1400多亿元。
2008年,国有林区(包括135个木材采运企业和20个重点营林局)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稳定。
总资产贡献率4.0%,比2007年提高0.7个百分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109.2%,比2007年下降6.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7.6%,比2007年提高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0.8次,比2007年增加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2.5%,比2007年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231元/人,比2007年增加102元/人;产品销售率81.4%,比2007年下降9.7个百分点。
5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观念不断增强
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生态文化场馆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新建生态文化场馆23处。
生态文化休憩场所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国新建450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全部面向社会开放。
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全国新建生态文化(文明)教育基地16处。
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广东省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等10家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生态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生态文化理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等学术论文成为指导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等理论专著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生态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文学和艺术创作空前繁荣,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多种体裁的生态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话剧、小品、书画、快板、歌曲等各种形式的生态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摄影大赛、美术大展、征文比赛等不同内容的生态文艺活动日益活跃。
生态文化传播力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中央主要报刊和电台刊播林业和生态报道及专题突破1.1万篇(条),较2007年增加10%。
网络媒体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生态文化网站建设取得新进展,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BBS 和博客、播客不断增加,点击率不断上升。
中央和地方林业报刊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广泛报道生态文化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解析生态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为传播生态知识、推进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文化图书和影音制品日益丰富,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展览、展会、论坛,拓宽了生态文化的传播途径,创新了生态文化的传播形式。
生态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组织机构、单位不断创新形式,壮大生态文化理论研究队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林业院所通过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学术活动,组织不同院校、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生态文化理论研究,不仅拓展了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的范围,而且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文化学术交流机制,增强了生态文化理论研究能力。
生态文艺创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方面,各地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相继成立了一批新的生态文艺创作组织;另一方面,已有的生态文艺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和书画创作活动,吸引更多的文艺爱好者积极加入生态文学和艺术创作行列,充实了生态文艺创作队伍,增强了生态文艺创作能力。
6林业建设到位资金首次突破千亿元,中央资金主要投向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2008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1006.63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26.83%;资金到位率为104.04%。
其中,中央林业资金651.08亿元,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64.68%,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在中央林业资金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61.21亿元,比2007年增长153.95%;国债资金57.05亿元,同比增长0.32%;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88.22亿元,同比增长17.29%;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144.60亿元,同比增长30.87%。
2008年,中央林业资金仍主要以工程资金形式注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投入对象。
中央林业资金投入5项工程的资金总量达415.24亿元,占全部中央林业资金的63.78%。
2008年,共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80亿元,实际落实林业贴息贷款89.06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111.33%,与2007年相比增长61.34%。
其中:工业原料林项目落实贷款27.89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31.32%,同比增长39.87%;经济林项目落实贷款15.79亿元,占当年
·研究报告·林业经济2010年第1期
贷款落实总额的17.73%,同比增长38.15%;其他种植业项目落实贷款5.71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6.41%,比2007年增长了131.17%;多种经营项目落实贷款39.67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44.54%,比2007年增长85.72%。
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0.0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8.28%,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923.95亿美元)的1.09%。
其中国外借款1.5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8.34亿美元,无偿援助0.22亿美元,分别占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的15.13%、82.73%和2.14%。
2008年林业利用外资呈以下特点:一是仍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8.34万美元,占全部林业利用外资的82.73%;二是以造林项目和木、竹材加工项目为主,利用外资额为3.62亿美元和1.92亿美元,分别占全部林业利用外资的35.87%和19.00%;三是东部地区省份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占全部林业利用外资的63.30%。
2008年,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987.24亿元,比2007年增长52.88%,其中,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52.29亿元,同比增长51.2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8.62亿元,同比增长154.60%;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32.31%。
国家投资完成508.34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51.49%。
按投资方向划分,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36.62亿元,比2007年增长34.57%;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50.62亿元,增长526.57%。
从结构看,营林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27.72亿元,比2007年增长34.57%;森工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4.57亿元,同比增长752.16%;营林与森工基本建设投资比由2007年的42∶1调整为7∶1。
营林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8.90亿元,比2007年增长34.72%;森工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19.72亿元,同比增长325.49%;营林与森工更新改造完成投资比为1∶2。
7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2008年,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是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务院2008年专项规划审批计划的通知》(发改规划[2008]369号),《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8~2020年)》列入了国务院2008年专项规划审批计划。
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申请增加“十一五”期间年度征占用林地定额有关事项的通知》,起草了《全国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规范》和技术核查工作方案,指导吉林等8省制定了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征占用林地定额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审查了2009年度各省征占用林地定额调整意见,完善了《国家林业局征占用林地专家评审办法》。
二是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根据《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和《国家林业局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试点单位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
截至2008年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上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成果40多份,为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是优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2008年继续开展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复查工作,共复查面积220万km2,调查固定样地4.6万个,判读遥感样地64.5万个。
2004~2008年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全国共完成41.50万个地面固定样地、284.4万个遥感判读样地的调查,获取了上亿组清查数据。
四是开展森林资源检查核查。
检查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木采伐、木材运输和销售“三总量”执行情况,对8个林业局的87个林场120个小班进行了检查,对4个被查出超计划、超证采伐林木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
开展了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局伐区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检查,共检查伐区1848个。
五是编制全国林业发展区划。
形成了全国一、二级区划报告。
截至2008年底,区划的总报告基本完成,共16个专题,约500万字,各种图件2000余幅;编制了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8林业种苗建设力度加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2008年,国家共下达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投资计划14041万元,其中国债投资10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41万元。
全国共采收林木种子2262万kg,生产良种327万kg,采穗圃生产穗条6.1亿条(根)、无性系繁殖圃生产穗条3.8亿条(根)。
全国共完成育苗面积66.13万hm2,其中新育苗面积23.68万hm2。
生产造林合格苗木232.7亿株,这些苗木36%来自国有单位,5.5%来自乡村集体,还有58.5%来自个体。
2008年是近20年来森林火灾次数最多的一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4144起,比2007年增长52.74%。
全国因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5.25万hm2,比2007年上升79.4%;因森林火灾伤亡174人,比2007年上升85.1%。
在全国发生的14144起森林火灾中,已查明原因的火灾12311起,占全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部火灾的87%,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仍然占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总次数的90%以上。
2008年,中央共安排3亿元资金,实施了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航空护林站、防火道路和国家级物资储备工程建设项目。
各地新建专业森林消防队412支,全国森林防火出动146.4万个人工日,车辆10.4万辆(台),出动飞机444架次,森林防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增大,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得到加强
2008年,受雨雪冰冻、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事件影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1170.9万hm2,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843.2万hm2,鼠(兔)害181.8万hm2,有害植物29.1万hm2,病害116.8万hm2。
各级森防机构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原则,采取了积极有力措施,遏制了灾情发展,减轻了灾害损失。
据统计,2008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灾率1.6‰;无公害防治率80.3%;种苗产地检疫率94%;测报准确率85%。
2008年,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防治全年不间隔监测,并坚持日报制度。
全年各地共上报监测信息报告11581份,发现异常情况124起,野生动物死亡2727只(头);先后派出27个工作组赴重点省份,对监测防控工作的开展、各项措施的落实等进行督查。
针对突发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家禽禽流感疫情、山羊小反刍兽疫等疫情,指导当地林业部门启动响应机制,封控相关区域,认真排查,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10林业科技成果显著,林业教育健康发展
2008年,林业科技经费投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33个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正式获准立项,新增财政科技投入1.27亿元。
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共产生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新材料等98项,发表科技论文1141篇,出版科技著作40部,获取专利41项,培养硕士以上专业人才550人。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项目发表论文484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专利3项,培养硕士以上专业人才274人。
158项“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项目)和136项“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分别认定成果99项和95项。
2008年,全国实施国家级林木良种和新技术推广项目23项,建立示范林1220hm2,熟化工艺生产线6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5.67hm2,培育优良苗木59万株。
熟化48个林木新品种(家系、无性系)、新技术、新产品,共建立育苗基地110.09hm2,繁殖培育苗木5431.27万株,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林697.33hm2,建立示范性生产线6条。
2008年,启动了52项林业国家标准、172项林业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布22项林业国家标准、130项林业行业标准;成立“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3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
2008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认证制度的目的、原则和步骤;成立“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0)”;森林认证试点不断扩大,在山东、河南、湖北部署了第四批试点工作。
2008年,博士、硕士毕业生大幅增加,本专科毕业生增幅放缓,中专毕业生略有减少。
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林业学科输出博士、硕士4515人,比2007年增长27.43%;本专科毕业生50413人,比2007年增长4.67%;全国中等林业(园林)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毕业生24366人,比2007年减少1.83%。
2008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本专科生招生增速放缓,中专生招生有所回升。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招收研究生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招收林科研究生共5 516人,比2007年减少4.22%;招收本专科生共56 656人,比2007年减少1.03%;中等林业(园林)学校招生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招收学生32754人,比2007年增长13.87%。
2008年,教育部取消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保留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设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2个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8年,林业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共120期,培训12000人。
11林业工作站投入加大,国有林场造林面积大幅增加
2008年,全国完成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45233万元,比2007年增长49.71%,其中:国家投资6 508万元,地方配套38725万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0.64%和59.15%。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地级林业工作站252个、县级林业工作站1973个、乡镇林业工作站27239个。
2008年,全国乡镇林业站指导组织完成造林面积207万hm2,指导组织完成
·研究报告·林业经济2010年第1期。